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选择题
1-5DBDCC 6-10BDAAC
二、多选题
11-15 A BD A BC BC
三、非选择题
16、(10分)(1)3 IVA (2)C>B>D (3)H2O>NH3 (4)2Na+2H2O=2Na++2OH-+H2↑
17、(1)负 Zn-2e-=Zn2+ 正 2H++2e-=H2↑ Zn 到Cu
(2)负 Fe-2e-=Fe2+ Fe+2H+=Fe2++H2↑
18、(1)X (2)减慢 减慢 (3)甲 (4) 0.05 mol·L 1·min 1
(5)BCF
19、(1)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催化剂和吸水剂
(3)防止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答案合理即可) 蒸出乙酸乙酯,促使可逆反应正向进行
(4)分液 分液漏斗
20. (1) CH4+4Cl2 CCl4+4HCl
(2)D (3)B (4)有白色沉淀生成 (5)平衡大气压沾化区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化学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数据:H 1 C 12 N 14 O 16 Na 21 Mg 24 S 32 Cl 35.5 Zn 6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原子是,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 77 B. 268 C. 191 D. 11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不能得电子,不显负价,故金属不能形成阴离子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3.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
B.该反应的ΔH=-(a-b)kJ·mol-1
C.断裂1 mol A—A键和2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4.在可逆反应:中,已知:起始浓度A为,B为, 后,C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测得D的浓度为。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
C.末时B的浓度为
D.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
5.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D.CH4(g)+O2(g)===CO2(g)+H2O(l) ΔH=-890 kJ·mol-1
6.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最高化合价:F>O>N
②原子半径:S>Cl>Br>I
③酸性:HClO4>HBrO4>HIO4
④金属性: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7.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8.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Z>W>Y B.Z>X>Y>W
C.X>Y>Z>W D.Y>W>Z>X
9.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B.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石油经过分馏得到多种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
10.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1H11O3
B.不能发生酯化反应,但能发生加成反应
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
D.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 g②锌片增重32.5 g③铜片上析出1 g H2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 )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B. 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C. 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 I2,同时消耗2 mol HI时
13.在反应A(g)+2B(g)===3C(g) +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5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不能得电子,不显负价,故金属不能形成阴离子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R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 D.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
16.(10分)下表为九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
E F
B D I G
C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元素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2)C、B、D 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比较E、F两种元素对应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B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7.(16分)如图所示,组成一个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
①Zn电极是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
②Cu电极是_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
③电子的流向
(2)由铜、铁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铁是__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写离子方程式)。
18.(12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
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降低温度,则v(正)____,v(逆)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NO2)=0.3mol/(L s),乙中v(N2O4)=6mol/(L min),则_____中反应更快。
(4)在0到3min中内N2O4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_____。
A.v(NO2)=2v(N2O4)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X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E.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的Y的同时生成2nmol的X
F.相同时间内消耗nmol的Y的同时消耗2nmol的X
19.(12分)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2 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3 mL浓硫酸,再加入2 mL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3~5 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 ℃;乙醇的沸点为78.5 ℃;乙酸的沸点为117.9 ℃);后改用大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4)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________(只填名称),所需主要仪器为
20.(10分)如图所示,形管的左端是被水和胶塞封闭的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的混合气体,假设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一端放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充分反应,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若题目中甲烷与氯气体积之比为,则得到的产物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B.
C. D.
(3)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形管右端的水面变化是_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4)若水中含有,则在形管左端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5)右端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