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太阳每天自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是由于( )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一年四季中,石家庄白昼时间最长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冬 D.冬季?
3.(08福建福州)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
已经 移至15°N、135°E的位置……”,此时台风
中心在右图中相应的位置是( )?
A.A点 B.B点 ?
C.C点 D.D点?
4.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于( )
A.光的照射造成的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观察者的位置造成的 D.观察者的错觉造成的
5.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20°W和160°E D.本初子午线
请同学们读下图回答6~8题。
6.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2000米
7.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0米 B.500米 C.1000米
8.若乙地气温是24℃,则甲地气温为( )
A.18℃ B.20℃ C.24℃ D.28℃
9.若A、B两地在图上量得直线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为1∶60000,则A、B两地相距( )
A.1.8千米 B.18千米
C.1800千米 D.1800千米
10.(08高淳)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 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
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11.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半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面积最大的大洋组合正确的是( )
A.亚洲和太平洋 B.欧洲和大西洋
C.非洲印度洋 D.亚洲和大西洋
(07唐山)图7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东、西半球交界点Y的经度为( )
A.东经20° B.西经20° C.东经90° D.东经160°
1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中,示意亚欧板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示意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面哪句话是描述气候的( )
A.昨天的沙尘暴能见度很低 B.昆明四季如春
C.明天大风降温 D.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17.下列哪些渠道可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
①当天报纸 ②课本 ③互联网 ④电视 ⑤杂志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上标注10℃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 )
A.13℃ B.12℃ C.11℃ D.9℃
19.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是高温中心 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高温中心 D.乙地是低温中心
20.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都穿过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21.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
2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23.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俄语 C.法语 D.英语
24.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地带,聚落密集
B. 在一些矿产地大量使用了土地,聚落少
C. 在一些大河下游三角洲,聚落较分散
D.在一些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2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前三个国家是( )
A.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中国
C.俄罗斯、美国、中国
D.中国、美国、印度
二、综合题(共50分)
26.(08湖北咸宁)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10分)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光临____点。
(2)A点的纬度是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咸宁市的白昼将变 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
(3)A处为________,G处为________,DC线表示________,EF线表示________。
28.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______带,B地位于____________带。
(2)A、B两地中,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气候。
B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A、B两地中属于冬雨夏干的是__________,终年多雨的是___________。
(3)读图可判断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回答问题。(9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和________。
27.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千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
(5)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东半球
西半球
●②
●③
●①
●④
图7
丁
甲
丙
南极洲板块
美
洲
板
块
乙
南极洲板块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