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竹节人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4个生字,理解“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其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而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童年的玩具带来的乐趣。
语言应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言语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区分词语的感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累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言语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审美创造: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欢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难点: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习积累语言。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童年的玩具带来的乐趣。
语言应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累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感情,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审美创造: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欢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课时重难点
体会作者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习积累语言。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第一个阅读任务,采用合适的方法阅读了《竹节人》。这节课我们继续围绕剩下的两个任务来读这篇文章。
二、完成剩下的两个阅读任务,要分别关注哪些内容呢?
任务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关注:“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任务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投入地做玩具
1.读第3、4自然段,思考:
1)“我”的毛笔真的总是弄丢吗?
2)卖毛笔的生意为什么会那么好?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
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所以就假装丢了,然后再去买,老人的生意当然就好了。 妈妈的责怪;老头儿生意特别好(侧面描写,竹节人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充满乐趣。)
2.读第11~13、15、17~21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玩竹节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
给竹节人起的名号有趣
“齐天小圣” 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
“金钩大王” 手拿虎头双钩的窦尔敦
“?” 手拿偃月刀、蛇矛
“?” 橡皮雕成的脑袋,纸盔甲
课间斗竹节人的热闹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偷玩竹节人的兴奋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3.默读课文第20~29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起因 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
经过 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却被我们看到他在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
结果 我和同桌相视一笑。
讲故事如果仅仅把表格中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讲一讲,肯定不动听,我们还要细读每个部分,抓住关键信息。
4.再次默读课文第20~29自然段,画出描写“我”和老师神情的词语吧!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我们的神情 沮丧 悻悻然 相视一笑 心满意足
老师的神情 怒气冲冲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词语积累(写神态的词语)
威风凛凛 没头没脑 呆头呆脑 歪歪斜斜
得意扬扬 虎视眈眈 怒气冲冲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相视一笑
四、课文导语提了三个阅读任务,现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根据三个不同的任务来阅读这篇文章的?
任务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我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竹节人的制作材料、工具、具体步骤和竹节人的具体玩法等相关内容。
任务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读的时候,我特别关注了“我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聚焦关键词和描写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
任务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我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的动作、玩玩具的神情描写。
五、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怎样的感触?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和采用的阅读方法会有所不同。
六、结构梳理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
老师玩竹节人
迷
乐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