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20:5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均填序号)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
(2)属于单质的有 。
(3)属于化合物的有 。
(4)属于氧化物的有 。
23.(8分)(2022·云南)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图2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 ,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
24.(8分)(1)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工业污染、 和生活污染。农业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 、 。
图1 图2
资料二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 )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上述资料显示,北京属于 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资料三 图2是某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 ).
(3)由两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 的国家。
(4)谈谈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
25.(6分)春天来到,百花争艳,鲜花妆点了我们身边的世界,绚丽了我们的生
活,多姿多彩的玫瑰花更是惹人喜爱。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
(2)丁香油酚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16.4g丁香油酚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 g。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

的诗句,写出了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6.(8分)中水是指各种生活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水质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排入管道内的污水)之间。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生活中常利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将水样静置,用如图1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用水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3)如图2所示为电解水的装置图。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试管a中的气体为 .
②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由 组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用洗菜水拖地
B.丢弃未喝完水的矿泉水瓶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刷牙时关闭水龙头

27.(9分)小玲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1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2)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需要用到下列装置(如图2所示),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 Ⅰ ) ( Ⅱ )
图2
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 ,该净水过程为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小玲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玲重复上述实验,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6分)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 ·8H 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 (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1.B2.A 3.C4.B5.D6.D7.D8.9.C10.D11.B12.B13.D14.D15.C16.B17.D 18.B 19.A 20.B
二、21.(1)①H ②6H ③6H ④6Na (2)①3个一氧化碳分子 ②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22.(1)①③④⑦ (2)②⑥ (3)⑤⑧⑨⑩ (4)⑤⑧⑨
23.(1)混合物 (2)防止暴沸 肥皂水(3)b 氢元素与氧元素 (4)活性炭 杀菌消毒 (5)“国家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合理即可)
24.(1)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农业污染 合理施用化肥 合理施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