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氮气 B.五氧化二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
15.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不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
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有益个人卫生
B.推广使用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C.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D.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能减排
1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B.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无氧气生成
17.下列属于缓慢氧化产生危害的是 ( )
①钢铁生锈 ②酒和醋的酿造 ③动植物的呼吸 ④食物的腐烂 ⑤农家肥的腐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
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19.下列对氧气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液态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以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
D.在钢铁冶炼中,吹入富氧空气可以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
20.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21.(5分)(1)猜化学谜语,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增强记忆。现有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请打一物质的名称 ;谜语中反映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是 ;该物质的用途有 。
(2)以下物质:①氮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氧;④汽水;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⑦雨水;⑧澄清石灰水;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以后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均填序号)
22.(4分)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你留意思考过下列现象吗 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从图中选择的是 和 (填字母)。
27.(8分)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验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一些科学结论,如图中所示的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图③中的现象:细铁丝在纯氧气中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图③中瓶底盛少量水的作用是 。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木炭在图⑤中燃烧与在图④中燃烧剧烈程度 (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⑥的实验目的是 。
28.(7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气体的制备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实验二】实验室也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某兴趣小组对加热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探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图中的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 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 0.5 49
实验3 5 Fe O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5)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6)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对氯酸钾分解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7)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 O 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