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8 06: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以工匠精神
雕琢时代品质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2. 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
3.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时代工匠代表
焊接防护面具后是一张年轻的面孔,只有30多岁的他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深深的抬头纹,他就是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39厂热加工部焊接组的陈久友。陈久友说:“我从来不把焊接当作是一项工作,在我眼里,这是一门艺术。”也正因为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虔诚,使他从年轻技师中脱颖而出,练就了“薄壁焊”的绝活。0.8mm,七八张纸的厚度,金属薄板焊多了容易穿孔,焊少了连接不上,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陈久友却做到了。
“航天焊匠”陈久友
李万君:高铁焊接大师
李万君是长客焊接工匠的代表人物。经过反复试验,李万君摸索出了“一套一枪”的焊接技术,他能将600毫米周长的转向架环口一气呵成焊接好,不留任何瑕疵,“李一枪”就此得名。李万君还在实践中摸索、记录下了大量数据,为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试制、我国首列国产化标准动车组试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参与编制的《超高速转向架焊接规范》破解了转向架批量生产的难题,也定义了世界超高速转向架焊接的最高标准。
卢仁峰:单手焊接坚固“铁骑”
在今年九三阅兵的装备方阵中,打头阵的是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方阵。这些现代战争中的“铁骑”拥有着坚固的身躯,甚至足以阻挡炮弹的攻击。而您知道么,这样的钢筋铁骨是用一块块的钢板焊接而成,而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是中国兵器的首席技师,卢仁峰。卢仁峰这辈子经历了挫折、失败的打击,他却执着地在焊接这个岗位上坚守了36年,即使左手伤残也改变不了他爱一行就干到底,追求完美的决心,这种执着就像是一条焊缝一样,把他和国防工业牢牢连接在了一起。
孟剑锋:錾刻人生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导入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1.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了解“工匠精神”
2.释义: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就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本文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的《人民日报》 ,是对中央精神的积极回应。
新闻评论特点
一、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三、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四、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基础积累
雕琢zhuó 挑剔tiāo ti
精湛zhàn 造诣yì
卓zhuó越 锉cuò
雍yōng容 臻zhēn于
出类拔萃cuì
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旨归:主旨,要旨。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臻于至善:做得好到极致。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基础积累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请阅读课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内涵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1、引用论证。
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
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2、类比论证
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对比论证
第三段“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4、假设论证
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讨论,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明确:
观点1:
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最终,以高标准的产品获得众多用户的青睐。
不疾不徐,看大国工匠怎样“炼成”
很多年前,中国有位女作家写了一句传至今日的名言:“出名要趁早啊!”很多年后,中国又有一位女作家写了一本书叫《孩子,你慢慢来》。于是,究竟要“快点功成名就,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成了当今时代里激烈的价值观碰撞。
  近日,《新华网》上一篇题为《郭晋龙: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的铁路工人》的人物报道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从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电工到近花甲之年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铁路焊轨工人。这个系列的最高奖项曾授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数学家吴文俊等,奖项分量可见一斑。老歌唱道“咱们工人有力量”,其实我们铁路工人不光有力量有韧劲有毅力,更有头脑有知识有技能。只是,工匠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绝非速成班。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郭晋龙,因为种种原因在读完三年小学和一年初中之后,便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就这样,郭晋龙开始了他数十年的自学之路:铁轨不会记得“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经历了多少次变红又变暗的焊接点,铁锤不会相问“中频逆变直流钢轨焊接机”如何从零开始构建理论组装设备。不断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如此持之以恒三十余年,才有了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加身的老郭。
“好工人就应该像淬火轨,耐磨,坚硬。”漫长铁轨的每一处焊缝,从以往的“咔嗒”声到现在的过如“漂移”,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精益求精、专注坚守、甘于平凡的工匠精神。在高铁轨道生产方面,热处理技术和焊接技术是关键,郭晋龙经过不断观察和长期琢磨后发明的“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正是对热处理技术中国化的突破。中国高铁之所以能够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可以说离不开老郭这样优秀的铁路工匠。
“工匠就是要传承技艺,如果什么都要留一手,那只是小艺人。”大家都觉得已经退休的郭晋龙,获得了这么多专利大奖又有国务院津贴,应该回家享福,可是他又被返聘,开始学英语、用微信、坚持发挥余热。如果说他年轻时心无旁骛、扎根技术的钻研业务是在做一颗优秀螺丝钉的话,那么现在的他就是那个希望拧好更多螺丝钉的人。用经验打破创新的壁垒,把精湛的操作技术、老道的工匠思路、敏锐的职业嗅觉,高效跨代传承下去,为“中国智造”走向“中国创造”培养更多优秀的工匠人才。
“明星同款”浮躁下的工匠精神之殇
《太阳的后裔》火了,网上马上就有宋慧乔同款耳钉,简约气质韩国进口,只卖15元;刘诗诗结婚了,同款婚纱刷屏微信朋友圈,399元,还包邮。近年来,一遇重大事件,商家的反应比记者还迅速,各种“明星同款”随即铺天盖地。然而,搭顺风车的火热恰好反衬出工匠精神的匮乏。
价格便宜,同款的商品自然不能奢求同质,但基本的质量要求应该达到。然而,网店商品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似乎并没有因为“明星同款”而好转。在某一明星同款的牛仔连衣裙店里,有买家留言“衣领一边长一边短”、“扣子掉了”。买时的憧憬敌不过穿戴后对产品质量的失望。
我们曾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产品一定能碰见识货的。但在近三十多年消费大潮洗礼下,海量产品涌向市场,“好酒”被淹没在市场大潮中。而刚刚走出物资匮乏时代的消费者似乎对产品也是“饥不择食”,只要将就能用,价格便宜就行。这种情况下,若还能与明星同一品味,自然大卖。所以“明星同款”屡屡廉价上演。
但近年来消费市场变了,人们不再满足于“价廉”,而是希望“物美”。飘洋过海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便是一个明显信号。
这便是呼唤“工匠精神”的深意。作为世界工厂,我们的企业不缺产品,但缺乏精益求精的精品;我们的工人不缺辛勤工作的吃苦劲头,但少精耕细作、沉下心来的性子。低廉产品厮杀中搭上“明星同款”的顺风车虽可取得蝇头小利,但不仅有侵犯肖像权、知识产权的嫌疑,更凸显了企业在产品生产中的浮躁。这种风气不改,便难以扎下工匠精神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