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知识回顾】------有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哪些?
2、什么是细胞周期?包括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回顾有丝分裂各时期发生的变化。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和变化。
1.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2.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3.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1.染色体形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
2.核膜、核仁重现
3.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子细胞
【回顾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示)
染色体数
DNA数
染色单体数
1
1
0
1
2
2
1
2
2
2
2
0
2 1
2 1
0 0
复制
着丝粒分裂
螺旋
解螺旋
形成
子细胞
①染色体数 = 着丝粒数;DNA数 = 线条数
②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粒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③无染色单体时, 染色体:DNA= ;
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
1:1
1:2:2
【回顾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
分裂期
0
分裂间期
前 中 后 末
2n
4n
0
分裂间期
前 中 后 末
2n
4n
DNA的数量变化
分裂期
(分裂前体中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含量为2n)
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加倍原因?
8条
4条
配子
受精卵
体细胞
受精卵
生物个体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精 子
卵细胞
父
母
46条
46条
23条
23条
46条
46条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预言这一过程的是??
魏斯曼(P18)
真核生物的三种分列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体细胞
生殖细胞(配子)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 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和特点。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为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一、减数分裂
结合预习及课本P22页内容,分析:
1、范围:进行__________的生物
2、时间:产生___________细胞的过程。
3、过程:染色体复制_______,细胞连续分裂_______。
4、结果:染色体数目________。
5、意义:保证亲子代个体_____________的恒定。
有性生殖
成熟生殖
一次
两次
减半
染色体数目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19-21内容,回答下列问题:(3分钟)
1、精子的形成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子的形成过程经历几个阶段?结合图2-2,分析每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及细胞名称?
3、相关名词(P20): 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睾丸的曲细精管中(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植物:雄蕊 低等动物:精巢
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特殊的体细胞)
精细胞
精子
(成熟生殖细胞)
产生
减数分裂
变形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
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
细胞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片段的交换
③膜仁消失两体现
①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②细胞体积增大
过程:
(1)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2)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3)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拓展1】同源染色体和联会(P20)
判断:①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一定相同
②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就是同源染色体
③有丝分裂的生发层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①× X、Y不同
②× 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
③×
1 2
3 4
1、同源染色体是 。
据图回答:
2、非同源染色体是 。
1和2,3和4
1和3 /4,
2和3/4
有; 没有
c c’d d’
a a’b b’
3、a和a’是什么关系?a和b呢?a和c或c’呢?
↓
姐妹染色单体
↓
非姐妹染色单体
4、右图有同源染色体吗?有四分体吗?
2.联 会: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3.四分体:
1个四分体
1
对同源染色体
2
条染色体
2
个着丝粒
4
条染色单体
4
个DNA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会有4条染色单体。
(1)此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有 条染色
单体。
(2)此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它们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同源染色体。
(3)此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姐妹
染色单体。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它们是___________。
4
8
2
AB、CD
AC、AD、BC、BD
2
【练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
a和a′、b和b′、c和c′、d和d′
由同一个着丝粒相连在一起
【练2】1、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2、含有四分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2 3
【练3】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
B.四分体一定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
C
4、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对象 )
时期,_____ 的
之间相对应的部位常常发生交叉互换一部分染色体。
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①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每一极只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过程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片段的交换
③膜仁消失两体现
①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②细胞体积增大
或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2.过程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片段的交换
③膜仁消失两体现
①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②细胞体积增大
①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每一极只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①经过减数分裂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②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变形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有丝分裂类似。
MⅠ和M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很短,没有染色体的复制。
变形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
精细胞
精子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间期
MⅠ前期
MⅠ中期
MⅠ后期
MⅠ末期
MⅡ前期
MⅡ中期
MⅡ后期
MⅡ末期
变形
【总结】结合动画和课本,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变化: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2.减一前期: 联会,形成 。(交叉互换)
中期: 整齐的排列在 的两侧。
(区别有丝中)
后期: 分离, 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两个细胞, 减半。
MⅠ和M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很短,没有染色体的复制
3.减二前期: 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整齐的排列在 上 。
后期: 断裂, 变成 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减数分裂结束,生成四个 细胞。
染色体
着丝粒 赤道板
着丝粒 染色单体 染色体
换的是?
精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赤道板
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精子的形成:
(1)1个精原细胞 个初级精母细胞 个次级
精母细胞 个精细胞 个精子。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原因 。
(3)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 同
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
(5)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
1
2
4
4
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有
无
有
没有
(4)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 期和 期。
前
中
次级精母细胞
复制
生长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变形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
子
【归纳总结】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21-22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卵细胞的形成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2-5、2-6,对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有什么异同?
卵巢中(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植物发生在雌蕊中
初级卵母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2、过程:(P22)
MⅠ前期
MⅠ中期
MⅠ后期
MⅠ末期
MⅡ前期
MⅡ中期
MⅡ后期
MⅡ末期
退化消失
第一极体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
【练6】青蛙的100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 )
A.100个卵细胞和300个极体
B.100个卵细胞和200个极体
C.200个卵细胞和200个极体
D.100个卵细胞和100个极体
【练7】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
【变式训练】青蛙的100个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 )
A
D
B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相同点 不同点 场所
分裂是否均等
子细胞个数
是否变形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睾丸
卵巢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
4个 精子
有
无
1个卵原细胞→
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
二、细胞所处时期图的判断(优化探究20页)
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前期图形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
有:
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A1)
特殊状态(联会、四分体)
(减 –I;A3、A4)
中期图形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B3
有:
染色体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B1)
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减 –I;B2)
B组
有:有丝分裂; C1
是否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
无
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C2)
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C3)
后期图形
C组
减Ⅱ前
减Ⅰ后
有丝后
减Ⅱ后
【练8】
细胞不同分裂图像的方法-----
“三看法”
一看染色体数
奇数
偶数
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看同源染色体
没有
有
三看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
有
无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是__________细胞,子细胞为__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
初级精母
次级精母细胞
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是__________细胞,子细胞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
极体或次级精母
精细胞或极体
丙: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有 丝
体细胞
丁: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是___________细胞,子细胞为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
次级卵母
卵细胞和极体
【练9】
戊
戊: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是___________细胞,子细胞为_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
初级卵母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1.减数分裂的图?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图?
2.A图中的染色体有几条?同源染色体有几对?分裂后的子细胞叫?
3.D图同源染色体有几对?分裂后的子细胞叫?
4.此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5.该个体有几条染色体?能产生几种精子?
【练11】下列各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
B、D、E;D、E
8,4,体细胞
0,精细胞或极体
C→A→B→E→D
4,4
三、曲 线 绘 制:减数分裂中
(1)一个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
(2)一个细胞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
(3)一个细胞核内染色单体数量变化曲线
(4)一条染色体上DNA量的变化曲线
优化探究21页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2N
N
3N
4N
间期
减Ⅰ末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2N
N
3N
4N
间期
G1
G2
S
减Ⅰ末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中核DNA减半两次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2N
N
3N
4N
减Ⅰ前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Ⅱ前
减Ⅱ中
减Ⅱ后
减Ⅱ末
间期
G1
G2
S
减Ⅰ末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分析】
1)在AB段和FH段,染色体:核DNA=_______。
在CF段,染色体:核DNA=_______。
2)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
BC段-- DE(ef)段--
ff’段--
H点--
2N
4N
DNA数目变化
染色体数目变化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f’ g
e f h
1:1
1:2
DNA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精子
0
2
1
(4)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A
B
C
D
E
(1)若表示
有丝分裂
AB段:
BC段:
CE段:
(2)若表示
减数分裂
AB段:
BC段:
CE段:
间
前、中
后、末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Ⅰ前 → 减Ⅱ中
减Ⅱ 后、末
【练12】如图是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
拓展:减数分裂柱形图(优化探究22页)
分析ABC分别对应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中的哪个?
I-V分别表示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细胞名称
【作业】
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用AaBb标注,画出四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①有丝分裂②减数分裂细胞图像(要求:不同颜色同源染色体),并在图上标出减I前的间期,减I的前、中、后期,减II的中、后期的主要变化
2.课本P23课后题
3.完成优化探究16-20页
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阅读课本P25探究实践,回答相关问题:
1.目的要求:
2.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4.实验现象:
【注意】试验材料的选择: 。
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1)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
(2)雌性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在卵巢内看不到完整的减数分裂。
探究实践---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25-26并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思考模拟二三中的问题,总结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期):
或
A
a
b
B
A
a
b
B
或
A
a
B
b
A
A
【思考】某雄性个体具2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aBb表示,则
(1)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几个精子?几种?
(2)该个体最多可产生几种精子?分别是?
a
a
a
b
b
b
A
B
B
B
A
A
A
A
B
B
B
B
a
a
a
a
a
b
b
b
b
b
B
A
4个;
4种 AB、ab、Ab、aB
2种AB、ab或Ab、aB
这4个精子染色体组成的特点?
两两相同,且互补
染色体复制
联会
【练13】
一个精原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其形成的一个精子为Ab,则其余的3个精子是(不考虑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
Ab、aB、aB
【思考】1个卵原细胞形成 个卵细胞,共 种,可能为 。
1
1
AB或ab或Ab或aB
【练14】
一个卵原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1)其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为为Ab,则其余的3个极体呢(不考虑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
(2)其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极体为Ab,则产生的卵细胞的呢 。
Ab、aB、aB
Ab或aB
【解析】(2)Ab的极体,可能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则卵细胞为Ab;
也可能来自第一极体,则卵细胞为aB。
【练15】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注: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
A.2个
B.3个
C.4个
D.8个
①与④互补 ②与⑥互补
③与⑦互补 ⑤与⑧互补
方法:找互补或相同的精子。
C
联会
交叉互换
次级精母细胞
精(卵)细胞(或极体)
(1)无交叉互换时,产生的配子种类?
(2)画出交叉互换后的配子类型?
2.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种类(考虑交叉互换)P22图2-6
两种
四种
【练16】下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
甲
① ② ③ ④ ⑤
√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呢?
【练16】下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
甲
① ② ③ ④ ⑤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呢?
② ④ ⑤
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种类(不考虑交叉互换)
性原细胞 配子个数 配子种类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两对同源染色体 n对同源染色体
1个精原细胞
一个雄性个体
4
多种
2种:A和a
2种:A和a
2种:AB和ab或
Ab和aB
4种:AB和ab和
Ab和aB
2种
2n
A
a
B
b
人的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可形成的精子种类有多少?(不考虑交叉互换)
223
(2)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最多形成
雌配子 个, 种;改为一种呢?
【思考】配子种类的思考:
1
1
多个,2n种
(1)具有5对同源染色体(AaBbCcDDEe)的一个卵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1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________ 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________ 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______ __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________ 会合。
3、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 ___,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______ ,另一半来自_____。(DNA呢?)
4、意义:①
②
5.细胞学基础: 。
受精卵
头部
其他精子
染色体
体细胞
精子
卵细胞
四、受精作用
细胞膜的流动性
保证了每种生物 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a.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b.精卵结合的随机性
【思考】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模型建构
B
C
D
A
A
E
下面为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①abcd分别表示哪些过程
②abcd分别对应图2的哪些阶段
a:减数第一次分裂,对应0-m
b:减数第二次分裂,对应n-B
c:受精作用,对应B-D
d:有丝分裂,对应D-E
五、异常分裂问题
【练17】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 )
A . 1∶1 B.1∶2
C. 1∶3 D. 0∶4
A
【练18】某人性染色体组成呈现XYY型,是哪种配子在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错误导致的?与此配子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次级精母细胞 减二后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同一极
O、X、X
XXY呢?
【练19】判断: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有且仅有一条Y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中可以能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
√
√
哪些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哪些细胞正在有丝分裂?
哪些细胞不含有染色单体?
A、G分别是什么细胞?如何区分?
C、E分别是什么细胞?如何区分?
A、B、D、E、G
B、E、
C、E、H
初级精母细胞(细胞质均分)、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分)
15.左上图:
①F和f在什么时候分离?怎样分离?
②F和F在什么时候分离?怎样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Ff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FF基因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
1.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Aa)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AaBb)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3.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的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4.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其精原细胞最多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
4种
2种
2n种
【练:配子的种类】
若换成形成卵细胞的情况,答案依次是?
1、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部位?
2、一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分布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不考虑交叉互换,此细胞能形成几种基因型的精子?写出精子的基因型。
(2)、若A、a发生了交叉互换,此细胞能形成几种基因型的精子?写出精子的基因型。
3.若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2)的结果呢?
AB、ab或Ab、aB
AB、aB、Ab、ab
能力提升:1、人类有46条染色体,精子中呢?产生精子的种类?(不考虑交叉互换?)
2、精子中的23条染色体是原来的46条染色体中的任意1/2吗?
3、某雄性个体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不考虑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1)一个精原细胞会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分别为?
(2)该个体会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分别为?
(3)一个精原细胞会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考虑一次交叉互换)?分别为?
(4)会不会产生AaB或者aaB类型的精细胞?
AB、ab或Ab、aB
AB、aB、Ab、ab
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
精细胞
?间期
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