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导入新课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泥腿子”造反,也有人说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到底这场运动如何?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视频: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
定都天京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2
天京陷落
3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作用。
3.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4.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内容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
1.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外部原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材料三:1848-1851年间,广西地区因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气候异常、水灾、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粮食几乎颗粒无收,饥民遍地,人民在死亡边缘挣扎。
内容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原因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内容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原因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主观条件)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屡屡落榜
仇视孔子,创拜上帝会
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特点: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洪秀全
由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洪秀全的主张有什么特点?
知识拓展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金田起义
材料大致介绍了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势力迅速发展,给清朝地方政府以沉重打击的情况。这段话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军队士气低下,官员懒政不作为;太平军士气高昂,作战勇猛。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i)出柙(xiá),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 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材料研读
随堂检测
典例1(2022·河南南阳期末改编)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针对的是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解析: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而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案:A
A
永安封王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杨秀清
石达开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天王
洪秀全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1852.9,长沙之战,西王萧朝贵牺牲。
1853.1,攻克武昌。
1853.3,攻克南京,
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二、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
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1.1.11,金田起义
1851.9,永安封王
想一想:洪秀全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努力?
1、文治: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武功:进行北伐和西征
提示:文治武功
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1.文治——《天朝田亩制度》
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局限性: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评价:
未实施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然而这一设想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2.武功——北伐、西征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北伐失败,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目的:
结果:
意义:
1853年
时间:
阅读教材第16页正文第一段,及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随堂检测
典例2 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 )
①平均分配土地 ②抗击外来侵略
③实现“耕者有其田” 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关键信息“太平天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平均分配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强烈愿望。材料没有体现抗击外来侵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②④错误。 答案:B
B
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天京事变:
原因:
三、天京陷落
帽子变“高”了
房子变“大”了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洪
①逼
杨
韦
石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洪秀全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做了哪些努力?
他可以拯救太平天国吗?
结果: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洪仁轩
《资政新篇》
2.挽救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未实施
陈玉成
李秀成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实行?
(1)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3)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合作探究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安庆陷落: 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
李秀成东征失败: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围困: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曾国藩
湘军
李鸿章
淮军
洋枪队头目华尔
洋枪队
洋枪队,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失败原因:
战略上的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教训/启示: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①主观:
②客观: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积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评价:
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局限: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结果是失败的。
随堂检测
典例3(北京期末)下面是小王同学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情
移此车 况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 )
A.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B.①永安建制 ②天京事变
C.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陷落
D.①永安建制 ②天京陷落
解析:1851 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2年,太平军攻克武昌。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通过北伐、西征,1856 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1856 年的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 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上图中①为金田起义,②为天京事变。答案:A
A
封建压迫、西方侵略、自然灾害激化阶级矛盾
太平天国(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建号建军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英忠与玕、力挽败局
联合绞杀、天京陷落
原因
经过
意义
准备
兴起
发展
高潮
转折
防御
失败
颁布纲领,北伐西征
反封建反侵略,沉重打击
课堂小结
课后活动
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攻克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等地在定都天京之前。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加之清军的腐朽衰败,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1.《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2.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信仰盛行 B.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A
C
随堂检测
3.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4.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