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江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 ”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3)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 , ”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
(4)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5)拥有一颗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的赤子之心,如先贤范仲淹所言“ , ”,才能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勇敢和乐观,在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保持清醒和谦逊。
(6)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újiēzhī的人物了……
(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jiénántáo。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积极参加,附庸风雅,热情高涨,气氛活跃,极大地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花架并种植月季,使二环高架道路成为了昆明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通过”和“使”删去其中一个。)
B.金殿森林公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山势嵯峨,万木葱茏,历史悠久,被人们称为“滇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删去“的美誉”)
C.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再扩散,各级部门要求各学校、商场等公共区域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防止”后用“不再”属于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D.能否保证鲜切花质量,能否不断开拓鲜花周边产品,是斗南花卉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改为“重要因素”)
5.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工作,学校将开展相关活动,诚邀你参与。(10分)
(1)活动一: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自此以后,“依法带娃”有了遵循的法律。
《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
(2)活动二: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工作,学校决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家校共育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要求同学们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后通知家长按时参会,并提醒家长参会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请你把转述给家长的话写下来。(3分)(3)
活动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请结合以下两部名著的选段内容,完成问题。(5分)
A.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B.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细致地说服人,从不动火,从不强迫命令。这是真正的好榜样。而且存了这种心思,你也不会再烦恼;而会把斗争当作日常工作一样了。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
(有校改)
①A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1分)
②A段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诵读”?并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说故事的结局。(2分)
③B段选自《傅雷家书》,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一谈傅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2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①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掎(jǐ):牵制。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2)小信未孚(3)乃敕各持一把茅(4)以火攻,拔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9.诸将认为“攻备当在初……击之必无利矣”,陆逊却认为“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陆逊如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0.甲、乙两文主要通过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陆逊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材料一:
下班后,在回家路上远程控制自动将家里空调开启并调至适当的温度,并让电饭锅和烤箱开始工作;回到家在温馨的灯光下全家其乐融融共进晚餐,饭后机器人洗碗扫地杀菌;在平板电脑上浏览新闻;手机没电了去充电,并打开电视观看新闻;天气有点冷,于是戴上VR头盔,瞬间到了马尔代夫的沙滩,那里阳光正好;南方的天气太潮,于是把拖鞋、毛巾、牙刷等放在专用烘干杀菌架子上......以上种种场景无不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应用在诸如半导体照明灯具、Mini﹣LED平板电脑、激光电视、电子器件快充、VR/AR头盔、深紫外LED杀菌消毒等等很多方面。看起来比较“高冷”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也将影响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快速充电器使用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后,提升了充电效率,可以达到120瓦,甚至200瓦等,而相对的体积不会特别大,所以在快充中用得较多,包括电动车快速充电方案。第三代半导体将缓解“出差族”“游戏族”“低头族”等电量频频告急的窘迫和焦虑。无论是照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还是军工用品,都对这种高性能的半导体材料有着极大的需求,人们的生活也将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选自《科学生活》,有删改)
材料二:
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较前两代产品性能优势显著。碳化硅又称碳硅石,是在大自然中也存在的罕见矿物,工业上以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为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单晶的制备一直是全球性难题,而高稳定性的晶体生长工艺则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之前,这项技术只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且长期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国半导体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半导体材料价格昂贵、渠道不稳,随时都可能面对断供的风险,而且产品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碳化硅晶体的生长条件十分严苛,不仅需要经历高温还需要压力精确控制的生长环境,同时这些晶体的生长速度很缓慢,生长质量也不易控制。在生长的过程中即便只出现一丝肉眼无法察觉的管洞,也可能影响晶体的生长质量。碳化硅晶体的生长过程就如同“蒙眼绣花”一样,因为温度太高,难以进行人工干预,所以晶体的生长过程十分容易遭到扰动,而如何在苛刻的生长条件下稳定生长环境,恰恰是晶体生长最核心的技术。
(选自《科技日报》2021年7月21日,有删改)
材料三:
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其高压高频高温高速的优良特性,能够大幅提升支撑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行所需各类电力电子设备的能量密度,降低成本造价,增强可靠性和适用性,提高电能转换效率,降低损耗。要实现这些,首先要实现关键材料、核心芯片和模块的产业化,做好产业的优化布局并通过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具体而言,针对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碳化硅和氮化镓两大材料体系)需求,加速实现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发展。此外,在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化的同时,要考虑到半导体产业自身存在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门槛、长周期等特点,有序推进产业布局。在具有良好半导体产业基础、资金实力雄厚、人才储备丰富的地区,以产业链聚集的方式率先布局上游和中游产业,以期快速实现核心材料和芯片的产业化,之后以成熟的团队和企业为核心,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量产和扩产,将第三代半导体的成熟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到各行各业。同时,要促进研发与应用的结合,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充电桩、数据中心、智能化工厂、白色家电、消费类电子、物流、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选自《科技日报》2021年8月6日,有删改)
1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列举系列事例和具体场景,介绍了第三代半导体的使用领域,通俗易懂。
B.碳化硅是以石英砂、石油焦等为原料,用电阻炉高温冶炼成的矿物,在大自然中存在。
C.碳化硅晶体的生长过程像“蒙眼绣花”,因温度太高,难以人工干预,技术无法解决。
D.用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能提高电能转换效率,有助于节能环保。
12.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半导体的自主发展?(3分)
13.小非同学想将以上三则材料写入一篇题目为《第三代半导体与生活》的文章中,你认为这三则材料应该如何排序?请说明理由。(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一眼千年的厮守
樊锦诗
①1962年,我一次到敦煌实习。
②那时,我第一眼见到敦煌,见到黄昏古朴庄严的莫高窟。远方铁马风铃的鸣响,让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耳语,窥见了她跨越千年的美。
③那时,满脑子都是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等,敦煌就是神话的延续,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啊!
④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窟,惊到只剩下几个词的重复使用,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再华丽的词藻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美了!”
⑤虽然说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跳的老鼠,至今想起仍叫人心有余悸。到处都是土,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没满我就因生病提前返校了,也没想着再回去。
⑥但没想到,可能就是注定要厮守的缘分,一年后我又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说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稀稀疏疏的骆驼刺。洞外面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没有楼梯,就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爬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原路爬下来,很可怕。我父母自然也是不乐意的,父亲甚至还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学校领导,希望给我换个工作地方,但是那个时候哪里肯这样做,新中国建立才十多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⑦一开始,在这般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忧若相见初恋一般的惶惑不安,一阵子相处后,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了“意中人”。
⑧文物界的人,只要对文物怀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这样动人可爱的“意中人”,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离开呢?我的爱好和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的同学,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敦煌,来到我的身边,从此,我们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忱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行列,直到生命的最后。
⑨后来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1999年开始,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愈发多了,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是担忧。我把洞窟当“意中人”,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能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壁画渐渐模糊,颜色也慢慢褪去。
⑩有一天,太阳升起,阳光普照敦煌,风沙包围中的莫高窟依旧是安静从容,仰望之间,我莫名觉得心疼:静静沉睡了一千年,她的美丽、她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而现在,过量的美的惊羡者却可能让她因脆弱而衰老,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守护了她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和彩塑,她更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一天她真的衰老了,这种力量也不应该消失,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化技术将她们永久保留的时候,我立即向甘肃省、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化工程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刚刚恢复,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一百多万元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的实验。现在敦煌已经有一百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一一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三十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并实现了全球共享。
我想和敦煌“厮守”下去不再是梦想,这已真真切切成为现实!
我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窟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
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践行着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选文有改动)
14.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写信让“我”转交学校领导,希望给“我”换个工作地方,表现父亲疼爱女儿,反对女儿投身敦煌学研究。
B.“我”的丈夫老彭,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敦煌,并同“我”一起守着敦煌,是因为他“理解我,支持我”,也说明了敦煌非凡的魅力。
C.1999年开始,作者为“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愈发多了”而高兴,为可能使洞窟脆弱、衰老而担忧。
D.现在敦煌已经有一百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一一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表明数字化技术,虽然不能阻挡壁画渐渐模糊,颜色慢慢褪去,但却能够将她们永久保留。
15.梳理作者与莫高窟日益深化的“缘分”并填空。(4分)
见到→① →守护→② →传承
16.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①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从修辞的角度)
②上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刚刚恢复,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一百多万元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赏析加点的词语)
17.文章以“一眼千年的厮守”作为题目有何妙处?(5分)
三、作文(50分)
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生出一场对生命的感悟;遇见摒弃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鲁迅感受到异国求学的温暖……自然万物,人世风情,因为遇见,我们的生活更值得怀想。
请你以“遇见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18.要求:
①大胆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③不少于5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1)大漠孤烟直(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4)温故而知新(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
3.C(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褒贬不当;)
4.D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在“可持续发展”前添加“是否”。
5.(1)示例:《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
(2)示例:爸爸妈妈,我们学校决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家校共育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学校让我们通知你们,请你们按时参会。参会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可稍微口语化)
(3)①朝花夕拾。②想背过了去看五猖会;(1分)“我”感觉非常扫兴而痛苦,以至于到了赛会上,那里的一切“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了。(1分)③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时候要有耐性,千万不要急躁。
文言文翻译:
【乙】闰六月,陆逊要向蜀军发动进攻,部下将领都说:“发动进攻,应在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了七八个月,那些险要的地方,都已经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不会顺利。”陆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家伙,再加之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他思虑周详,我们无法向他发动攻击。如今蜀军已驻扎很长时间,却仍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将士疲惫,心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现在正是我们对他前后夹击的好机会。”于是,下令先向蜀军的一个营垒发动攻击,战斗失利,将领们都说:“白白损兵折将!”陆逊说:“我已经知道了攻破敌人的办法。”命令战士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击,得胜:顷刻之间火势形成,又乘势率领各路军队全面出击,斩杀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和胡人酋长沙摩柯等人,攻破蜀军营垒四十多座。蜀将杜路、刘宁走投无路,只得向吴军请求投降。
6.①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②孚:使……信服;③命令;④攻克、攻取。
7.①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②将士疲惫(0.5分),心情沮丧(0.5分),再也无计可施(倒装句式1分)。
8.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断对一处给1分,多断不得分)
9.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10.语言描写(对话)(1分)。讲究战略战术;准确把握敌我双方的形势,知己知彼,做出正确的判断;掌握战机,果断行动。(答到2点给2分)
11.C(C.有误,原文是“碳化硅晶体的生长过程就如同“蒙眼绣花”一样,因为温度太高,难以进行人工干预,所以晶体的生长过程十分容易遭到扰动,而如何在苛刻的生长条件下稳定生长环境,恰恰是晶体生长最核心的技术。”。)
12.①要实现关键材料、核心芯片和模块的产业化,做好产业的优化布局并通过示范和规模化应用。②要加速实现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发展。③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有序推进产业布局。④以产业链聚集的方式率先布局上游和中游产业,以期快速实现核心材料和芯片的产业化。⑤以成熟的团队和企业为核心,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量产和扩产,将第三代半导体的成熟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到各行各业。⑥要促进研发与应用的结合,在下游其他领域开展应用示范。(答到3点得3分)
13.材料一通过列举系列事例和具体场景,介绍了第三代半导体的使用领域;材料二介绍了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遭美国封锁,我国半导体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导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不能自主发展。材料三分析了我国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半导体的自主发展。因此可以按照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顺序进行安排,这是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排列顺序。(材料分析概括各1分,排列依据1分)
14.A(A.有误,题干“反对女儿投身敦煌学研究”错。由第⑥段“我父母自然也是不乐意的 希望给我换个工作地方”可知,父亲不乐意“我”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并没有体现出“反对女儿投身敦煌学研究”。)
15.①相处②厮守
16.①把阳光下的“壁画和彩塑”比喻为“珠宝玉翠”,把莫高窟比喻为宝库;表现了莫高窟“金碧辉煌,闪烁夺目”的美丽和艺术价值;表达了作者对莫高窟“深深的爱”和“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的愿望。②“刚刚”写出了国家经济恢复不久,“就”写出了周恩来总理批准经费迅捷,表现了国家和周恩来总理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
17.①看“一眼”就愿“千年厮守”,突出表现了莫高窟的魅力;②“一眼”和“千年”对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高度概括了作者与莫高窟的“缘分”;④表现了作者夫妇对敦煌的热爱之情;⑤表达作者对莫高窟历代守护者的崇敬之情。
18.【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补写的内容可以考虑:一处胜景、一本好书、一位良师、几个益友、一场有趣的电影、一个温暖的微笑……遇见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现代的人,也可以是古代的人、外国的人,遇见的可以是物,例如是唐诗、宋词、古典名著、现代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是遇见,后几中思路更容易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本作文有一个关键词语:遇见,在写时,切记不要围绕该词写假大空的文字,给人无病呻吟之感。应该写具体的事例来体现。文章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心理描写(写自己遇见什么的心路历程),一定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