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论
语
复习课
情境导入
壹
学习目标
贰
风采展示
叁
知识拓展
肆
流程
伍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1、复习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
2、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能准确翻译句子,理解文意。
3、掌握并学会应用文中阐述的求知、修身、做人的道理。
4、背诵并默写课文。
风采展示
哪一位同学可以为大家介绍:
人 物: 孔 子
作 品: 《论语》
人物介绍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国人,
末期的 家、 家、 家,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丘
仲尼
春秋
鲁
春秋
思想
教育
政治
儒
圣人
孔孟
作品介绍
1.《论语》, 家经典著作之一。
2.《论语》共 篇,由 编写,以 体和 体为主 ,
记录了 的言行。
儒
20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语录
对话
孔子及其弟子
1.《<论语>十二章》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 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
十二条语录,是孔子在不同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
2.“论”的意思是编纂,《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以语录体和对话
体为主。
3.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爱 人”,提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的精神。
题目解说
知识拓展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初读感知
朗 诵
朗诵《论语》十二章
(用整齐、洪亮的声音集体朗诵)
合作探究
我们知道本文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的十二条语录。
你能分别找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句子吗?
合作探究
回忆并说出原句
说出孔子在学习方法上的句子(用课文原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12)
合作探究
回忆并说出原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9)
说出孔子对学习态度的句子(用课文原句)
合作探究
回忆并说出原句
说出孔子个人修身的句子(用课文原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
人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
合作探究
小组竞赛:你追我赶
比赛规则:
1、哪一组回答次数及正确率高,哪一组为获胜者。
2、小组按次序依次回答,答错者下一组回答,答错不扣分,每题1分。
3、组长为本小组计分。
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
愠
说
三省
罔
殆
箪
肱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笃
dǔ
逾矩
吾
yú jǔ
wú
有
yòu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每天)
(真诚,诚信)
(1)学而时习之
(按时)
(2)不亦悦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为人谋而不忠乎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通“悦”,愉快)
(了解)
(生气,发怒)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反省)
解释不同颜色词语的意思
(替)
合作探究
(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忠实,坚守)
(普通的人,男子汉)
(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以??????为乐)
(知道,懂得)
(喜欢,爱好)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温故而知新
(领悟,体会)
(9)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
(11)人不堪其忧
(当,做)
(迷惑)
(忍受)
(仁德)
合作探究
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说通“悦”,愉快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2、可以为师矣
3、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男子汉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4、饭疏食饮水
5、饭疏食饮水
6、吾日三省吾身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多次
今:数词,三
合作探究
一词多义
为: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其: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做
替
了解
得到,懂得
它的
他人
合作探究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
顺接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
表示
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合作探究
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不亦乐乎:现在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三十而立: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从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
逝者如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形容谦虚好学
合作探究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合作探究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
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合作探究
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合作探究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合作探究
10、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作探究
1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合作探究
19、《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志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当堂检测
文章理解
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道出(强调)了《论语》在人格修养(修身)和国家治理(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
2、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当堂检测
3、“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4、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思考。
当堂检测
5、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会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疑惑,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6、第一则3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第一句是对自己的要求,要重视复习,实践。第二句除了自己讲学习外,还要重视与同伴交流,才能学有所成。第三句将学习提高到自我修养的高度,指出求学的人应有君子之风。所以三者不可调换。
当堂检测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对弟子说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
8、试选取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拓展延伸
《论语》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在生活、学习、修养方面的不朽经典。
不少人的名字就化用了其中的名言寓意。比如:王朝闻、陈三省、张友
三,他们是化用论语中的哪些名言呢?课后不妨去查查。
拓展阅读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当堂检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对他说:“你先回家待
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
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
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
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
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翻译 从本文中你得到了什么道理?
小 结
文中有的内容谈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的内容谈了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了本文后我们要反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应怎样改进。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感谢聆听 期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