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琥珀》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琥珀》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2-09-27 09:38:35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琥珀》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琥珀》一文的作者是德国的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   了。
(2)《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作者是   ,其中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的一句是“桃花一簇开无主,   ”。
2.生字扩词。
怒:       吼:       脂:      
拭:       餐:       划:      
晌:       辣:       渗:      
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 琥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拥挤    规矩    幸福    拆除    增添   
破损    允许    荒凉    昏暗    混乱   
4.读一读,写出下列的词语。
zūn yán    cái fù    kuǎn dài   
dào dé    pí bèi   
5.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改为被字句)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用加点字造句)
(4)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6.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选项写在括号里。
①A.开辟(pì) B.除臭(chòu) C.一番(pān) D.讳疾(jí)忌医   
②A.栖(qī)息 B.效率(lù) C.杀菌(jūn) D.不解(xiè)努力    
③A.不仅(jǐn) B.敏捷(jié) C.掩埋(mái) D.前俯(fú)后仰   
④A.包揽(lán) B.病灶(zào) C.头颅(lú) D.汹涌澎湃(pài)   
7.选词填空。
推测 推想 猜想 幻想 设想
①从这块琥珀,我们可以   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
②人类到月球上去,这已不是   ,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③这幅图画,你   一下,是谁画的
④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   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8.“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2)小人鱼的头发被巫婆剪掉了。
(3)一下雨,孩子们就被大人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两只小虫被松脂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科学家找到。
(6)当葵花走进学校时,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被她身上的花衣服惊呆了。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9.选段主要介绍了(  )。(多选)
A.琥珀的样子 B.由琥珀产生的推测
C.琥珀形成的因素 D.琥珀的大小
10.这块琥珀有什么样的科学价值呢?找出来。
11.联系琥珀的形成过程,填写下面的推测过程。
课内阅读。
①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②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④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⑤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⑥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12.在语段①中找到描写小苍蝇的动作的词语,找出。
13.对语段①②的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样描写非常合理地交代了小苍蝇与小蜘蛛为什么离得这样近。
B.这样描写是为了吸引读者随意假想的。
14.对文中加点词语“刚好”理解正确的是(  )
A.在蜘蛛刚扑过去,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掉的一刹那。
B.苍蝇在打扮自己,蜘蛛爬过去想吃掉苍蝇的一刹那。
15.在语段⑤中找到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16.用简短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7.能说会道。
本文的作者根据这块珍贵的琥珀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创编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为琥珀的形成重新编一个小故事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柏吉尔;苍蝇和蜘蛛
(2)杜甫;可爱深红爱浅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故答案为:(1)柏吉尔、苍蝇和蜘蛛
(2)杜甫、可爱深红爱浅红
【点评】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答案】怒吼;发怒;怒吼;吼叫;松脂;脂肪;拂拭;擦拭;美餐;餐厅;划动;划船;晌午;半晌;热辣辣;麻辣;渗出;渗透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给生字扩词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如:怒:怒吼、发怒; 吼:怒吼、吼叫;脂:松脂、脂肪;拭:拂拭、擦拭;餐:美餐、餐厅; 划:划动、划船;晌:晌午、半晌;辣:辣辣、麻辣;渗:渗出、渗透。
故答案为:怒吼、发怒、怒吼、吼叫、松脂、脂肪、拂拭、擦拭、美餐、餐厅、划动、划船、晌午、半晌、热辣辣、麻辣、渗出、渗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答案】宽松;放肆;痛苦;修建;减少;完好;禁止;繁华;光明;有序
【知识点】词义;反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拥挤: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根据其意思,拥挤的反义词可以是“宽松、宽广、宽敞”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规矩:引申为称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拆除:拆卸掉。增添:增加;加添。破损:残破损坏。荒凉:荒芜冷落。 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昏暗:光线微弱;暗。混乱:没条理;没秩序。
故答案为:宽松、放肆、痛苦、修建、减少、完好、禁止、繁华、光明、有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答案】尊严;财富;款待;道德;疲惫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尊严”的“尊”不要写成同音字“遵”,“财富”的“财”不要写成形近字“材”,“疲惫”的“惫”不要写成同音字“被”。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尊严、财富、款待、道德、疲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5.【答案】(1)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
(3)根据这块化石,我们推测几千年前的大体情况。
(4)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知识点】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如: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
(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如:海水渐渐地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推测:意思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造句:根据这块化石,我们推测几千年前的大体情况。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故答案为:(1)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
(3)根据这块化石,我们推测几千年前的大体情况。
(4)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点评】(1) 、(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6.【答案】C;B;D;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①C.一番(pān改 fān)
②B.效率(lù改lǜ)
③前俯(fú改 fǔ )后仰
④A.包揽(lán改 lǎn)
故答案为:①C;②B;③D;④A
【点评】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7.【答案】推测;幻想;猜想;推想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①相符。
推想:是指揣度、推测。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④相符。
猜想:指猜测;猜度。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③相符。
幻想: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②相符。
设想:想象;假想。
故答案为:①推测②幻想③猜想④推想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8.【答案】(1)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2)巫婆把小人鱼的头发剪掉了。
(3)一下雨,大人们就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科学家一直没有把相关化石找到。
(6)当葵花走进学校时,她身上的花衣服把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惊呆了。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 “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
(1)把“春天”和“被”互换。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2)把“小人鱼的头发”和“巫婆”互换。巫婆把小人鱼的头发剪掉了。
(3)把“大人们”和“孩子们”互换。一下雨,大人们就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把“两只小虫”和“松脂”互换。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把“相关化石”和“科学家”互换。科学家一直没有把相关化石找到。
(6)把“老师和同学们”和“她身上的花衣服”互换。当葵花走进学校时,她身上的花衣服把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惊呆了。
故答案为:(1)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2)巫婆把小人鱼的头发剪掉了。
(3)一下雨,大人们就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科学家一直没有把相关化石找到。
(6)当葵花走进学校时,她身上的花衣服把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惊呆了。
【点评】考查句式转换。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9.A;B
10.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1.示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琥珀中有两只小虫|两只小虫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里曾经有一片松树林|当时蜘蛛正在捕食苍蝇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2)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9.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选段主要介绍了琥珀的样子;由琥珀产生的推测。选AB。
10.由第3句可知答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1.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故答案:琥珀中有两只小虫;两只小虫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里曾经有一片松树林;当时蜘蛛正在捕食苍蝇。
【答案】12.伸;掸掸;拂拭
13.B
14.A
15.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小苍蝇展开翅膀打扮着自己呢!
16.选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苍蝇和蜘蛛被松脂裹在一起的过程。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的能力。
(2)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3)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1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带着问题细读划线句子找出动词即可。在语段①中描写小苍蝇的动作的词语:伸;掸掸;拂拭。
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语段①②的描写非常合理地交代了小苍蝇与小蜘蛛为什么离得这样近。A正确。选B。
14.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句中“刚好”在蜘蛛刚扑过去,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掉的一刹那。选A。
15.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小苍蝇展开翅膀打扮着自己呢!
1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综和即可。选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苍蝇和蜘蛛被松脂裹在一起的过程。
17.【答案】一个炎热的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一只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很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掉掉翅膀,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忽然,有只甲虫慢慢爬过来,沿着树干向下爬,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甲虫猛扑过去,突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甲虫一起包在里头。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创编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故答案为:一个炎热的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一只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很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掉掉翅膀,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忽然,有只甲虫慢慢爬过来,沿着树干向下爬,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甲虫猛扑过去,突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甲虫一起包在里头。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1 / 1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琥珀》同步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琥珀》一文的作者是德国的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   了。
(2)《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作者是   ,其中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的一句是“桃花一簇开无主,   ”。
【答案】(1)柏吉尔;苍蝇和蜘蛛
(2)杜甫;可爱深红爱浅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故答案为:(1)柏吉尔、苍蝇和蜘蛛
(2)杜甫、可爱深红爱浅红
【点评】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生字扩词。
怒:       吼:       脂:      
拭:       餐:       划:      
晌:       辣:       渗:      
【答案】怒吼;发怒;怒吼;吼叫;松脂;脂肪;拂拭;擦拭;美餐;餐厅;划动;划船;晌午;半晌;热辣辣;麻辣;渗出;渗透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给生字扩词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如:怒:怒吼、发怒; 吼:怒吼、吼叫;脂:松脂、脂肪;拭:拂拭、擦拭;餐:美餐、餐厅; 划:划动、划船;晌:晌午、半晌;辣:辣辣、麻辣;渗:渗出、渗透。
故答案为:怒吼、发怒、怒吼、吼叫、松脂、脂肪、拂拭、擦拭、美餐、餐厅、划动、划船、晌午、半晌、热辣辣、麻辣、渗出、渗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5 琥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拥挤    规矩    幸福    拆除    增添   
破损    允许    荒凉    昏暗    混乱   
【答案】宽松;放肆;痛苦;修建;减少;完好;禁止;繁华;光明;有序
【知识点】词义;反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拥挤: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根据其意思,拥挤的反义词可以是“宽松、宽广、宽敞”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规矩:引申为称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拆除:拆卸掉。增添:增加;加添。破损:残破损坏。荒凉:荒芜冷落。 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昏暗:光线微弱;暗。混乱:没条理;没秩序。
故答案为:宽松、放肆、痛苦、修建、减少、完好、禁止、繁华、光明、有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读一读,写出下列的词语。
zūn yán    cái fù    kuǎn dài   
dào dé    pí bèi   
【答案】尊严;财富;款待;道德;疲惫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尊严”的“尊”不要写成同音字“遵”,“财富”的“财”不要写成形近字“材”,“疲惫”的“惫”不要写成同音字“被”。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尊严、财富、款待、道德、疲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5.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改为被字句)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用加点字造句)
(4)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答案】(1)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
(3)根据这块化石,我们推测几千年前的大体情况。
(4)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知识点】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如: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
(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如:海水渐渐地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推测:意思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造句:根据这块化石,我们推测几千年前的大体情况。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故答案为:(1)埋在沙里的琥珀被那个渔民的儿子挖了出来。
(2)海水渐渐地漫上来,这片森林被淹没了。
(3)根据这块化石,我们推测几千年前的大体情况。
(4)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点评】(1) 、(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6.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选项写在括号里。
①A.开辟(pì) B.除臭(chòu) C.一番(pān) D.讳疾(jí)忌医   
②A.栖(qī)息 B.效率(lù) C.杀菌(jūn) D.不解(xiè)努力    
③A.不仅(jǐn) B.敏捷(jié) C.掩埋(mái) D.前俯(fú)后仰   
④A.包揽(lán) B.病灶(zào) C.头颅(lú) D.汹涌澎湃(pài)   
【答案】C;B;D;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①C.一番(pān改 fān)
②B.效率(lù改lǜ)
③前俯(fú改 fǔ )后仰
④A.包揽(lán改 lǎn)
故答案为:①C;②B;③D;④A
【点评】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7.选词填空。
推测 推想 猜想 幻想 设想
①从这块琥珀,我们可以   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
②人类到月球上去,这已不是   ,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③这幅图画,你   一下,是谁画的
④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   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答案】推测;幻想;猜想;推想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①相符。
推想:是指揣度、推测。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④相符。
猜想:指猜测;猜度。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③相符。
幻想: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②相符。
设想:想象;假想。
故答案为:①推测②幻想③猜想④推想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8.“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2)小人鱼的头发被巫婆剪掉了。
(3)一下雨,孩子们就被大人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两只小虫被松脂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科学家找到。
(6)当葵花走进学校时,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被她身上的花衣服惊呆了。
【答案】(1)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2)巫婆把小人鱼的头发剪掉了。
(3)一下雨,大人们就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科学家一直没有把相关化石找到。
(6)当葵花走进学校时,她身上的花衣服把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惊呆了。
【知识点】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 “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
(1)把“春天”和“被”互换。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2)把“小人鱼的头发”和“巫婆”互换。巫婆把小人鱼的头发剪掉了。
(3)把“大人们”和“孩子们”互换。一下雨,大人们就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把“两只小虫”和“松脂”互换。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把“相关化石”和“科学家”互换。科学家一直没有把相关化石找到。
(6)把“老师和同学们”和“她身上的花衣服”互换。当葵花走进学校时,她身上的花衣服把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惊呆了。
故答案为:(1)要不是你提醒,我将永远把春天赶走了。
(2)巫婆把小人鱼的头发剪掉了。
(3)一下雨,大人们就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4)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了起来。
(5)科学家一直没有把相关化石找到。
(6)当葵花走进学校时,她身上的花衣服把老师和同学们个个都惊呆了。
【点评】考查句式转换。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9.选段主要介绍了(  )。(多选)
A.琥珀的样子 B.由琥珀产生的推测
C.琥珀形成的因素 D.琥珀的大小
10.这块琥珀有什么样的科学价值呢?找出来。
11.联系琥珀的形成过程,填写下面的推测过程。
【答案】9.A;B
10.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1.示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琥珀中有两只小虫|两只小虫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里曾经有一片松树林|当时蜘蛛正在捕食苍蝇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2)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9.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选段主要介绍了琥珀的样子;由琥珀产生的推测。选AB。
10.由第3句可知答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1.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故答案:琥珀中有两只小虫;两只小虫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里曾经有一片松树林;当时蜘蛛正在捕食苍蝇。
课内阅读。
①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②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④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⑤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⑥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12.在语段①中找到描写小苍蝇的动作的词语,找出。
13.对语段①②的描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样描写非常合理地交代了小苍蝇与小蜘蛛为什么离得这样近。
B.这样描写是为了吸引读者随意假想的。
14.对文中加点词语“刚好”理解正确的是(  )
A.在蜘蛛刚扑过去,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掉的一刹那。
B.苍蝇在打扮自己,蜘蛛爬过去想吃掉苍蝇的一刹那。
15.在语段⑤中找到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16.用简短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2.伸;掸掸;拂拭
13.B
14.A
15.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小苍蝇展开翅膀打扮着自己呢!
16.选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苍蝇和蜘蛛被松脂裹在一起的过程。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的能力。
(2)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3)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明的写出来。
1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带着问题细读划线句子找出动词即可。在语段①中描写小苍蝇的动作的词语:伸;掸掸;拂拭。
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语段①②的描写非常合理地交代了小苍蝇与小蜘蛛为什么离得这样近。A正确。选B。
14.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句中“刚好”在蜘蛛刚扑过去,还没来得及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及飞掉的一刹那。选A。
15.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小苍蝇展开翅膀打扮着自己呢!
1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综和即可。选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苍蝇和蜘蛛被松脂裹在一起的过程。
17.能说会道。
本文的作者根据这块珍贵的琥珀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创编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为琥珀的形成重新编一个小故事吧。
【答案】一个炎热的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一只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很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掉掉翅膀,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忽然,有只甲虫慢慢爬过来,沿着树干向下爬,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甲虫猛扑过去,突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甲虫一起包在里头。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创编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一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故答案为:一个炎热的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一只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很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掉掉翅膀,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忽然,有只甲虫慢慢爬过来,沿着树干向下爬,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甲虫猛扑过去,突然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甲虫一起包在里头。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