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减法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有理数减法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0-25 21:2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1)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
【重点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
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
2、长春某天的气温是-2°C~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3-(-2);
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3-(-2)= ;
二、自主探究
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 ;
差+减数= 。
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
要计算3-(-2)=?,实际上也就是要求:?+(—2)=3,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 ;也就是3-(-2)=5;
再看看,3+2= ;所以3-(-2) 3+2;
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 .
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1—(—3)= , —1+3= ,所以—1—(—3) —1+3;
0—(—3)= , 0+3= ,所以0—(—3) 0+3;
4、师生归纳
1)法则:
2)字母表示:
三、新知应用
1、例题
计算:
(1) (-3)-(-5); (2)0-7;
(3) 7.2-(-4.8); (4)-3;

【课堂练习】课本 P23 1. 2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13.计算:
(1)(-5)-(-3); (2)0-(-7); (3)(+25)-(-13);
(4)(-11)-(+5); (5)12-21;
(7); (8); (9).
【要点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
【拓展训练】
1、计算:
(1)(-37)-(-47); (2)(-53)-16;
(3)(-210)-87; (4)1.3-(-2.7);

(5)(-2)-(-1); (6)
2.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