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2.学习生字,写好“宽、孩、跳”等10个字。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多音字“教”。难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课件出示寻人启事)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正音,重点指导多音字“教”,本文中读“jiāo”,还有一个读音是“jiào”,组词为“教室”;还要读准易错字“捕”等。(2)“开火车”认读生字。(3)多元识字。加一加:目+青→睛口+那→哪月+土→肚减一减:披-扌→皮辆-车→两换一换:该-讠+子=孩桃-木+?=跳(4)用生字组词,出示新词卡片。4.指导学生书写。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2)小蝌蚪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它们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长成青蛙—尾巴消失)(3)最后小蝌蚪们在哪里找到了它们的妈妈?(荷花旁边)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妈妈是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6.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1)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介绍了小蝌蚪的外貌特征。)(2)第一段是讲小蝌蚪找妈妈之前的事,那么课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讲的是什么呢?(写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3)后三段写的什么?(写小蝌蚪找到了它们的妈妈,并和妈妈一起去捉害虫。)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3.课后作业:在田字格本上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3遍。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我以“寻人启事”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专注于课堂。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生字,总结生字识记技巧。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多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多交流,把点评的自由交给学生,我适当进行补充及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掌握“披、鼓、露、甩”等动词的用法。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问题。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两条、哪里、头顶、眼睛、肚皮、孩子、快活、连忙、跳上来。3.分别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画出来。(2)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3)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的心情。(快活)问:从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哪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4)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2.学习第2自然段。(1)小蝌蚪的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时动作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时是“迎”上去的。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此表示小蝌蚪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3)我们从鲤鱼妈妈那里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四条腿,宽嘴巴)(4)指导朗读,读好问句和感叹句,鲤鱼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热情。3.学习第3自然段。(1)告别鲤鱼妈妈后,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途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把谁错认成他们的妈妈?(长出了两条前腿)(乌龟,因为乌龟也是四条腿、宽嘴巴)(2)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引导学生表演动作。(3)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知道了小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头顶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学习第4~6自然段。(1)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青蛙的样子以及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发生的变化。(“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他们的尾巴不见了。)(2)想一想: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生自己读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2.朗读找出的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3.借助图片和关键词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 1.总结:课文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2.拓展:(1)学生课后搜集关于青蛙和蝌蚪的资料,编成知识卡粘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2)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和妈妈在商场里面走散了,你会怎么办?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之以猜字、认读等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新的字词,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字词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