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三国鼎立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四川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三国鼎立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四川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8 06: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6 三国鼎立
1.(2022·四川眉山·七年级期末)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进而大破袁军。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2022·四川凉山·七年级期末)曹操参与过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 )
①长平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米,下面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的图示是( )
A. B.
C. D.
4.(2022·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七年级期末)三国时期曹操曾说到自己的功绩时提到“设使天下无有孤(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下以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A.维护东汉的统治 B.打败北方少数民族
C.消灭其他军阀有利国家统一 D.恢复北方的经济
5.(2022·四川绵阳·七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恢复和发展东汉末年以来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曹丕废汉献帝,称帝于洛阳 B.孙吴开发江东,发展贸易
C.刘备成都称帝,定国号蜀汉 D.魏国实力增强,出兵灭蜀
6.(2022·四川乐山·七年级期末)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7.(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A.派卫温到达夷洲 B.实行屯田制
C.发达的造船业 D.改善了民族关系
8.(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 B.夏威夷 C.日本 D.台湾
9.(2022·四川乐山·七年级期末)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如图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示意图的是
A. B.
C. D.
10.(2022·四川内江·七年级期末)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下图所示岛屿,这一岛屿当时称为
A.琉球 B.台湾府 C.夷洲 D.台湾省
11.(2022·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 )
A.揭露了曹操的奸诈与狡猾 B.批评了袁绍的刚愎自用
C.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与惋惜 D.赞扬了刘备的知人善任
12.(2022·四川宜宾·七年级期末)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番号如果标记三国政权建立人物,那么①处应该填写(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13.(2022·四川泸州·七年级期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30年率领船队到达夷洲的是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卫温
14.(2022·四川自贡·七年级期末)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全国统一 B.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战乱频繁,破坏经济
15.(2022·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2022·四川绵阳·七年级期末)“…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首苏轼的词追忆了历史上一场著名战役,这场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赤壁之战
17.(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8.(2022·四川乐山·七年级期末)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19.(2022·四川广元·七年级期末)曹操《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下列历史事件与曹操的“雄心壮志”有关的是
A.三顾茅庐、官渡之战 B.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D.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0.(2022·四川宜宾·七年级期末)李白诗《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歌中描述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1.(2022·四川自贡·七年级期末)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时间 208年
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2.(2022·四川广安·七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例如项羽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______。
23.(2022·四川凉山·七年级期末)请举出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建立者。
参考答案:
1.C
【解析】材料“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迅速歼灭袁军主力”,可见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挟天子”的信息,排除A;官渡之战,就兵力和物资而言,曹操不如袁绍,排除B;D是官渡之战的影响而非曹操取胜的原因,排除。故选C。
2.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决,曹军打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汉末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结果曹军惨败,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所以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项羽与秦军之间的战争,二者没有曹操的参与,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位于我国北方;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位于我国西南;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位于我国东南,根据图示可知B与三国时期地理位置相符,故选B;ACD中地理位置与史实不符合,排除。
4.C
【解析】材料“设使天下无有孤(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意思是曹操扫荡过北方其他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而消灭其他军阀有利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作为军阀实力派,本意并非维护东汉的统治,排除A项;打败北方少数民族说明曹操军事实力强大,排除B项;恢复北方的经济是从经济而言的,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解析】孙吴开发江东,发展贸易属于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符合题意观点,B项正确;ACD项都属于政治上的内容,与经济的恢复无关,排除。故选B项。
6.B
【解析】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三国时期开始于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公元220年建立魏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而那时曹操已病逝。所以曹操没生活在三国时期。因此选B
7.D
【解析】依据题干“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派卫温到达夷洲的是吴国国主孙权,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实行屯田制的是北方曹魏,故B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发达的造船业是指三国中的东吴,故C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夷洲是今天的台湾,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9.D
【解析】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的到巩固;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和四川。220年,曹丕建立魏;221年刘备建立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C
【解析】依据题干提示的信息“三国时期”,结合课本所学,三国时期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230年,吴国统治者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今天的台湾。C项正确;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故元朝时台湾称“琉球”,排除A项;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排除B项;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三顾频烦天下计”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整首诗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故选C。
12.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因此①处应该是曹丕。B项正确;三国时期,曹操已经去世,排除A项;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排除C项;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解析】据所学知,230年吴国将军卫温奉命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D符合题意;ABC项人物与题干“230年率领船队到达夷洲”不符,排除。故选择D。
14.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三国鼎立时期虽然国家仍然处于分裂状态,但是相对于东汉末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混战而言,三国鼎立时期毕竟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排除B项;三国鼎立时期民族融合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如诸葛亮治蜀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排除C项;三国鼎立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是各国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和社会安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孙刘联军和曹操之间的一场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项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的一次战争,A项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是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战争,B项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是发生在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争,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决定之战,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D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之战, 桂陵之战齐魏之战,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7.D
【解析】根据“火烧赤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D项正确;巨鹿之战指的是项羽率军打败秦军主力的战争。与题不符。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刘邦与项羽之间争夺帝位的战争。与题不符。排除B项;官渡之战的发生地点在官渡,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与题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之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刘备乘机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C项正确;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排除A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官渡之战中曹操想要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中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这都体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故选D;三顾茅庐体现的是刘备的雄心壮志,排除AC;草船借箭体现的是曹操的多疑,而非雄心壮志,排除B。
20.D
【解析】根据材料“……赤壁楼船扫地空……周瑜于此破曹公……”及所学可知,材料描绘的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D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排除A项;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21.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战国时期秦赵进行长平之战,200年官渡之战,AB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22.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为其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得出①官渡之战;②赤壁之战。
23.魏国:曹丕 蜀汉:刘备 吴国:孙权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时期的三国国家为魏、蜀、吴。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蜀国的建立者是刘备,吴国的建立者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