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学习要点:
1.积累“瘫痪”“暴怒”“沉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理解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
3.继续学习朗读:在语句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情感基调的变化。
4.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本文唤起了你对母亲和生命的哪些感悟?
模块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速读课文,根据示例的形式勾画并整理出文中生字词。
示例:瘫痪(tān huàn) 暴怒(bào nù)
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查阅工具书仿照示例整理出来。
示例: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模块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在语句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情感基调的变化。
本文唤起了你对母亲和生命的哪些感悟?
模块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再读课文,体会母亲的怀念、悔恨之情。
达标练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瘫痪( )( ) 侍弄( ) 絮叨 ( ) 憔悴( )( )
根据拼音写汉字。
tān huàn( )( ) bào nù( )( ) chén jì( )( )
shì nòng( )( ) jué bié( )( )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分层作业:
A:完成基础训练“快乐练习”第一大题;
B:完成基础训练“快乐练习”;
C:思考:本文唤起了你对母亲和生命的哪些感悟?
类文阅读:
我与地坛(节选)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前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