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的篡位结束了( )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2.年代尺有助于记忆历史知识。题2图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填入的内容应该是( )
题2图
A.秦 汉 B.西汉 东汉 C.汉 三国 D.三国 西晋
3.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4.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其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提倡“以德治国”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题5图
5.题5图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个朝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场景,这一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晋
C.西汉
D.东汉
6.“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丞相权力膨胀 B.王国和分封并行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分封制的推行
7.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史实发生在( )
A.秦朝 B.新朝 C.西汉 D.东汉
8.下面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情形的是( )
9.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80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
A.国家财政日渐枯竭 B.政府无力顾及救济事业
C.农民的贫穷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10.下列关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与东汉黄巾起义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的社会都比较黑暗 B.起义前都未进行精心准备
C.都受到某种宗教的影响 D.都直接推翻了当时的统治
1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 000多斤的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有利于研究( )
A.秦朝 B.新朝 C.隋朝 D.元朝
12.下列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相关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公元25年定都长安 B.利用农民起义重建秦朝政权
C.重用宦官外戚,重振朝纲 D.他统治后期史称“光武中兴”
1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4.《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15.《三国演义》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依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比如曹操、刘备等。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统治 B.是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
C.起义最终成功了 D.领导人是张棱
二、综合题
16.(13分)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4岁
献帝 9岁
题16图1 题16图2
(1)题16图1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对当时的中央政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4分)
(2)题16图2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的结果如何?(6分)
(3)图1和图2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