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学期南京名小五年级语文国庆双减提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上学期南京名小五年级语文国庆双减提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16: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学期南京名小五年级语文国庆双减提优练习
满分:100分 试卷整洁分:2分
积累运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bái hè yīn yùn lán huā bō zhǒnɡ
ɡāo bǐnɡ ài mù fēn fù jiāo shuǐ
二、选择题。(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lù) 嗜好(shì) 陪伴(péi) 黛色(hēi)
B.榨油(zhà) 低矮(ǎi) 茅亭(tínɡ) 杭州(hánɡ)
C.垂蔓(wàn) 深幽(yōu) 享受(xiǎnɡ) 眼睑(jiǎ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捡起 榨油 羡幕 播种
B.外婆 茅亭 浇水 箩筐
C.垂曼 沉浸 嫌弃 泡茶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宜(适合) 清澄(水清) 文豪(具有杰出才能的人)
B.恩惠(好处) 悠然(闲适) 绝顶(没有出路的)
C.伏案(趴) 境界(环境) 信赖(依赖,倚靠)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珠鸟活泼娇小,性情温顺,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胆子太小了。
B.他是一位出色的素描画家,他的作品可谓神气十足。
C.白鹭站在水中央,不动声色地盯着一条小鱼。
D.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_______落到我的肩上。
(2)在放学的路上,_______下起了瓢泼大雨,同学们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
(3)体育老师说要和我们一块儿行动,这不,他_______来了。
(4)刚要出发,我_______间想起电视忘记关了,赶紧又一溜小跑返回家里。
A.居然 果然 突然 猛然
B.居然 突然 果然 猛然
C.居然 猛然 果然 突然
6.与“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B.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C.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小珍珠鸟长得和它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2021年,中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祖冲之号’问世,量子计算机比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还要强大许多。”这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8.与“制定了的班级公约就要严格遵守”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制定了的班级公约,就不能不严格遵守。
B.制定了的班级公约,怎么能不严格遵守呢?
C.制定了的班级公约,就非严格遵守不可吗?
9.下列关于事物对应的品格和人物,错误的一项是( )。
A.竹子——秉性正直——包拯
B.梅花——不畏艰难——红军战士
C.蜜蜂——无所畏惧——环卫工人
D.花生——默默奉献——袁隆平
三、课文精彩回放。(13分)
1.白鹭是一首______的诗。______的配合,______的大小,一切都很______。
2.《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协调的________、美丽的________与优雅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课文写了一家人____花生、____花生、____花生和____花生的事,其中主要写的是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____的文章,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雨》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________之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________。
5.《珍珠鸟》生动地描述了____________在作者的悉心照料、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这告诉我们:____________,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蝉》是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诗。诗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示君子品格高洁,无须凭借外力的帮助,自能美名远播。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10分)
1.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的这种情感可以用这样一组句子来表达:月是故乡的____,人是故乡的____,花是故乡的____,____是故乡的____。
3.母亲常常总是给我们讲她的童年故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根据“骄傲”的不同意思造句。
(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比喻句写具体。
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书屋。(4分)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请你为下面的故事情节选择对应的人物。(填序号)
人物 A.武松 B.宋江 C.林冲 D.鲁智深
故事情节 ( )三打祝家庄( )误入白虎堂( )醉打蒋门神( )倒拔垂杨柳
阅读天地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中秋节”思维导图
中秋节假期中,元元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了很多与中秋节有关的知识,并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请仔细阅读,完成下列练习。
1.【信息提取】下列哪一项不是中秋节的别称?( )
A.八月节 B.女儿节 C.赏月节 D.团圆节
2.【分析判断】根据思维导图,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是中秋节。
B.中秋节时人们会饮菊花酒。
C.羿射九日的传说与中秋节有关。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3.【整体感知】这张思维导图是从( )等方面来介绍中秋节的。(多选)
A.习俗 B.人物 C.传说 D.与月有关的诗句
七、单元主题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11分)
槐花——最美的记忆
潘 银
又是一年春四月,千树万树槐花开。不经意的,槐花开了。一串串、一簇簇雪白的小花挂满了枝头,迎风舞着,小小的白花像绽开的豆瓣,一朵朵排列有序,又像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铃铛,洒出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记忆中我家东边的京浦铁路旁有许多株老态龙钟的槐树,粗裂的皮儿,满身的刺儿,却偏是生了秀气的叶,开了纯真的花。暮春初夏,槐花儿便争相地开了来,清香四溢,在已带些暑气的夏初,沁人心脾。姐姐拿来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带着挎着篮子的我,追着花香,找到一棵花繁叶稀的槐树,然后折断花枝,把那些或盛开或含苞未放的槐花捋(luō)下来,放到篮子里。说着,笑着,玩着,闹着,不一会儿,就是满满的一篮子。我们把采来的槐花大把地塞入嘴里,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
母亲总会在彩霞满天的时候,系上花围裙,先把我们采的槐花清洗一番,然后在火热的油锅里翻个身儿,接着把它们和着八分熟的大米下锅,文火至熟。掀开锅盖,厨房里便弥漫了浓郁的清香。那团而不黏的槐花米饭,从此在记忆里有了一席之地。拿纯洁美丽的花儿做食物,是对美的另一种欣赏了。
记忆里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
现在又看见了槐花的妙姿,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它的美味,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时光不复返,槐花依旧开。似那来了又去的春天,不管你在不在意,它淡淡地绚烂着,盛开着,美丽着,一年又一年。
——有删改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态龙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诗词】借花抒情,古已有之。下列古诗句不是描写花的特征的是( )。(2分)
A.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品读句子】读文中画“_____”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两个孩子挎着篮子,追着花香,来到槐树下折断花枝,捋下槐花,在这里追追打打、玩玩闹闹,多么快乐! ( )
(2)作者说“嚼出一段童年的别样欢乐”,是因为采槐花、尝槐花带给姐姐和“我”童年的欢乐,那香甜已渗进了童年的记忆中。 ( )
(3)朗读时应该读出采槐花、尝槐花的欢乐,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念。( )
4.【梳理画面】作者的记忆里有哪些关于故乡的清晰的画面?照样子,写一写。(2分)
(1)雪白的小花挂满枝头,清香四溢的老槐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情感】联系下面资料袋中的内容,说说你从画“ ”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2分)
资料袋:关于故乡,我有诸多的记忆;关于故乡,我有太多的情感。找寻故乡,思绪翻滚着,沸腾着,如潮水一样……野菜是我童年餐桌上的常客,永远的佳肴;槐花留给我最美好的记忆;还有破旧的铁皮船锈迹斑斑,和摆渡人一样带着风霜之味……那首熟悉的纳兰词总在我耳边萦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桑梓之味令人回味,我的故乡,我的情之归处……
——选自潘银《找寻桑梓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笔生花
八、习作乐园。(3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对自己钟爱的东西都有着特别的感情,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是怎么得来的?有什么特点?请你围绕你的心爱之物写一篇习作,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2022秋学期南京名小五年级语文国庆双减提优练习
参考答案
一、白鹤 音韵 兰花 播种 糕饼 爱慕 吩咐 浇水
二、1.B 2.B 3.A 4.B 5.B 6.B 7.C 8.C 9.C
三、1.精巧 色素 身段 适宜
2.色彩 外形 姿态 喜爱与赞美
3.许地山 种 收 尝 议 议花生 借物喻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摇花乐 桂花雨 思乡 怀念
5.珍珠鸟 珍珠鸟 信赖
6.唐 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四、1.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2.明 亲 香 水 甜
3.母亲常常给我们讲她的童年故事。
4.(1)自从小明获得作文竞赛一等奖后,他就非常骄傲。
(2)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5.一个蓬松的球儿
五、B C A D
六、C 2.D 3.ACD
七、1.(1)在文中指吸入槐花的芳香气味后感到舒适和愉快。
(2)在文中指槐树的样子像体弱的老人。
2.A 3.(1)√ (2)√ (3)√
4.(2)与姐姐一起采槐花、尝槐花。 (3)母亲做的槐花米饭。
5.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槐花每年都开,故乡永远在“我”心间,槐花承载着“我”对故乡最美的记忆,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儿时生活的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