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3.2 DNA分子的结构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3.2 DNA分子的结构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7 23: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复习提问
1.肺炎链球菌的类型?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区别?
2.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三大经典实验的科学家及结论分别是?
3.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活菌和R型活菌后小鼠的数量变化?细菌数量变化?
4.艾弗里实验设计的思路?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到的的技术是?32P分别标记的物质是?怎样标记噬菌体?保温、搅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物质分别是?6.32P组实验中保温过长、过短的实验现象?35S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呢?
7.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某人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4个实验中放射性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高考真题
29.(10分)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
思路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思考】以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子代的标记情况?
①若用32P和35S标记病毒而细菌未被标记,
只在子代病毒的DNA中有32P标记。
②若用32P和35S标记细菌而病毒未被标记,
在子代病毒的DNA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
③若用C、H、O、N标记病毒而细菌未被标记,
只在子代病毒的DNA中有标记元素。
④若用C、H、O、N标记细菌而病毒未被标记,
子代病毒的DNA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3.脱氧核苷酸的组成、结构简图及种类: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C、H、O、N、P
脱氧核糖核苷酸
一、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A
G
C
T
氢键
A
T
G
C
4.DNA分子的平面结构
(1)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
DNA分子初步水解产物:
DNA分子彻底水解产物:
4种脱氧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4种碱基
(2)DNA水解产物:
磷酸二酯键
威尔金斯、富兰克林提供DNA衍射图谱
DNA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其碱基分别为A、T、G、C)
沃森、克里克推出DNA分子呈现螺旋结构
尝试构建模型
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在外,碱基在内,相同碱基进行配对
查哥夫提出DNA分子中A=T、G=C
重建模型
构建
DNA双螺旋模型
错误
二、DNA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构建者: 。
2、构建过程:
沃森和克里克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
H
(1)DNA分子由两条单链组成,按
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三、DNA的空间结构
反向平行
1’
2’
5’
4’
3’
5’
5’
3’
3’
5’-端
5’-端
3’-端
3’-端
H
H
(2)DNA分子中的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脱氧核糖
磷酸
碱基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结起来,形成 ,并且具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 配对,G一定与 配对,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称作 。
【注意】1.氢键形成:自然形成;氢键断裂:解旋酶、加热。
2.氢键越多越稳定,
GC比例越多,DNA分子的热稳定性越高
氢键
碱基对
T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个氢键
3个氢键
3’, 5’-磷酸二酯键
练习:
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靠
氢键相连,其中正确的是(   )
B
A
C
T
A
T
G



思考:
1.图中可以代表一个脱氧核苷酸的是哪种符号组合?
2. 磷酸基团数目 脱氧核糖数目
碱基数目
脱氧核苷酸数目
3.一个DNA片段中游离磷酸个数?
2
4.相邻两碱基通过什么相连?
氢键;(互补链配对的碱基之间)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单链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
5.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吗?
5’-端
3’-端
3’-端
5’-端

②③④
=
=
=
3’-端的脱氧核糖与1个磷酸相连,其余脱氧核糖与2个磷酸相连。
6.在双链DNA分子中氢键的个数?
3xG或C+2xA或T
四、DNA分子的特性:
③多样性:
②特异性:
① 稳定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持双链平行,氢键的作用力保持双链的结构牢固.
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最短的一个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组合方式可能有 种。
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44000
1.DNA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初步水解产物、彻底水解产物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者、主要内容
3.DNA分子的特性(3个),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______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______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4.DNA分子中:单链两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由__键连接,双链碱基对之间以____相连,单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_______相连。DNA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__个.
5.计算:n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的DNA有_____个磷酸二酯键,脱 去____分子水。
一个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氢键数范围为____,若已知碱基A数目为m,则氢键数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