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目录
01
02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03
素养提升
夯实基础
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可能成实像,也有可能成虚像
B.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应选用表面粗糙的白纸板作为光屏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小
D
2. (2021青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K5-3-1放置器材,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 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B. 根据蜡烛移动到刻度尺上20 cm处的成像特点,可制成幻灯机
C.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找到清晰的像
D. 若将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可以找到正立、等大的像
AC
3.如图K5-3-2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人眼观察到其放大的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 )
A.没有变化
B.会被遮挡
C.能成在光屏上
D.亮度变暗
A
4.如图K5-3-3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
C.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D.若不小心用指尖遮住水凸透镜的一
部分,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像
D
5.桌面上平放着一块5 mm厚的玻璃板,玻璃板下压着报纸,小米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珠,通过水珠观察到玻璃板下报纸上的字被放大了,小米看到的字是放大的_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说明这个水珠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mm。
虚像
凸透镜
大于
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K5-3-4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10.5(10.3~10.7均可)
(2)图K5-3-4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照相机
左
变小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没有
7.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K5-3-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 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
缩小的像
C. 当u=20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
大的像
D. 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
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能力提升
D
素养提升
8. 某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了图K5-3-6甲所示的实验,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的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K5-3-6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cm。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K5-3-6丙)做成像实验,
12
4f
2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