第5课《匆匆》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匆匆》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22:56: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二单元第五课《匆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章以哀婉的笔调抒写了一个旧时代文人处于一个动乱的年代里,面对“逃走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那种无奈与怅惘。文章用语讲究:一是巧用修辞,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可视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结合,加上口语叠词的运用,读来很有音乐的节奏美,典雅至致。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就是读,充分地读,潜心读,赏读出文字的“情味”来,赏读出自己的情思来。并在赏读的过程中自觉、自然地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饭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 6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学习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 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长却又最短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是什么?
世界上最容易被人忽视却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生自读课文,前置测评本环节主要设计了 3个小活动。
1、作者简介。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2、小游戏,两位同学找出正确词语。
3、词语解释对对碰。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作者,掌握生词生词。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任务听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朱自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朱自清散文特色:诗意的语言,细腻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四、再读课文,赏读点拨。
1.教师朗读第 1段,男生朗读第 2段,齐读第 3段,女生朗读第4段,教师朗读第 5段。
2.在朗读时划出你喜欢的的句子,一会儿小组讨论,集体展示,展示时先读句子后说理由。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共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赏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
出示共读要求:注意标点认真读,难读之处反复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文字的韵味。这是一段开放的教学环节。估计评价时学生一定会谈课文的内容是什么,它主要是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意来,于是我们便应当怎么读,如音调轻一点,节奏慢一点等等,学生还会自告奋勇地示范读。
赏析句子
预设: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体会:燕子来而复去,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这本是人所习见的自然景象。但诗人触景声情,用排比的句式描绘春景,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从而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我们不由得随作者去展开深深的思考。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
体会: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3、在默默里算,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体会:作者运用及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陈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如此渺小。消逝如此之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4、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体会:表达了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
5、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单身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体会:说明时间毫不停留,让他无时无刻不再流逝,拦挡不住,挽留不住。叹息也没有用。叹息本身也是浪费光阴。因为就在你叹息的时候。时光也正在流逝。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天内自己的时间构成,然后齐读《明日歌》学会珍惜时间。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落。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六、当堂检测
主要涉及作者生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挑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完整的了解课文珍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段落。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匆匆》课后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全文语言优美而生动,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文中有许多短句适合朗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我感觉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能较好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猜谜,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继而引出本文《匆匆》。  
二、精心选用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语言都很美,本文亦是如此,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使用与文本一致的语言。例如“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 能像作者这样具体的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 ”  三、拓展读书领域,让学生认识学海无涯。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为拓展学生的读书领域,课上介绍有关朱自清的图片简介,配乐课文朗读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散文境界中,课后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有关事件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受时间的珍贵。
四、反复朗读,积淀感悟。  
《匆匆》一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的读,富有个性的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作者的无奈,作者的伤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和体会,在交流和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利用课件,回忆我们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并让学生进行仿写。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驱动学生灵动的心,飞扬他们智慧的语言,达到积累与运用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虽有闪光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文章主题的挖掘不够深刻。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情况下应分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结构的完整,只设计了两课时完成,导致有些地方该深入理解的只是几句话带过,再比如作者写作意图,不仅是为自己虚度时光而感叹,惋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一点也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深入体会。  
二、课堂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较少。要想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互动,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还需要教师的迁移、引导。可在这次课堂教学实践中,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没有把握好教学时机,因而没能激发起学生的交流热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要在这方面不断的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