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16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16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23:00:29

文档简介

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核心素养 通过对史料的呈现与分析,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地图与时间轴,讲述太平天国的运动的经过与路线,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素养。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介绍与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其提出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通过史料的呈现,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所蕴含的双重性质,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反抗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且贯穿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之中的,因此放在本单元的架构之中,体现在此期间的农民阶级的反对外来侵略的尝试。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讲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与运动的爆发。第二个子目“定都天京”,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发展到全盛时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第三个子目“天京陷落”,介绍了《资政新篇》的颁布以及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同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和影响进行了分析。三个子目将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贯穿其中,详细完整的介绍了整个运动的轨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的性质及影响
教学方法 史料教学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评述着会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它为什么被称为一场“未完成的革命”?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
[探究新知] 一、金田起义,天国初建 1. 出示材料,介绍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的社会内部矛盾的出现 2. 播放视频,介绍洪秀全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他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3. 出示人物关系图,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主要人物 4. 介绍政权的初步建立 二、定都天京,走向全盛 1. 出示地图,讲解太平天国前期运动路线 2. 出示材料,介绍《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内容与评价 3. 结合地图,认识北伐西征,同时理解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天国梦碎 1. 以人物关系图的形式,介绍天京事变 2. 结合材料,介绍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3. 结合地图,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部分战争,讲解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4. 结合地图与材料,讲解天京陷落 5. 结合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6. 出示材料,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性质及影响
[总结新课] 属于洪秀全的天国之梦最终还是碎了,但是他却在无形之中冲击了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学完这节课,我们又应该如何解答?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推荐阅读 推荐浏览博物馆:太平天国博物馆 推荐书目:《天国之秋》
教学反思(共16张PPT)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为什么是未完的革命?
为什么说“既不那么好,也不那么坏”?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为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这些都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1846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人祸天灾,使人们陷于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
——李侃:《中国近代史》.43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人民面临哪些困难?
冲击了传统手工业;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灾害不断
洪秀全于1843年在广州科举考试落第后,对于满族统治中国极为愤怒,于是读了一些耶稣教传教士的经书,其中似乎解开了他早年神志不清时的幻觉:天父上帝召见了他,要他拯救人类,而耶稣是他的长兄,洪秀全本人变成了一个惟一侍奉真主上帝的战斗的福音传道人。
这个秘密教派自称“拜上帝会”,开始时在广州以西的广西山区活动。
材料来源: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
起义发动后,太平军挥师北上,攻占永安后,洪秀全封王建制。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定都天京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东王杨秀清
西王萧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意图谋反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显然,他具有开通的眼识和卓越的预见。但在当时,它并非太平天国题中应有之义,而是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在天国的群众中激起用拜上帝会造小天堂那样的反响,也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78
1861年9月,华尔对军队进行整编,招募了四、五千名华人士兵,这些士兵按欧洲方式训练装备,由100名欧洲军官统带。……华尔在1862年9月21日受致命伤,把柄在一天后死去。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的斗争一直坚持到湘军的地雷轰开天京城墙,坚持到焚烧天王府的火光照红天空和江流。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封建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悲壮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78
为什么是未完的革命?
为什么说“既不那么好,也不那么坏”?
中考链接
1.(2022·黑龙江牡丹江·5)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分别是( )
①“均田免赋” ②《天朝田亩制度》 ③“扶清灭洋” 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3)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作业:
尝试为本课中的某一历史人物写一个人物自传,讲述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