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娲造人》导学案
学习要点:
1.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激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模块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速读课文,整理生字和生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女娲( ) 揉( ) 莽莽榛榛( ) 寂寞( ) 蓬勃( )
澄澈( ) 掺和 ( ) 泥潭( ) 绵延(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神话的主要内容。
模板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对照文后《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画出短文在课文中没有的内容,看看文中丰富了哪个情节?
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么理解这种写法?课文中哪些情节最能体现这一写法?
模板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这篇神话真实感人的地方在于女娲造人过程中的心态和神态描写,试各找一个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2.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3.紧扣文中语句分析,说说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达标练习:听写
分层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课外阅读。
2.很多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找到读读,看看先民们的想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类文阅读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不料有一年,不知道什么缘故,也许是神国出了大乱或者天地还不够牢固,宇宙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塌了下来,大地上也破裂成了横一道竖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在这场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人类已经无法生存下去,同时又遭受到从山林的大火里逃窜出来的各种恶禽猛兽的残害。人类的处境十分艰难。
女娲看见自己创造的人类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有工夫去追究祸乱的成因,赶忙亲自动手,辛辛苦苦,勇敢地独自担负起了帮助人类的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做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修补好。仔细看虽然还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塌下来,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擎天大柱,把人类头顸上的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用龟脚做成的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塌下来的危险了。
那时,中原一带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女娲杀死了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禽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残害。
剩下来还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便把河边的蘧草烧成灰,堆积起来,湮塞住了滔天的洪水。
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使宇宙发生的这场大灾祸,总算给女娲一手平息了;她的孩子们终于从死里逃生,得到了拯救。
女娲补好天地,为人类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也精疲力竭了,她不得不休息下来了。所谓“休息”,也就是“死”,但女娲的死,却不是灭亡,而是也像盘古一样,转化做了宇宙间的许多事物。在大荒的西方,有一处原野,叫做栗广之野,那里有十位神人,名叫女娲之肠,横断了道路,一字儿并排地站着,做守卫原野的工作——他们就是女娲的一条肠子变化成的。(选自《神话故事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