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7 10:01:22

文档简介

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沈阳市模拟试卷(二)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1~40题,每小题1.5分,第41~6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C A C B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C B D D A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D A C C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B D C D B A B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D B B A D D C D A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C B C C A B B D C机密★启用前
2022 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沈阳市模拟试卷(二)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本卷共 60 小题,1~40 题每小题 1.5 分,41~60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据此完成 1~3 题。
1.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时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A.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3.神舟十三号穿过的高层大气具备的特征是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适合航空飞行 C.含有臭氧层 D.含有电离层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后,实现了 24 小时不间断供电。据此完成 4~5 题。
4.材料体现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5.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B.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D.为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A.海拔高,空气稀薄
C.阴雨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B.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
D.纬度低,晴朗天气多
地理试卷
第1页(共12页)
2022 年 1 月 15 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并伴随地震。图 1 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6~7 题。
图 1
6.汤加火山喷出的物质来自于
外核 B.内核 C.地幔 D.地壳
7.关于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种介质 B.丁层为液态的金属物质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戊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图 2 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
图 2
8.②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9.下列地点中,风力最小的是
A.①地 B.②地
C.东南风
C.③地
D.西南风
D.④地
地理试卷
第2页(共12页)
在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 10~11 题。
10.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
C.前寒武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鱼类
11.根据材料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湿热的森林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草原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图 3 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据此完成 12~14 题。
图 3
12.图示区域的地貌类型是
A.海岸堆积地貌 B.冰川侵蚀地貌
C.风沙堆积地貌 D.河流堆积地貌
13.这种地貌最可能分布在我国
A.东南沿海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图中 A 地的海拔可能是
A.920 米 B.970 米 C.1020 米 D.1070 米
中科院空天院对沙漠蝗虫灾情监测显示,2021 年 4 月至 6 月,非洲索马里境内的沙漠蝗虫危害植被面积 60.63 万公顷,其中草地 3.14 万公顷,灌丛 57.42 万公顷。据此完成 15~16 题。
15.监测蝗灾范围的主要手段是
A.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
D.实地考察
索马里地区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
D.热带荒漠
地理试卷
第3页(共12页)
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通过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目的,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图 4 为下沉式绿地横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 题。
图 4
17.下沉式绿地直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下渗
18.城市修建下沉式绿地的目的
A.缓解城市内涝 B.提供饮用水 C.增加经济效益 D.加大管理难度
2022 年 5 月 7 日,我国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并在海拔 8830 米处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在这里建立气象观测站以了解气候变化。据此完成 19~20 题。
19.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测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0.珠穆朗玛峰科考对研究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下列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是
A.增加煤炭使用量 B.减少氟氯烃的排放
C.砍伐原始森林 D.使用清洁能源图 5 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2 题。
图 5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是
A.处于中、高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山地、丘陵
2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⑤—干热 B.⑥—高冷 C.⑦—冷湿 D.⑧—湿热
地理试卷
第4页(共12页)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 23~24 题。
23.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
24.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A.养殖
B.捕鱼
C.观潮
D.发电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据此完成 25~26 题。
25.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商务 B.园艺 C.轻工业 D.物流
26.高铁站对城镇化产生的影响,最可能的是促使
A.城镇空心化 B.逆城镇化 C.郊区城镇化 D.再城镇化
图 6 为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27~28 题。
图 6
27.多数发达国家处于城镇化进程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起步阶段
28.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
C.农村人口过剩
B.城镇的地理位置优势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 年—2020 年)确定了到 2020 年天津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 2020 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450 平方公里以内,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 1350 万人左右。这“1350 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 29~30 题。
29.天津提出的“1350 万”被称为“临界点”,“1350 万”是指
A.环境承载力 B.土地承载力 C.环境人口容量 D.人口合理容量
30.针对天津市的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C.鼓励无限制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地理试卷 第5页(共12页)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位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露天种植的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为解决遵义蔬菜进入上海市场面临的问题,上海采用“上海终端订单+批发市场中转集配+合作社绑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推动了“遵菜入沪”,助力精准扶贫。据此完成 31~32 题。
31.遵义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品质好 B.产量少 C.价格低 D.需求多
32.“遵菜入沪”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 B.物流成本高 C.销路不畅 D.种植规模小
图 7 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示意图。据此完成 33~34 题。
图 7
3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航空航天、服装设计、家具制造 B.电解铝、石油开采、服装制造
石油化工、啤酒生产、集成电路 D.煤炭开采、制糖、精密仪表
34.下列城市中,发展以乙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的是
A.上海 B.北京 C.温州 D.大庆
2020 年初,“共饮最暖云咖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武汉一家咖啡店每天免费为附近的医护人员送咖啡,众多网友通过网络下单,请一线的医生护士喝一杯热咖啡,“云买单”顺势诞生。据此完成 35~36 题。
35.城市中的咖啡店
A.集中分布于工业区 B.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
分散布局在城区内 D.集中分布于高中校园
36.“云买单”的诞生体现了
A.交通的影响减弱 B.市场的影响减弱
C.距离的影响增强 D.科技的影响增强
地理试卷 第6页(共12页)
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使大山深处的小镇脱贫奔小康。曾经的这里是“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如今山里的蜜桃飞向了京、沪,城里的游客纷至沓来。据此完成 37~38 题。
37.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及布局要求是
A.高铁 连接重要乡镇,快捷出行
B.公路 沿山谷延展,沿途曲折
C.运河 尽量连接河流,减少工程量
D.铁路 沿山谷延展,隧道相通
38.小镇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条件是
A.扶贫政策 B.劳动力丰富 C.广阔市场
D.资源丰富
图 8 为一个沿海国家海洋权益空间范畴示意图。据此完成 39~40 题。
图 8
39.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范围的是
a B.b C.a+b D.a+b+c
40.图 9 中间多边形表示一岛国,图中数字所示区域为该国的
图 9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内海
地理试卷 第7页(共12页)
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海浪的高度要在 1 米左右,最低不少于 30 厘米。
图 10 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41~42 题。
图 10
41.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波浪的能量 D.海啸的能量
42.该海域海上冲浪最刺激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0 年 11 月 10 日,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图 11 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 12 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出水瞬间照片。据此完成 43~44 题。
图 11
图 12
43.图中数码代表的界面,表示古登堡界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4.通常情况下,载人潜水器在万米深潜过程中,观测到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大小不定
地理试卷 第8页(共12页)
某中学老师用图 13 实验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封闭透明的玻璃柜内,在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甲和一张竖立的纸片乙,电炉通电后,观察纸片的偏动情况。据此完成 45~46 题。
图 13
45.电炉通电后,玻璃柜内纸片甲、乙的偏动方向为
A.纸片甲向右偏,纸片乙向左偏 B.纸片甲向左偏,纸片乙向右偏
C.纸片甲向左偏,纸片乙向左偏 D.纸片甲向右偏,纸片乙向右偏46.依据以上实验原理推断,正确的是A.模拟夜晚的山谷风时,电炉对应山坡B.模拟白天的海陆风时,冰块对应陆地C.模拟夜晚的城郊风时,冰块对应城市D.模拟冬季的海陆风时,电炉对应海洋
图 14 为某城市一个商业区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47~48 题。
图 14
47.影响图示商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水源 B.森林 C.政策 D.交通
48.该商业区布局与城区相比,主要优势是
A.供水充足 B.距居民区近 C.地价便宜 D.交通发达
地理试卷 第9页(共12页)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活动。图 15 为该地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 49~50 题。
图 15
49.图中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A.215 米 B.315 米
C.415 米
D.515 米
50.研学中发现白水河流向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西南流向东北
图 16 为某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 51~52 题。
图 16
51.某企业在甲处建石油化工厂的理由是
A.离城区近,地价较高 B.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
C.临近湖泊,排污方便 D.位于上风区,大气污染小
52.为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工厂应
A.增加能源投入 B.将废弃物排入大海
C.进行清洁生产 D.增加工人数量
地理试卷 第10页(共12页)
图 17 为海洋降水量及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53~ 54 题。
图 17
53.图中表示海洋表层密度曲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4.有关海水表层盐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B.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C.60°附近海区盐度北纬低于南纬 D.副极地海区盐度大于赤道附近海区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无水港内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通过多式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直接装船出海。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一批无水港。据此完成 55~56题。
55.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高铁运输的快速发展 B.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C.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D.管道运输平稳安全
56.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其目的是
A.扩大港口腹地 B.防止货物丢失
C.增加运输环节 D.拓展城区空间
地理试卷 第11页(共12页)
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红壤,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含量高,质地较黏重,透气性差,呈酸性,图 18 为绘制的土壤剖面图。据此完成 57~58 题。
图 18
57.该报告有一处明显错误
A.质地较黏重 B.腐殖质含量高
C.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 D.呈酸性
58.红壤形成过程中
A.成土母质决定淋溶层厚度 B.生物是有机质主要来源
C.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D.母岩层影响其土层厚度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据此完成 59~60 题。
59.实现碳中和可行的措施是
A.提高煤炭使用量 B.缩小工业规模
C.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D.积极植树造林
60.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A.湿地面积不断缩小 B.自然灾害频发
C.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土地沙漠化严重
地理试卷 第12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