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15: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松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4月16日,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六个月之后,我们的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以及航天技术水平又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内使用的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舱内供给呼吸的氧气是水电解的还原产物
C.宇航员穿的舱外航天服可采用全棉制作
D.可用偏二甲肼()等有机物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
2.安徽宣纸中外驰名.皖南古法造纸以竹子为材料,加入消石灰制成纸浆,再经多道工序加工成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造纸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消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C.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生活中常见的竹子、棉花、牛油都是天然高分子
3.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或活动 化学原理
A 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用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 常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反应
C 葡萄酒中加入二氧化硫储存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D 用氮气保存粮食 氮气性质稳定,不能供给呼吸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4g乙烯中含极性键总数目为
B.2.0g和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C.22.4L(标准状况下)和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HCl分子数为
D.500mL 0.1mol/L的溶液中含数目为
5.有机物F()广泛用于合成高分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苯互为同系物 B.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2mol反应 D.F的一溴代物有8种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过氧化钠加入水中: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C.碳酸氢镁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Na与反应:
7.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社区服务:公共卫生间摆放酒精免洗洗手液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B 学农活动:用糯米酿制米酒 酵母菌可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
C 家务劳动:用洁厕灵清洗马桶 利用洁厕灵的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D 自主探究:用氯化铁溶液刻蚀电路板 可以将Cu氧化成
8.人们根据甲酸(HCOOH)在合适的催化剂中可产生氢气,设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的甲酸燃料电池对新能源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燃料电池比氢燃料电池储运更方便、也更安全
B.该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向正极移动
C.该燃料电池工作后,甲酸变为水和二氧化碳
D.理论上反应消耗9.2g甲酸,同时消耗氧气2.24L
9.科学家提出有关甲醇()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均属于有机物
C.和合成原子利用率为100%
D.合成燃料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
10.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实验室收集 B.加热溶液 C.分离乙酸和乙醇 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11.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W元素形成的单质可用于铝热反应的引燃剂,Y、Z同周期,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B.X与另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
C.由四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
D.原子半径:X12.新戊二醇(NPG,)可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等化工产品,下列关于NPG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乙醇的同系物 B.分子式为
C.分子中碳原子共平面 D.能与金属钠反应
13.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水常温下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可发生置换反应
B.c和e能发生相互转化反应
C.g溶液与氨水缓慢反应可得具有净水作用的胶体
D.可以KSCN溶液鉴别g、f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7分.
14.(14分)钼酸铵常用作石化工业的催化剂,冶金工业用于制钼粉、钼条、钼丝、钼坯、钼片等,亦可作为微量元素肥料,制造陶瓷色料、颜料及其它钼的化合物的原料等.从钼精矿中(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NiS以及铁、硅和砷的氧化物)制备钼酸铵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前,钼精矿要粉碎过筛,目的是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2)滤渣1为镍和铁的氧化物,浸出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焙烧”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通常在仪器______中进行.
(4)加入有机物萃取,发生化学反应为,则加入试剂A进行反萃取,可选用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 B.氨水 C.稀硫酸 D.溶液
(5)钼的浸出率随焙烧时间和浸出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最适宜的焙烧时间、浸出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
15.(15分)氯化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某化学活动小组以废铁屑为原料,设计探究氯化铁制备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
①无水氯化铁100℃左右时升华.
②氯化铁遇水蒸气强烈水解.
Ⅰ.干法制取
(1)预处理的第一步是浸入碳酸钠饱和液,碳酸钠俗称______.
(2)一段时间后,仪器甲液体不能顺利流下,应采用的操作是______,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湿法制备
实验步骤:
①将预处理后的废铁屑加入三颈烧瓶,缓慢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含的混合溶液.
②缓慢通入足量的氯气.
③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转移出来,分离提纯得到无水氯化铁固体.
(4)通入足量的氯气后,检验反应完全的操作是______.
(5)上述过滤操作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Ⅲ.纯度测定
(6)准确称量m g制得的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溶液滴定三次,消耗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样品中氯化铁的纯度为______(已知).
16.(13分)深入研究C、N元素的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①若该反应每转移1mol释放186.5kJ的热量,则处理2mol NO同时释放热量______kJ.
②查阅资料,可知从热力学角度看,即使在汽车尾气浓度很低的条件下,上述反应的进行程度也应该很大,实际上一段时间内测得汽车尾气中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原因可能是______,要增大汽车尾气中该反应的程度,关键是要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能够表示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若2分钟内消耗1mol的CO,则用氢气表示这段时间的反应速率为______.
A.氢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CO和的消耗速率相同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1073K时发生反应:.反应开始的瞬时速率v与初始浓度c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1 0.0060 0.0010
2 0.0060 0.0020
3 0.0060 0.0040
4 0.0030 0.0040
5 0.0015 0.0040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______(用表示,其中k为速率常数,k、、要求出具体数值).
17.(15分)3,3―二甲基―2―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易燃易爆,工业上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标准状况下,燃烧28gE和A的气体,消耗氧气______L.
(3)D的分子式为______,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有碳碳双键的还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______.
宿松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D【解析】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A错误;水电解产生氧气,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棉花的成分为纤维素,为易燃物,航天员出舱活动时所穿的舱外航天服不可能全是全棉制作,C错误;偏二甲肼和氧气或二氧化氮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故可用作燃料,D正确.
2.【答案】C【解析】造纸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错误;消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B错误;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正确;牛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不是高分子,D错误.
3.【答案】D【解析】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A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B错误;二氧化硫存储葡萄酒,利用其还原性,C错误;氮气性质稳定,不能供给微生物呼吸,故能储存粮食,D正确.
4.【答案】C【解析】不同种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14g乙烯物质的量为0.5mol,1个乙烯分子含有4个C—H键,因此14g乙烯含C—H键总数目为,A正确;和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含有中子的数目为10,故2.0g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一定为,B正确;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产物氯化氢分子数大于,C错误;,,D正确.
5.【答案】B【解析】A.与苯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A错误;B.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C.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1个苯环,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与5mol反应,C错误;D.含有5种等效氢,其一溴代物有5种,D错误.
6.【答案】D【解析】A.过氧化钠是氧化物,不能拆开,错误;B.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错误;C.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由于氢氧化镁溶解度小,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错误:D.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反应为:,正确.
7.【答案】C【解析】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公共卫生间摆放酒精免洗手液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A项有关联;B.用糯米酿制米酒是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过程,B项有关联;C.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清洗马桶利用的不是洁厕灵的氧化性,C项没有关联;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电路板是将Cu氧化成,D项有关联.
8.【答案】D【解析】A.与传统的氢燃料电池需要使用氢气相比,该燃料电池所需的甲酸更易储存和运输,也更安全,A正确;B.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均向正极移动,B正确;C.甲酸燃料电池原理的是使用催化剂从甲酸中产生氢气,同时会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该燃料电池工作后,甲酸直接变为氢气和二氧化碳,C正确;D.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9.2g甲酸的物质的量为,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消耗氧气的体积,D错误.
9.【答案】D【解析】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能量转化不止2种,A不正确;B.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不属于有机物,B不正确;C.和合成的化学方程式为,原子利用率不是100%,C不正确;D.合成燃料的反应方程式为,原料中的碳全部进入产品中,有利于促进“碳中和”,D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0.【答案】A【解析】A.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正确;B.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处,B错误;C.乙酸、乙醇互溶,混合后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醇,C错误;D.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
11.【答案】AD【解析】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元素形成的单质可用于铝热反应的引燃剂,W为Mg元素;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X为H、Y为C元素;则Z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Mg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C,A正确;B.中只存在离子键,B错误;C.四种元素可形成甲酸镁、碳酸氢镁、草酸氢镁等等很多种,C错误;D.同周期原子半径前大后小,D正确.
12.【答案】D【解析】A项NPG中含两个羟基,与乙醇不是同系物,A项错误;B项分子式为;C项碳原子不能共平面,C项错误;D项中羟基可与钠反应,D项正确。
13.【答案】BC【解析】A.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能反应,A正确;B.铁高温时能与氧气化合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铁不可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B错误;C.氯化铁溶液和氨水得到的是沉淀,C错误;D.铁离子与亚铁离子可以用KSCN溶液鉴别,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合计57分).
14.(14分)【答案】(每空2分)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3)分液漏斗 (4)B (5)1.5h(1.5-2h均可以) 90℃(85~90℃均正确)
【解析】钼精矿中(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NiS以及铁、硅和砷的氧化物)经过氧化焙烧后,将S元素转化为,NiS转化为NiO和,碱浸后转化为,转化为,加水溶解浸出后过滤得到滤渣1主要成分为NiO和氧化铁,“浸出”所得浸出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向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使转化为沉淀,过滤得到滤渣2主要成分为,向滤液中加人有机物萃取出、,对有机层进行反萃取,得到水层主要含有、离子,加入溶液沉淀除砷,最终得到溶液,故可确定试剂A为氨水.
(1)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由前分析,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使转化为沉淀;
(2)由分析可知,“焙烧”时发生反应生成和,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萃取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4)“反萃取”是使平衡逆向移动,NaOH将引入新的杂质,稀硫酸和溶液呈酸性不能是平衡逆向移动,故工序中的试剂X最适宜选用氨水;
(5)纵坐标为钼的浸出率,则由图可知最佳焙烧时间为:1.5h;最佳浸出温度为:90℃(85~90℃均正确).
15.(15分)【答案】
Ⅰ.(1)纯碱或苏打(2分)
(2)打开上端的塞子等合理措施(2分)(2分)
(3)ECBCD(共2分)
Ⅱ.(4)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若无蓝色沉淀,则反应完全(2分)
(5)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上缘(2分)
Ⅲ.(6)(3分)
【解析】Ⅰ.(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2)仪器甲是分液漏斗,液体无法流下原因是上面压强过小,此时可打开活塞,使空气进入漏斗;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然后与铁粉反应并收集产物,利用浓硫酸吸收氢氧化钠溶液挥发出的,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具体装置连接顺序为A→E→C→B→C→D.
Ⅱ.(1)可用溶液检验亚铁离子,若存在亚铁离子,出现蓝色沉淀。(3)滤液高于滤纸上缘或者滤纸破损都会造成滤液浑浊;
Ⅲ.可将氧化成,离子方程式为,碘单质能与反应,可得关系式;10mL含的待测液,消耗,则m g固体中含有,则的质量分数.
16.(13分)【答案】
(1)①746(2分) ②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慢(2分) 寻找高效催化剂(2分)
(2)AB(2分) 0.5(2分) (3)(3分)
【解析】(1)①反应中每生成1mol转移电子4mol,又知每转移1mol释放186.5kJ的热量,故反应消耗2mol NO同时放出热量746kJ;
(2)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但实际汽车尾气中该反应发生程度很小,原因是反应速率较慢,在尾气生成到排放时有效反应较少,要增大汽车尾气中该反应的程度,关键是要寻找高效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2)A.氢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浓度不变,到达平衡;B.CO和的消耗速率相同,即浓度不再改变,到达平衡;C.容器体积不变,气体的密度永远不变,不一定平衡;D.、、的物质的量比为2:1:1,不能保证不再改变,不一定平衡;2L容器,2分钟内消耗CO1mol,则消耗氢气2mol,故速率为.
(3)根据反应开始的瞬时速率v与初始浓度c的实验数据,可推导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17.(15分)【答案】
(1)乙烯(2分) 碳碳双键(1分) (2)加成反应(2分) 67.2(2分)
(3)(2分) (2分)
(4)2(2分) 或(2分)
【解析】结合F的结构简式及反应条件可知E为.
(1)观察A的分子式和转化关系,可知为乙烯;E为,官能团为碳碳双键;(2)该步骤为烯烃的加成反应;二者最简式都是,标准状况下,燃烧28gE和乙烯的气体,消耗氧气为3mol,即67.2L;(3)观察D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A→B为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为,含有碳碳双键的还有、两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