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语文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7 13: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入学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25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镌刻/意味隽永 禁锢/情不自禁 贻笑大方/心旷神怡
B.阴晦/诲人不倦 差遣/参差不齐 肆无忌惮/弹尽粮绝
C.炮火/如法炮制 胸膛/瞠目结舌 任重道远/光阴荏苒
D.夜幕/蓦然回首 和煦/和衷共济 视若寇仇/豆蔻年华
2.(2分)词性辨析,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名词的一组是(  )
A.屋檐 衣裳 睫毛 铃铛
B.草垛 法律 上面 星期一
C.秋天 奔跑 散步 高洁
D.脾气 菜花 桑树 史铁生
3.(2分)指出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  )
A.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B.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D.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
4.(2分)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简称“全国两会”)分别于2018年3月3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了“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你参与了“爱国诗词朗诵会”小组,组员搜集了许多爱国的诗词句,准备交流。但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眼尖的你却发现其中有一组诗句不合要求。该组诗句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2分)下列解释无误的一项(  )
A.盆中歃血(涂抹血),对天立誓:“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住),乃记之而去。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要去的地方经过居延)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提,再说)
6.(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这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时,会 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 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A.聆听 不由自主 拍案叫绝 洗耳倾听
B.倾听 情不自禁 拍案而起 洗耳倾听
C.聆听 情不自禁 拍案而起 全神贯注
D.倾听 不由自主 拍案叫绝 全神贯注
7.(2分)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是(  )
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8.(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展示)
B.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透明清亮)
C.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轻快敏捷)
D.我用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学会了很多单词。(不用掌握)
9.(2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无边繁花的天山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10.(2分)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B.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C.由于下午要参加班级活动,他谢绝了朋友要他一起去游玩的邀请。
D.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经验,给了大家很多教诲。
11.(5分)名句填空。
①《醉翁亭记》中表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句话是   ,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③吴楚东南坼,   
④   ,平铺湘水流。
⑤孟浩然的“徒有羡鱼情”一句出自《淮南子 说林训》中“   ,不若归家织网”。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40分)
12.(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缩写简称FAST,外形像一口大锅,被誉为“中国天眼”,这口“大锅”的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它能看见更遥远暗弱的天体,它1分钟就能发现的星体,即使把坐标提供给百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对方也要9分钟才能看见,FAST在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10毫米的定位精度要求最高做到了3.8毫米。
(摘编自《文汇报》)
材料二:1994年,南仁东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建设过程中,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采用了创新性的索网技术。但索网的制造和安装难度都很大,尤其是钢索结构超高疲劳性能的要求非常高,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产品,南仁东等入只能将方向转向钢索的研制中。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近百次的失败,几乎每一次的实验,南仁东都亲临现场,沟通改进措施,最终成功研制出钢索结构。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摘编自中国网)
材料三:自2020年1月FAST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天眼”脉冲星计时精度领先国际水平4倍以上,有望在纳赫兹引力波这一备受全世界关注的前沿科学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天眼可追逐外星人的脚步,还能向天体发送信号,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也会处于世界一流地位。“中国天眼”于2021年3月31日零点起接收全球天文学家的观测申请,向世界发出邀约!
(摘编自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接收的是射电波,目前已经探测到300余颗脉冲星。
B.FAST投入使用后已取得突破性成就,为我国探索宇宙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C.FAST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但南仁东敢于创新、迎难而上,为FAST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被称为“天眼之父”。
D.“天眼”脉冲星计时精度领先国际水平,已经在纳赫兹引力波这一备受全世界关注的前沿科学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天眼”的特点。
(3)请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
(4)随着中国“天眼”向国际开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请根据材料三内容作具体阐释。
13.(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为我擦鞋的人
(1)一天下午,我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我的哥哥、嫂子、嫂子的妹妹和她的孩子,四个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生命。“你快过来吧。”妈妈在电话里央求着我。我在悲痛中六神无主,踉跄着脚步在房子里转悠,想着要往行李箱中装些什么。
(2)我想立刻出门,赶快去父母居住的密苏里州老家。但是我和丈夫劳瑞计划好了要从俄亥俄州搬到新墨西哥州,正收拾东西,房子四周乱糟糟的。我和劳瑞以及两个小孩子需要带的衣服都已打包,另外一些衣服扔在洗衣间地板上,都还没来得及洗。餐厅桌子上还摆着吃晚饭时的盘子,屋子里到处扔着孩子们的玩具。
(3)劳瑞在网上预订第二天上午的飞机票,我在屋子里溜达着,漫无目的地拿起想收拾的东西,然后又放下。我心乱如麻,刚才在电话里听到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着:“比尔没了,玛里琳也没了,还有两个孩子……”这个不幸的消息仿佛是一团棉花,堵塞了我的脑子。
(4)劳瑞订好了机票,然后给几个朋友打电话,把家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有个人忽然要和我通话,那个人对我说:“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告诉我。”
(5)“非常感谢。”我回答。但是我不知道要让别人帮我什么,我的心根本静不下来。
(6)我瞅着屋里空白的地方愣神,劳瑞这时给多娜 金打了个电话,我在教堂的育儿课上和她一起讲过课。多娜和我是偶然认识的朋友,不过见面的时候很少。她和她的丈夫爱默生 金有六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5岁,她每天忙于照顾孩子。劳瑞很细心,他想到了要告诉多娜,这个星期日只能让她一个人去讲育儿课了。
(7)我的女儿梅根突然冲了过来,手里抓着个皮球,儿子埃里克在后面追逐着她。孩子们应该上床睡觉了,我想着。
(8)这时,门铃响了,我慢慢站起身,拖着脚走向门口。外面站的是爱默生 金。
(9)“我来给你们擦擦鞋。”他轻声说。
(10)我听得一头雾水,让他再说一遍。
(11)“多娜只能留在家里看孩子,”他说,“但是我们想帮你做些什么。我想起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花了几个小时才把孩子们的鞋擦干净上了油,然后才去参加葬礼。这就是我来的原因,把你们的鞋拿过来吧,不光是新鞋,还有旧鞋也拿来。”
(12)在爱默生说这话之前,我都忘了收拾家里的鞋。现在我才想起来,埃里克上个星期还穿着一双新鞋蹚过泥水。梅根也不甘落后,用脚踢石头,鞋脏了不说,脚趾都磨破了。
(13)爱默生在厨房的地板上铺好了旧报纸,我把全家人的鞋都收拾到了一起。爱默生找来了一个盆,倒上了肥皂水。他从一个抽屉里找到了一把旧小刀,又从水池下边找到了一块海绵。劳瑞翻箱倒柜半天,终于找到了一盒鞋油。
(14)爱默生坐在地板上,开始干活。看着专心致志做着一件事情的爱默生,我的思路也恢复了条理。我告诉自己,首先得把衣服洗了。洗衣机转动起来之后,劳瑞和我给孩子们洗了澡,打发他们上了床。
(15)我洗着盘子,爱默生在一旁给我们擦着鞋,一句话没说。他那满怀关爱的举动让我热泪盈眶,也洗去了我心中的迷雾。我有力气干活了,能思考事情了,能打理生活了。
(16)我一件接一件做着手头的事,做得有条不紊。我走进洗衣间,把洗衣机里装得满满当当的衣服放进了烘干机,等我回到厨房时,发现爱默生已经回家了。墙角并排放着我们全家人的鞋子,干干净净。
(17)现在,每当我听到哪位熟人失去了所爱的人,我就会想到为他们做一些需要的事情,比如给他们擦擦车、把他们的狗送到宠物寄养店,或者在他们参加葬礼时给他们看看家。
(18)每次有人问我:“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做这件事?”我就会回答:“因为有个人曾经为我擦过鞋。”
(选自《风流一代 经典文摘》2019年1期,有删改)
(1)阅读选文,依据提示,按事件发展先后顺序填入“我”的心理变化或对应情节。
事件 痛失亲人 漫无目的地收拾东西 B     爱默生坐在地板上擦鞋 “我”一件接一件做着手头的事
“我”的变化 悲痛中六神无主 A     一头雾水 C     有条不紊
(2)选文第二段加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第(14)(15)两段内容,请概括出爱默生令“我”感动的原因。
(4)选文第(18)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14.(12分)阅读《一只空瓶子的温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 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人物 事件 心理反映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爸爸想教育女儿
爸爸 捡回瓶子 女儿   
女儿     爸爸惭愧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3)赏析下面句子。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4)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5)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三.综合读写(共2小题,满分35分)
15.(5分)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请你结合下面材料中的一句诗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30分)题目:放心吧,我们准行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
【注意】请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入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25分)
1.【解答】A.juān/juàn;jìn/jīn;yí/yí;
B.huì/huì;chāi/cī;dàn/dàn;
C.pào/páo;táng/chēng;rèn/rěn,读音都不相同;
D.mù/mò;hé/hé;kòu/kòu。
故选:C。
2.【解答】ABD.每组都是名词;
C.有误,“奔跑”“散步”为动词,“高洁”为形容词。
故选:C。
3.【解答】ABD是拟人;C是比喻;故选C。
4.【解答】ABD.三项中的诗句都体现爱国之情;
C.此项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选:C。
5.【解答】A.歃:用嘴吸取。歃血是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如“歃歃为盟”。
B.居:留。
C.属国过居延: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拍案而起”指拍击桌子,猛地站起。形容激愤的样子。根据语境,可知第三空应填“拍案叫绝”。排除B、C选项。“全神贯注”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洗耳倾听”指认真地听别人讲话。根据语境,可知第四空应填“洗耳倾听”,排除D项。
故选:A。
7.【解答】A.“莘莘学子”是众多读书人,和“一位”矛盾,用词不当;
B.“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使用正确;
C.“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句子表明艺术家们非常喜欢齐白石先生的画,并不是去追逐,感彩不当;
D.望文生义,“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这里误以为“人们都躲在家里,巷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故选:B。
8.【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所以解释有误。
故选:D。
9.【解答】A.正确;
B.正确;
C.缺少主语,去掉“在……中”或“使”;
D.正确。
故选:C。
10.【解答】A、恭维是表达对别人的迎合,不能自指,运用不得体;
B、接见,指上级召见下级,地位高的人召见地位低的人;
C、语言运用得体;
D、教诲可用于对别人的指点,获取的经验的一种敬称,不能自指。
故选:C。
11.【解答】答案: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犹抱琵琶半遮面(重点字:琵琶)
③乾坤日夜浮(重点字:乾坤)
④刬却君山好
⑤临河而羡鱼(重点字:羡)
⑥赢得生前身后名(重点字:赢)
⑦不舍昼夜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40分)
12.【解答】(1)ABC.正确。
D.有误,“已经在纳赫兹引力波这一备受全世界关注的前沿科学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误。材料三原文是“有望在纳赫兹引力波这一备受全世界关注的前沿科学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一词不准确。
故选:D。
(2)阅读材料一,由“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可概括出:面积大;由“它能看见更遥远暗弱的天体,它1分钟就能发现的星体,即使把坐标提供给百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对方也要9分钟才能看见”可概括出:功能强;由“FAST在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10毫米的定位精度要求最高做到了3.8毫米”可概括出:测量精准。
(3)材料二主要写“1994年,南仁东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结果“最终成功研制出钢索结构。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分析对比时间点,据此可概括出主要事件作为标题,即:南仁东用22载点开中国的“天眼”。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阅读材料三,结合“‘中国天眼’于2021年3月31日零点起接收全球天文学家的观测申请,向世界发出邀约”分析,“天眼”向国际开放,寓示我国科技已领先世界,登上了“更高的一层楼”,我们将会更努力,积极进取,高瞻远瞩,为世界天文学界提供更多观测条件。我们将加快对太空探索的进度,天眼绝对不是中国设计的最后一款射电望远镜,为了探索广无垠的宇宙,我们一定会设计建造更大的行星观测平台。
答案:
(1)D
(2)面积大,功能强,测量精准。
(3)南仁东用22载点开中国的“天眼”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天眼”向国际开放,寓示我国已站在世界前列,登上了更高的一层楼,将为世界天文学界提供更多观测条件,为推动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13.【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但是我不知道要让别人帮我什么,我的心根本静不下来”,A概括为:心乱如麻;结合“我来给你们擦擦鞋”,B概括为:爱默生来到“我”家,提出要帮我们擦鞋;结合“看着专心致志做着一件事情的爱默生,我的思路也恢复了条理”,C概括为:思路恢复了条理。
(2)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房子四周乱糟糟的”,交代了房间当时纷乱无比的情景,也反映了“我”慌乱不安的心情;为下文爱默生出场时,“我”都忘了收拾鞋子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在“我”十分慌乱之时,“爱默生找来了一个盆,倒上了肥皂水……终于找到了一盒鞋油”爱默生专心致志地做着一件事情,“他那满怀关爱的举动让我热泪盈眶,也洗去了我心中的迷雾。我有力气干活了,能思考事情了,能打理生活了”用满怀关爱的举动帮助“我”恢复了条理,也洗去了“我”因痛失亲人而产生于心中的迷雾。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不好。“因为有个人曾经为我擦过鞋”照应标题,爱默生专心致志地做着一件事情,用满怀关爱的举动帮助“我”恢复了条理,也洗去了“我”因痛失亲人而产生于心中的迷雾。表达“我”对爱默生感激,同时也说明了“我”在爱默生的影响下也开始主动帮助别人。
答案:
(1)A心乱如麻;B爱默生来到“我”家,提出要帮我们擦鞋;C思路恢复了条理
(2)交代了房间纷乱无比,表现了“我”慌乱不安的心情;为下文爱默生出场时,“我”都忘了收拾鞋子作铺垫。
(3 )在“我”十分慌乱之时,爱默生专心致志地做着一件事情,用满怀关爱的举动帮助“我”恢复了条理,也洗去了“我”因痛失亲人而产生于心中的迷雾。
(4)不好。该段照应标题,在表达“我”对爱默生感激的同时,也说明了“我”在爱默生的影响下也开始主动帮助别人。
14.【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围绕“捡、扔、放瓶子”以及“我捡瓶子的原因与女儿放瓶子的原因”来概括表格中的内容。
小说中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我”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想借此教育女儿要节俭,女儿对我的行为非常吃惊,她把空瓶子又放回到垃圾旁,并解释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明白女儿的行为动机后,“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根据“第5小节中女儿的一番话”来分析“忽然我有些惭愧的原因”。
本来“我”想借机教育女儿要节俭的,但是女儿把空瓶子又放回到垃圾旁,并说:“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我”明白女儿爱心的伟大与质朴,为自己略显浅薄的爱感到羞愧。
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抓住“女儿的动作以及做此事的心情”来鉴赏语句即可。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根据“那个捡废品的老人以及捡废品的人也需要尊严”这两个角度来概括。文章中女儿的话“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可以看出“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文中“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句,又在提醒我们,“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并不仅仅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还要包括所有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解答时,从“老人在获得空瓶子时的心理感受以及我看到女儿的成长之后的心理感受”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文章中女儿的爱心能够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尊严,使老人感受的温暖,“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可以看出“我”为女儿的成长感到安慰,心中自然也有不尽的温暖。
结合上述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吃惊 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并说明原因
(2)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靠劳动吃饭;
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3)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4)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5)示例: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三.综合读写(共2小题,满分35分)
15.【解答】答案:
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示例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
16.【解答】
放心吧,我们准行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一页页被翻过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看过无数风景,我们一起走过无数条路,但唯有我们一起经历的那次军训,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那是军训的第三天。在这一天里,我们要进行汇报表演彩排,到时候由评委给每一个班打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别班的同学都一鼓作气,准备迎战,而我们班的同学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懒懒散散。“齐步走,一二一。”待教官一声令下,其他几个班的同学都整装待发,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得一丝不苟,我们班的同学却经常迈错脚。这不,刚走到主席台前,就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步子不齐被绊倒了,我们这滑稽的一幕让看台上的同学笑得是前仰后合,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校长也给逗乐了。最后的得分,不用说,我们是全年级倒数。
  虽然是全年级倒数,但我们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愧疚。不甘落后的教官恨铁不成钢地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严肃地说:“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这路你们得一块儿走。全班53个人,缺了谁也不行,缺了谁也不能完成最后的会操表演!”教官的话说得铿锵有力,犹如震耳发聩的鼓点,句句击打着我的心。其中那句“你们是一个整体,这条路你们要一块走”在我的心头不停地回荡着,久久不肯散去。
  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们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勤练基本功,每一个动作都按照要求去做。炽热的太阳无情灼烤着我们,有些同学体力不支,不得不下场休息。可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不一会儿,又出现在队伍中,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路我们要一起走。汗水像小溪一样顺着双鬓而下,原本白皙的皮肤被烈日晒得又红又黑,可大家没有丝毫怨言。
  经过多天的努力,在会操表演上,我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喊着团结的口号,完成了这场精彩的表演。最后我们从当初的倒一蜕变为如今的真正的第一。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很美,像一朵开在夜间最灿烂的花,静静地绽放;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很纯,像一阵午后轻柔的风,轻轻吹过,荡起心湖中的层层涟漪。
请老师放心吧,我们这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准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