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角形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 三角形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17: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4|+=0,则c的值可以为(  )
A. 5      B. 6      C. 7      D. 8
2. 如图,在△ABC中,∠C=90°,∠A=3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3. 在△ABC中,若∠C=40°,∠B=4∠A,则∠A的度数是(  )
A.30° B.28° C.26° D.40°
4. 如图,AD⊥BD于点D,GC⊥BD于点C,CF⊥AB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GC中,CF是AG边上的高 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
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 cm,其中一边长为3 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7 cm B.3 cm C.9 cm D.5 cm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B.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外角和
C.三角形的外角和小于四边形的外角和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两个内角的和.
7. 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3,2) D. (3,-2)
8. 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的度数为 (  )
A.118° B.119° C.120° D.121°
9. 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  )
A. 50° B. 51° C. 51.5° D. 52.5°
10. 如图,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小x°,∠B增加y°,∠C增加z°,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  )
A.x=y+z B.x=y-z C.x=z-y D.x+y+z=18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人站在晃动的公共汽车上.若你分开两腿站立,则需伸出一只手去抓栏杆才能站稳,这是利用了   .
12.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画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最多可画   条.
13.如图,P为△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50°,∠B=70°,则∠ACP=   度.
14.△ABC中,∠B=40°,D在BA的延长线上,AE平分∠CAD,且AE∥BC,则∠BAC= .
15.如图,五边形ABCDE中,AE∥CD,∠A=147°,∠B=121°,则∠C= .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   .
17.如图,在△ABC中,AB=4,AC=6,∠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点O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M点,交AC于N点,则△AMN的周长为   .
18.如图,在△ABC中,∠A=52°,∠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1,∠ABD1与∠ACD1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2,依此类推,∠ABD4与∠ACD4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5,则∠BD5C是   度.
三.解答题(共46分,19题6分,20 ---24题8分)
19.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A=68°,∠BCD=31°.求∠B,∠ADC的度数.
20.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1.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CE是AB边上的高,且∠ACB=60°,∠ADB=97°,求∠A和∠ACE的度数.
22.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上一点,且∠ACD=∠B;求证:CD⊥AB;
23.观察探究观察并探求下列各问题.
(1)如图①,在△ABC中,P为边BC上一点,则BP+PC________AB+AC(填“>”“<”或“=”);
(2)将(1)中的点P移到△ABC内,如图②,试观察比较△BPC的周长与△ABC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将(2)中的点P变为两个点P1,P2,如图③,试观察比较四边形BP1P2C的周长与△ABC的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4. 如图①所示,在△ABC中,∠1=∠2,∠C>∠B,E为AD上一点,且EF⊥BC于点F.
(1)试探索∠DEF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所示,当点E在AD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都不变,你在(1)中探索得到的结论是否还成立?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B B C C D A
二、填空题
11.解:分开两腿站立与地面成三角形形状,
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三角形的稳定性.
12.解:从十边形一个顶点画对角线能画10﹣3=7(条),
故答案为:7.
13.解:∵∠A=50°,∠B=70°,
∵∠ACP=∠A+∠B=50°+70°=120°,
∴∠ACP=120°.
14.100°
15.92°
16.解:如图,∠1=90°﹣60°=30°,
∴∠α=30°+45°=75°.
故答案为:75°.
17.解:∵BO为∠ABC的平分线,CO为∠ACB的平分线,
∴∠ABO=∠CBO,∠ACO=∠BCO,
∵MN∥BC,
∴∠MOB=∠OBC,∠NOC=∠BCO,
∴∠ABO=∠MOB,∠NOC=∠ACO,
∴MB=MO,NC=NO,
∴MN=MO+NO=MB+NC,
∵AB=4,AC=6,
∴△AMN周长为AM+MN+AN=AM+MB+AN+NC=AB+AC=10,
故答案为:10
18.解:∵∠A=52°,
∴∠ABC+∠ACB=180°﹣52°=128°,
又∠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交于D1,
∴∠ABD1=∠CBD1=∠ABC,∠ACD1=∠BCD1=∠ACB,
∴∠CBD1+∠BCD1=(∠ABC+∠ACB)=×128°=64°,
∴∠BD1C=180°﹣(∠ABC+∠ACB)=180°﹣64°=116°,
同理可得∠BD2C=180°﹣(∠ABC+∠ACB)=180°﹣96°=84°,

依此类推,∠BDnC=180°﹣(∠ABC+∠ACB),
∴∠BD5C=180°﹣(∠ABC+∠ACB)=180°﹣124°=56°.
故答案为:56.
三、解答题
19.解:如图,∵CD平分∠ACB,∠BCD=31°,
∴∠ACB=2∠BCD=62°,
又∵∠A=68°,
∴∠B=180°﹣∠A﹣∠ACB=50°,
∴∠ADC=∠B+∠BCD=50°+31°=81°.
综上所述,∠B,∠ADC的度数分别是50°,8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时,要挖掘出隐含在题干中的已知条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20.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即可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
依题意得(n﹣2)×180°=3×360°﹣180°,
(n﹣2)=6﹣1,
n=7.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
【点评】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
21.解:∵∠ADB=∠DBC+∠ACB,
∴∠DBC=∠ADB-∠ACB=97°-60°=37°.
∵BD是∠ABC的平分线,
∴∠ABC=74°,
∴∠A=180°-∠ABC-∠ACB=46°.
∵CE是AB边上的高,
∴∠AEC=90°,
∴∠ACE=90°-∠A=44°.
22.证明:
∵∠ACB=90° ∴∠A+∠B=90° ∵∠ACD=∠B ∴∠A+∠ACD=90° ∴∠ADC=90°
∴CD⊥AB
23.【答案】
解:(1)<
(2)△BPC的周长<△ABC的周长.理由:
如图①,延长BP交AC于点M.
在△ABM中,BP+PM<AB+AM.
在△PMC中,PC<PM+MC.
两式相加,得BP+PC<AB+AC,
∴△BPC的周长<△ABC的周长.
(3)四边形BP1P2C的周长<△ABC的周长.
理由:如图②,分别延长BP1,CP2交于点M.
由(2)知,BM+CM<AB+AC.
又∵P1P2<P1M+P2M,
∴BP1+P1P2+P2C<BM+CM<AB+AC.
∴四边形BP1P2C的周长<△ABC的周长.
24. 【答案】
解:(1)∵∠1=∠2,∴∠1=∠BAC.
又∵∠BAC=180°-(∠B+∠C),
∴∠1=[180°-(∠B+∠C)]=90°-(∠B+∠C).
∴∠EDF=∠B+∠1=∠B+90°-(∠B+∠C)=90°+(∠B-∠C).
∵EF⊥BC,∴∠EFD=90°.
∴∠DEF=90°-∠EDF=90°-[90°+(∠B-∠C)]=(∠C-∠B).
(2)当点E在AD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都不变,在(1)中探索得到的结论仍成立.
第16题图
第15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