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难点预习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难点预习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22:1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重难点预习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长喙(huì) 嗜好(shì) 藤蔓(wàn)
B.适宜(yì) 眸子(mú) 榨油(zhà)
C.缠绕(chán) 播种(zhǒng) 镜匣(jiá)
D.矮小(ǎi) 箩筐(kāng) 眼睑(jiǎn)
2.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蓑毛(shuāi) 资态 稿纸 嗜好 B.铿锵(jiān) 吩咐 漂落 文毫
C.长喙(chuán) 陪伴 篷松 半亩 D.垂蔓(màn) 便宜 爱慕 沉浸
3.如果让你为班级的纪律方面制定一条公约,下面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不可以上课中途起身去倒水。
B.如果有其他老师代课,照常遵守课堂纪律。
C.老师批改作业时,不可以插队,但看到别人插队可以大呼小叫,要让老师知道。
D.下课了不能在走廊里打闹。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 今天早晨,气温 降了下来。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只见一位中年人 穿着泳衣以矫健的身姿跃入河中,一股敬佩之情 而生。我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A.竟然 居然 肃然 B.果然 居然 悠然 C.果然 居然 油然 D.竟然果然油然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妈妈在后院新开辟了一块菜地。 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B.疫情过后,经济正在慢慢复苏。 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C.她肚子里墨水多,深受尊敬。 你多喝了几年墨水就是不一样。
D.今年冬天特别冷。 她是个很特别的女孩儿,有思想,有主见。
6.对这句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B.做人最重要的是外表要体面,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C.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D.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落花生》,使我深受启发。
B.学习了《落花生》一文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C.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到了下午,居然下雪了。
D.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依然还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 shōu huò( ) zhà yóu( )
shí liu( ) ǎi xiǎo( ) kāi pì( )
9.照样子写词语。
(1)世世代代(AABB式)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如醉如痴(ABAC式)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便宜:A.价钱低。 B.使得到便宜。 C.不应得的利益。
(1)做人要厚道,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
(2)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
(3)他们直接进人了下轮比赛,真是便宜了他们。( )
11.交流平台
学了《落花生》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毛毛虫:课文作者是_______,他的笔名是“_________”。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__________。
蝴蝶飞:课文以“落花生”为话题,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写了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小豆子:在我们身边,具有花生一样品格的人有很多,比如_______,他们__________。
小甲虫:是啊,不只是花生,还有像梅花一样品格的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___,真让人敬佩。
12.交流平台
学了《白鹭》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小豆子:《白鹭》课文作者______,四川乐山人,原名________, 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毛毛虫:我知道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与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都描写了白鹭在天际自由飞翔的画面。
蝴蝶飞:《白鹭》课文作者将白鹭比作是________,写了白鹭的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之情。
小甲虫:《白鹭》课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文末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作总结,所以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
13.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
(2)晴天的清晨,每当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 )
(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
(4)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
三、语言表达
14.按要求写句子
(1)花生的好处很多,人们都喜欢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仿句)
人要做_____________, 不要做_____________。
人要做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小草的特点。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分辨 分辩
(1)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2)他上前( )道:“这支笔不是我拿的。”
希望 绝望 愿望
(1)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 )。
(2)老麻雀挡在猎狗面前,( )地尖叫着。
(3)我的( )是当一名宇航员。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雨那样挟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
16.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_。
17.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18.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19.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_____________。
20.这篇短文主要赞扬了露珠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请列举至少两种人物)______________。
对比阅读
①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节选自课文《白鹭》)
22.“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中,“嫌”的意思是第_____ 种(填序号)。
23.写出句①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
24.写出句②中加点词的意思。 素:_______ 黛: ______。“忽”和“分”是古代_____,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课文中的“分、忽”强调_______。
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25.句①形容_______美得恰到好处,不宜有丝毫的改变;句②形容_______美得自然、朴素而适宜,不宜有丝毫的改变。
26.句①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方面,突出了白鹭外形的精巧、和谐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之情。
27.请你仿照句①,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的外形特点。_________
28.郭沫若巧妙地借用宋玉的话来写白鹭朴素而适宜的美。我们把这样的方式称为“语言的嫁接”。你喜欢这样的方法吗?你觉得这样的方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9.作文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
提示: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合理,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正确。
B.适宜(yì)——适宜(yí);眸子(mú)——眸子(móu);
C.镜匣(xiá)——镜匣(xiá);
D.箩筐(kāng) —— 箩筐(kuāng) ;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蓑毛(shuāi)——suō;资态——姿态。
B.铿锵(jiān)——qiāng;漂落——飘落;文毫——文豪。
C. 长喙(chuán)——huì;篷松——蓬松。
D.完全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问题处理能力。
C.前半句“老师批改作业时,不可以插队”是正确的;当看到别人插队时,可以轻声地告诉这个插队的同学,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不要大呼小叫地去打扰老师。
4.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果然: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深远的样子。
第一空说降温,就降温了,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选“果然”;
第二空说这么冷,还有人泳衣跃入河中,表示出乎意料之外,选“居然”。
第三空根据“而生”选“油然”,组成“油然而生”。
C选项正确。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掌握能力。
解答时注意区分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是否含义相同,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不同。第一个“开辟”是开垦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拓发展的意思。
B.不同。第一个“复苏”指经济好转的意思。第二个“复苏”指苏醒恢复知觉的意思。
C.相同。两句话中的“墨水”都是知识的意思。
D.不同。第一句的“特别”是非常的意思。第二句的“特别”指不一般的意思。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课文《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这句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诉了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故这句“做人最重要的是外表要体面,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理解不正确,选B。
7.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
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A.有语病。病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使”即可。
B.有语病。病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没有说明是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可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前加上“我”“小明”等主语。
C.有语病。病句用词不当,“居然”指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不适合用在语境“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中,可改成“果然”。
故选:D。
8. 吩咐 收获 榨油 石榴 矮小 开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咐、获、榨油、榴、矮、辟”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 端端正正 朦朦胧胧 勉勉强强 一心一意 人来人往 自由自在 春雨绵绵 生机勃勃 议论纷纷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按要求填写恰当的词语。
要注意审题,看清楚例词的格式,如本题中的例词分别为AABB式词语、ABAC式词语、ABCC式词语,填写相关词语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结构符合要求,其次平时多注意积累,增大词汇量,所填词语要符合生活常识和逻辑,主要不要写错别字。
AABB式词语:多多少少、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吞吞吐吐、蹦蹦跳跳等。
ABAC式词语:多种多样、再三再四、十全十美、人来人往、冷言冷语等。
ABCC式词语:天网恢恢、议论纷纷、想入非非、白雪皑皑、怒气冲冲等
10. C A B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具体词的意思。
(1)“做人要厚道,不要占别人的便宜。”便宜:不应得的利益。
(2)“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便宜:价钱低。
(3)“他们直接进人了下轮比赛,真是便宜了他们。”便宜:使得到便宜。
11. 许地山 落华生 借物喻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通过对花生品格的议论,得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老师 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无私奉献、不求名利。 革命先烈们 坚韧顽强 不向困难低头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落花生》一课讲了作者是许地山,他的笔名是“落华生”。《落花生》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
《落花生》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它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其中种花生、收花生是略写,吃花生、议花生是详写,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花生的品格是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在我们身边,具有花生一样品格的人有很多,比如清洁工人,他们为了城市的整洁,每天起早贪黑,默默奉献。
梅花有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和谦虚礼让的品质,梅花属于岁寒三友之一,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因此能够在寒冬万物停止生长的时候盛开,不与其它花卉争芳斗艳,适合将梅花赠送给身边无私奉献的朋友,以此表示赞美。像梅花一样品格的有革命先烈们,他们坚韧顽强,不向困难低头,真让人敬佩。
12. 郭沫若 郭开贞 历史学家 诗人 女神 屈原 一行白鹭上青天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一首精巧的诗 外形特征 觅食 栖息 飞行 赞美和喜爱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总领全文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总分总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作家识记。
课文《白鹭》的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等;话剧《屈原》、《蔡文姬》、《卓文君》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句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句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课文《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的适宜、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课文《白鹭》是围绕“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文末又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总结。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13. 比喻 拟人 反问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
首先需要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正确判断所模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再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入。
(1)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特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在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中,是将整个田野比喻成玻璃框里的画面。
(2)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句子“晴天的清晨,每当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是拟人句。
(3)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句子“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是反问句。
(4)句子“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中将“白鹭”比喻成“一首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14. 花生的好处很多,没有人不喜欢它。 父亲说,对,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无私奉献的人 只图虚名,却不愿做事的人 朴实无华的人 只注重外表,而没有内涵的人 小草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不像鲜花、绿叶、果实那样,短暂地展现过自己之后便退场了,使人看不长久。
【详解】(1)本题考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
方法: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2、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选择双重否定词“没有……不”,去掉句中的“都”,句子可改为:花生的好处很多,没有人不喜欢它。
(2)本题考查引述句改转述句。
方法: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2、说话人即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3、第三人称中应换为“我”或人名。
所以句子可改为:父亲说,对,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抓住关键词“要做”、“不要做”,可知前后要填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如:人要做待人真诚的人,不要做没有诚信,而虚情假意的人。
人要做有价值的人,不要做只图虚名,而对社会没用的人。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小草的特点。可以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平凡、奉献、坚强等方面来写。
如:小草是如此的平凡,不像果实、鲜花那样,色彩艳丽、芳香浓郁,使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15. 分辨 分辩 希望 绝望 愿望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分辨:(动)区别,辨别。 分辩:指辩解某一种自己否认的话题。
(1)表示辨别果实选“分辨”。
(2)根据“这支笔不是我拿的。”可知是辩解,选“分辩”。
希望:心中的盼望、期望。
绝望 :意思是没希望,断绝希望,毫无希望。一般指对某种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
愿望: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1)根据“是他对我们的”选“希望”。
(2)根据“尖叫着”可知选“绝望”。
(3)根据“是当一名宇航员”可知选“愿望”。
16.露珠
17.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18.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19.示例: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因为这句话体现了露珠不求回报的精神。
20.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 露珠和具有露珠精神的人的敬佩与赞美
21.示例:交通警察在烈日下指挥交通,边防战士们日夜在哨所执勤。他们都具有“露珠精神”。
【解析】16.本题主要考查对代词的理解。
从“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可知,“它”指的是露珠。
17.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喻句的掌握。
“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句子把露珠比作慈母,运用比喻的手法。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句子把露珠比作园丁,运用比喻的手法。
18.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本段主要写露珠生命虽然短暂,但不平凡,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一切。因此,本段的中心句是: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19.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可从句子的修辞、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如:“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我喜欢这句话,这句话把露珠比作老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的默默贡献。
20.本题主要考查对思想感情的掌握。
从“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可知,这篇短文主要赞扬了露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露珠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1.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露珠精神”指的是无私奉献,将生活中具有这样精神的人写出来即可,如:逆行者、清洁工、航天员等等。
22.②
23.论其体型,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24. 作动词用,指让它变白 作动词用, 指让它变黑 计量单位 极其微小,小到极致
25. 东家之子 白鹭
26. 排比 蓑毛 身形 长喙 脚 喜爱和赞美之情
27.示例:小猫有一身洁白如雪的短毛,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那梅花似的小脚,还有那又细又长的胡子,组合在一起真是可爱极了。
28.喜欢。郭沫若通过经典语言的借用,并改变宋玉的名句来写眼前的白鹭,让人感觉到眼前的白鹭就像宋玉眼中的美女一样,美得自然,美得适宜,美得精巧。
【解析】22.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的意思是:白鹭青色的脚,再大一点就太大了。
故“嫌”的意思是:厌恶,不满意:讨人嫌。
2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意思是:论其体型,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24.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是:白鹭的的体型,再大一点就太大了,再小一点就显小了,白鹭的颜色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稍微黑一点就有点黑了。故“素”的意思是:作动词用,指让它变白。“黛”的意思是:作动词用,指让它变黑。“忽”和“分”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句子中的“分、忽”强调“极其微小,小到极致”。
25.本题考查理解填空。
句①中“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知,形容“东家之子”美得恰到好处,不宜有丝毫的改变;
句子②中“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可知,形容“白鹭”美得自然、朴素而适宜,不宜有丝毫的改变。
2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根据句中四个的“那”可知,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可知从“蓑毛、身形、长喙、脚”四个方面,突出了白鹭外形的精巧、和谐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7.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仿写句子看似简单,其实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
比如:小白兔穿着一件雪白的衣裳,就像一个小雪球,眼睛红红的,像是两颗宝石。嘴巴是三瓣的,特别有意思。
28.本题考查赏析能力。
《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白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白鹭“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手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29.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小动物,有的人喜欢美食,有的人喜欢花朵……但我最喜欢的东西是一盒用烧饼大小的礼品盒装起来的玻璃小猪,我分外地爱护它。
这盒玻璃小猪一共有10只,有九只可爱的小猪和一只大猪组成的。小猪们和大猪都是由玻璃做成的,它们的耳朵颜色有所不同,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橙色的……真是太漂亮了!大猪呆在小猪们的中间,小猪们围成一个圈,围在大猪的外面,好像大猪是小猪们的妈妈,它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玩游戏哩!其中有一只小猪最特别了,它全身上下都是透明的,把它放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可爱极了!
这盒玻璃小猪是在我出生时,我的大姨送给我的出生礼物。那年正好是猪年,可可爱爱的小猪猪,大姨希望我永远要像小猪一样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我还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小猪珠。每天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小猪们,你们祝我晚上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吧!”他们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对我说:“好呀!好呀!”那时,我便会说:“晚安吧!可爱的小猪们!”小猪们还在闪闪发光。小猪们还在闪闪发光,似乎也在说:“晚安!小主人!”于是,我便会安心地睡觉了。
小猪珠,你们永远是我的心爱之物!我永远喜欢你们。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是命题作文,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理解。首先明确自己要描写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根据物体的特点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点明所要描写的物体是什么,简单写出物体的特点,为下文进行铺垫。
过程:具体写出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