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7 20: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质量的概念与单位。
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密度的原理,巩固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进一步掌握质量与密度的测量与计算。
通过本节学习,能够将知识系统、综合。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的知识梳理
二、密度的知识梳理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四、关于密度的常见题型归类

一、质量的知识梳理
质量
(1)定义:
(2)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1t= Kg= g= mg
(3)属性:
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 的改变而改变
(4)测量:
103
109
106
形状
位置
状态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kg
t 、 g 、 mg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天平
(使用方法)
温度
分一
天平的使用
某同学用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天平上的横梁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金属块放在左盘上
D.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点上
E.估计金属块的质量,选择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里
F.计算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金属块的质量
G.根据指针的偏向,增加(或减少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H.把砝码放回砝码盒里,整理复原器材
A
B
D
C
E
G
F
H
【反馈练习一】
1.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1)大头针的质量约8.0×10 — 2____
(2)一只鸡的质量约2 ____
(3)一本物理书的质量200____
2.下列事物,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块冰全部变成了水;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了1/3
C.将一块岩石从月球带回地球;
D.将铜条拉成铜丝。
g
Kg
g
B
3.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50g、20g、10g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是_______g,如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不变
81.4
密度
(1)定义:
(2)公式:
( 3)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1g/cm3 =____ =Kg/m3
(4)水的密度是_______ Kg/m3,合____g/cm3,表示的含
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密度的知识梳理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Kg/m3
g/cm3
1.0x103
1.0x103
1
体积是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一千千克
分二
【反馈练习二】
1.一块质量是8.9Kg的金属块,体积是1m3,它的密度是__ Kg/m3.如果把金属块切去一半,那么剩下一半的质量是_______Kg,剩下一半的金属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2. 13.6g/cm3=______ kg/m3
2.0×103kg/m3=________g/cm3
3. 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8.9
8.9
4.45
C
13.6x103
2
一、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小石块
V1
V2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1.             。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
把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水的体积V1
3.
将石块用细线拴好, 全部浸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则可以算出石块的体积为 V=V2 - V1
4.           
石块密度最终表达式:
ρ
=
V2 - V1
m
测量物质的密度
(原理:ρ=m/v)
m
分三
组合法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1.                     。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                             。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                     。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m=m1 – m2
4. 盐水密度最终表达式:
ρ
=
m1 – m2
V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m1
m2
V
【反馈练习三】
测量盐水的密度
天平
量筒





113.6
1.04×103
关于密度的常见题型归类
问题1:密度的测量值问题
问题2:密度的图像问题
问题3:密度的比例问题
问题4:判断物体的空心和实心

小石块
V1
V2
ρ
=
m
V2 - V1
小石块
问题1:密度的测量值问题:
固体密度值:第一类:
第二类:
V1
V2
ρ
=
m
(V2 - V1)
m
m
液体密度值:第一类:
m1
m2
V
ρ
=
m2—m1
V
ρ
=
m1
m2
V
m2—m1
V
第二类:
问题2:密度的图像问题
1.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像中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像可知ρ甲:ρ乙=
m/g
V/cm3
1
1
2
2


4:1
问题2:密度的图像问题
2.如图所示 ,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关系是 ( )
A.ρA>ρB>ρC 且ρA>ρ水
B.ρA>ρB>ρC 且ρC>ρ水
C.ρA<ρB<ρC 且ρA>ρ水
D.ρA<ρB<ρC 且ρC>ρ水
10
10
V/cm3
m/g
A
C
B
D
-
问题3:密度的比例问题
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是3∶2,质量之比是 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1∶2    B.1∶2 
 C.2∶9    D.9∶2
c
问题4:判断物体的空心和实心
1.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cm3,质量是540g,你怎样鉴别它是否是实心的?(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假定铝球是实心的,计算铝球质量是1350g,因为1350g>540g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质量是540g的实心铝球计算体积应是200cm3,因为200cm3<500cm3,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用质量比体积可以得到该球的平均密度是1.08g/cm3,因为1.08g/cm3<2.7g/cm3,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密度法
解法一:比较质量法
解法二:比较体积法
【随堂检测】
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
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使用的砝码已生锈

3.一块体积是100厘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
A.仍是100厘米3 B.大于100厘米3
C.小于100厘米3 D.无法确定
4.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等于__________克/厘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r的金属切去一半,剩余部分的质量为__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
6.二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其中液面较低的一瓶里面装的是__________.
7.1吨水结成冰后, 质量是__________千克,体积是__________米3.
8.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103千克/米3)
课后作业
完成本章《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