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18:4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原子的数量和质量不发生变化,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和涵义。
3、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活和生产中化学现象进行解释,提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的意识,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三、教学方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首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教师活动重在激发学生思维,选择时机恰当的点拨;学生活动体现自主性,课堂的重点在于问题的探索、交流与生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方法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为学生播放烟花表演的视频逐步提出问题,层层递进看到烟花后,你会想到什么形容词?烟花燃放是不是真的像文学作品描述的稍纵即逝,绚烂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在现实情景和问题引导下,学生慢慢从文学的感性描述逐步过渡到理科的理性思考,从化学角度开始思考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视频展示
1. 烟花燃放过程出主要涉及什么变化?2. 怎么样去定量研究化学变化? 积极思考并讨论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PPT展示
出示本节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并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实例创设情景,引出本节学习内容,体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积极的探索其中的化学规律原理,激发学习兴趣。
回顾旧知 探索新知 大家回顾一下 我们已经学过化学反应?你能不能用模型演示出反应的微观过程,并推测化学反应中什么样的质量守恒,尤其是宏观量上什么质量守恒?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利用 原子模型 的组装拆卸模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体会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变,进而推测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改变 分子原子可拆卸组装的球棍模型
设计意图: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探究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学生通过实物模型的亲自动手演示,将微观概念具象化,更直观、形象,增强知识的认同感;通过纯理论推导化学反应中守恒的质量,锻炼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避免漫无目的的肆意猜测可能造成的思维定式,无法对后续实验探究中出现的实验误差做出正确的分析,归因。
问题引导 实验探究 先验证理论推断是否正确。我们需要用化学实验探究来验证! 如何验证推测?现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哪些问题必须思考呢?①选择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②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③需要哪些仪器、药品等。 教师为学生介绍安全的化学反应以供选择,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以及必要的实验原理,并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指导。 教师巡视,对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以及出现的实验误差及时指导。(对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拍摄) [设计方案]学生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有关材料和实验仪器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测量数据及注意事项(备用方案: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限,无从下手,可给学生观看相应实验的微视频,进行引导帮助。)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不同情况,做出预估,启用不同备案,尽量避免教学环节凌驾于学生能力之上的情况。 [分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学生讨论并整理数据,分析误差出现的原因,总结注意事项 Ppt展示问题引导 相关实验仪器 电子白板投影仪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设计完成实验探究,分析实验误差总结实验成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锻炼与他人团结合作,交流研讨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学科素养。
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分析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探究 过程、探究结论,相互评价对比, 电子白板投影仪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锻炼归纳总结、语言表达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实现多元发展。
点拨总结 深入探索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实验视频和相应的实验误差原因强调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关键词 学生根据关键词理解记忆质量守恒定律 Ppt展示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多媒体展示小实验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 教师强调: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运用质量守恒的正确理解解释纠正着两个伪命题 但对教师强调的结论产生疑问?是不是所有化学反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视频展示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适当点拨关键点,帮助学生迅速建构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并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用进一步震撼性的观点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心理。
flash动画演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总结梳理质量守恒的原因,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从个案上升为整体。 学生从宏观、微观各个角度整体建构质量守恒的原因,加深对质量守恒的理解。 动画展示
回顾课堂开始的问题:烟花燃放是不是真的像文学作品描述的稍纵即逝,从有到无什么都留不下? 教师提示烟花燃放过程中会生成SO2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引导学生在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了解烟花燃放产物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Ppt展示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释疑解惑,进一步整体建构知识体系。
总结反思课堂评价 回扣学习目标,学生谈谈本节自己的认识和成长。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内化知识,培养自我反思,总结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适当的分层次习题检测 Ppt + 学案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知识的同时,检测评价学生知识层面的掌握程度,便于后续的针对性辅导。
板书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1、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 质量守恒的原因 微观 ←→ 宏观原子种类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 元素质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书写内容是用关键词串联法质量守恒的原因中的微观解释可由学生板书
课外拓展知识升华 1、 对本节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同学利用微视频自主学习。2、 查阅资料,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总结分析前辈科学家在探究质量恒定律过程的成功与失败之处。3、利用生活物品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可制作成视频以便交流共享 互联网
七、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基于PPT课件的基本概念教学,主要的多媒体技术包括:视频资料、PPT课件图片展示、,模拟动画等。在化学实验探究的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是课堂内容呈现的更为立体,有声有色,学生更容易参与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有趣的学习科学知识,课外拓展的设计是希望将教学内容延生到生活实际中,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技术落实巩固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进行科学探索和实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