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四川乐山·七年级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2.(2022·四川宜宾·七年级期末)历史迷方智在给大家介绍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时,使用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2022·四川·雅安中学七年级期末)4世纪后期,少数民族( )族建立了前秦政权。
A.匈奴 B.鲜卑 C.氐 D.羯
4.(2022·四川凉山·七年级期末)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魏国和吴国 B.西晋和宋朝 C.前秦和东晋 D.北魏和东晋
5.(2022·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6.(2022·四川德阳·七年级期末)为了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巩固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了( )
A.咸阳 B.长安 C.建康 D.洛阳
7.(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对“民族大交融”理解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
B.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C.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逐渐减少
8.(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2·四川内江·七年级期末)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政权是
A.北魏 B.前秦 C.隋朝 D.唐朝
10.(2022·四川资阳·七年级期末)分析下列三幅图,其相同主题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 D.民族交流与经济发展
11.(2022·四川绵阳·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直接目的( )
A.打击旧贵族 B.发展畜牧业
C.实现移风易俗 D.加强中央集权
12.(2022·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13.(2022·四川绵阳·七年级期末)“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与此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有( )
①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②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③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22·四川眉山·七年级期末)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
A.严重削弱了北魏的实力,不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B.推动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交融
C.淡化“胡”、“汉”观念,彻底消除了民族隔阂 D.遭到鲜卑贵族反对,改革毫无成效
15.(2022·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苻坚 B.晋武帝 C.孝文帝 D.司马睿
16.(2022·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七年级期末)“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这一时代特征反映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古代的( )
A.部落联盟时期 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7.(2022·四川·雅安中学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成为一种时尚。这一现象反映出:( )
A.道教的兴起 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C.农业歉收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8.(2022·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的效果?
材料二: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菡《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2)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并列举两例其改革旧习俗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从商鞅和孝文帝这两位改革家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你认为他们的社会变革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19.(2022·四川成都·七年级期末)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这个称呼,最初专指匈奴,后来成为北方少数民族通称。……匈奴、乌丸、鲜卑等民族,进入中国,“胡”这个名称就慢慢消失了。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
材料二 在秦汉时期,民族间的交流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的汉族与越族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地区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各民族的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2)根据材料二,秦汉时期,民族交流的区域特征在不同地区有什么表现?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2展示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哪条商路?这条商路由谁开通?商路的起点是西汉的哪个城市?
材料四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进入中国,甚至还取代过某些王朝……后来双方在交流中接受了中国的语言、习俗或经济,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改革最能证明“双方在交流中接受了中国的语言、习俗或经济”?
20.(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思亲近,……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也,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材料中的“商君治秦”的支持者是谁?商君治秦的效果如何?
(2)材料二中“魏主”指的是谁?该材料反映了他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21.(2022·四川·雅安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统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一、二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4)根据材料三概括魏主为促进民族融合推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22.(2022·四川广元·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帝(刘邦)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二 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成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示意图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实施“有力的回击”的举措,并分析其与汉高祖在对待匈奴问题上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迁徙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并列举两例其改革旧习俗的举措。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民族间交流融合的方式。(两点即可)
23.(2022·四川宜宾·七年级期末)改革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③奖励军功。④鼓励耕织。⑤统一度量衡。⑥改革户籍制度……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其傅(老师)。期年(一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商君相秦10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王亲国戚将相大臣内心怨恨不满)……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观念经过民族冲突与交融的长期实践,产生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在统治范围内雷厉风行推行汉化,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基本不存在差别,同时奠定了隋唐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为执行更开放的民族政策、更大范围内的民族交融提供了经验。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岂之总主编《中国历史》
(1)商鞅变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请根据提示将材料一中的内容进行分类(只填序号)。
政治方面的措施有: 。经济方面的措有: 。军事方面的措施有: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有什么样的作用?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举出“北魏推行汉化”的措施。根据材料概括“推行汉化改革”的意义。
24.(2022·四川眉山·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变法?写出与分封制冲击最大的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改革?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指什么?为此,“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次改革有何共同历史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改革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25.(2022·四川乐山·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逐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苹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核,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材料一中的商君进行了哪一政治改革?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措施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至少3点。
26.(2022·四川泸州·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今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民不取,兵革大强,诸侯畏俱。
——摘自《战国策》
(1)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各诸侯国的结局如何?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主要指什么制度?为建立这一制度,秦嬴政采取了哪些具体做法?
材料三:统一是秦汉时代的社会主题,思想学术的统一,也势在必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改造儒术,使儒学更具实用性,这促使统治集团向儒家倾斜,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
——滕福海《董仲舒与罢黜百家》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集团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具体措施,该措施有何深远影响。
材料四: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请写出此次改革除材料所示以外的其他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27.(2022·四川德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国)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富国强兵。
材料二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姓 元 长孙 陆 贺 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是哪场改革的内容?这场改革成就了谁的霸业?
(2)材料二所述改革发生在哪个时期哪一国家?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影响深远的一项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是南北朝时期的什么改革?改革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8.(2022·四川宜宾·七年级期末)探究题。中华文明的发展独具特色。带着这样的观点,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一“ ”处填上合适的朝代,图二文物有何史学价值
材料二
秦朝措施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材料,指出秦朝、汉武帝时期在文化思想上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C:经过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的中华文明,虽然仍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实际上却已远不限于秦汉时代的旧的汉族传统内容,而是包含了由众多少数民族输入的,大量成份复杂的营养,从而变得更为清新艳丽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只有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3)利用材料A、B,实证材料C中划线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
(4)综合上述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29.(2022·四川广安·七年级期末)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三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北方政权分立、战乱频繁,也导致北方人口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
材料五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2)材料二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3)材料三图中A指哪里?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而设置了什么官职?
(4)材料四中“南方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中“新机遇”指什么?它的出现是哪些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5)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事件?都包括了哪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
这一事件具有什么意义。
(6)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30.(2022·四川眉山·七年级期末)曾有学者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鲜卑族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 B.汉族改穿胡服是文化落后的表现
C.民族间的服饰是相互影响的 D.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必然的
31.(2022·四川泸州·七年级期末)“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制度,新制度的确立顺应了历史发展,往往会改变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白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周本纪)
材料二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泰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五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自寿彝《中国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当时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其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管理地方?
(3)材料三中的人物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他是谁?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在这个制度体系中,掌管中央行政机构的官职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5)材料五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有什么作用?
(6)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总结出中华民族发展的智慧?
32.(2022·四川资阳·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的意义。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与语言、服饰有关的改革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其改革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和上述分析,你从以上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33.(2022·四川凉山·七年级期末)材料一: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从而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们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统治方式。这一时期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归纳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到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哪个城市?
(2)材料二中提及“北朝政权统治者们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统治方式”,其中最具代表的史事是哪一个?这个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3)你认为材料二中所述史实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2022·四川南充·七年级期末)“改革”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关键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改革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史资料》
(1)商鞅变法发生在什么时期 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一种什么态度 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的依据
材料二 宏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整理
(2)材料二中的“宏”是谁 根据所学知识另举两项材料以外他施行的改革措施。结合材料二说说他的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5.(2022·四川自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歌谣:齐国君王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的历史时期。分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及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依据材料指出其变法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其变法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的两幅图与北魏时期哪一重大改革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映的历史现象。
36.(2022·四川·雅安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社会秩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材料二:秦国是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商鞅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了秦始皇的霸王之业。
材料三: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鲜卑族做了重大改变,加强与汉族联系,巩固自己统治。
(1)材料一中“旧的社会秩序”和“新的社会秩序”分别指的是什么?春秋时期,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概括这一变法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叙述的是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主要作用?
(4)作认为材料二、三这两位改革者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7.(2022·四川广元·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向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
材料二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作用。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改革中哪项措施激励人们“用于公战”?这次改革对该国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中的“魏主”是谁?诏令体现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38.(2022·四川广元·七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材料二:从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栗劲《秦律通论》
(2)材料二中秦军取得的战绩与变法中哪一项措施关系最大?
(3)以上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4)材料三反映了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改革内容是什么?
39.(2022·四川广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交融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新民族的现象。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多种。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各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故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编自《魏书》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对人口迁入地经济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由平成迁到哪里?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三种以上)
40.(2022·四川达州·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对此,某校以“中国古代的改革”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栏目,请你帮助完成相关的探究性问题。
【改革的人物】
材料一 商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卫国人。公孙氏,名狭,后来他到秦国被封于商,又称商鞅。商鞅少时即“好刑名之学”,曾做过魏相公叔疫的家臣。《战国策》中曾写到:“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1)依据材料一分析,“商君”推行改革的特点是什么?商鞅所倡导的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改革的作用】
材料二 此次改革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2)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改革是?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____。
①学汉语②禁止穿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与汉人贵族联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改革的启迪】
(4)成功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材料中的两次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你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今天成功的改革对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41.(2022·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史的演进在全体中华儿女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认同,今天的中国人也在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被称为华夏文明始祖是哪两位?
材料二:(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建立起华夏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上
(3)请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至少一个)。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民族复兴)
材料四:“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
(4)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着每一个人,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什么努力?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淝水之战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383年,前秦苻坚征集八十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郡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D项正确;与巨鹿之战有关的成语有“釜底抽薪”“背水一战 ”釜“ 破釜沉舟”等,排除A项;与官渡之战有关的成语有“倒屣相迎”等,排除B项;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成语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4世纪后期,少数民族氐族建立了前秦政权。故选C。
4.C
【解析】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故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5.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时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属于政权分裂,西晋是短暂的统一时期,后来的东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都属于政权并立的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政权分立的内容,选项B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期,A排除;隋唐时期是繁荣开放的时期,C排除;国家统一与南北朝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B。
6.D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原地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7.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逐渐减少,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不符合史实,太绝对化。因此对“民族大交融”理解错误的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完全被汉化,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故①符合题意;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统一南北。故②符合题意;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北方。故③符合题意;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故④符合题意。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建立了北魏,439年 北魏 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A项符合题意;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排除B项;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排除C项;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三国鼎立、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三幅图所处的时代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政权分立。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推动民族交融加强,B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对应的是夏商周时期,A排除;题干反映了少数民族内迁,没有体现人口南迁,C排除;图片不仅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也反映了政权分立,D表述不全面,排除。故选B。
11.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说明此次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行汉化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潮流,社会矛盾威胁北魏的统治,为此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措施,实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所C项符合题意;打击旧贵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畜牧业,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胡人汉服”体现出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汉人胡食”体现出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即民族交融,A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交往,B排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在题干图片中没有得到体现,CD排除。故选A。
13.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属于中外交流,③错误,①②④均符合“’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特征,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推动学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推动鲜卑族的汉化和社会进步,促进民族融合,故选B;材料所述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的统一,故排除A;材料所述措施虽然淡化了“胡”“汉”观念,但并不能彻底消除民族隔阂,“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北魏孝文帝改革虽然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反对,但在孝文帝的坚决推行下取得了巨大成效,故排除D。
15.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故C正确;苻坚是氐族,建立前秦,故A错误;晋武帝是司马炎,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故B错误;司马睿在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即位为晋王(东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开启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故D错误。综上答案C。
16.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东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同你。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有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融合。D正确;黄帝、炎帝、蚩尤和尧、舜、禹时期是部落联盟时期,A排除;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商周时期我国刚刚建立国家时期,特征是早期国家的建立,B排除;秦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汉朝时我国开创了大一统局面。故秦汉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排除;故选D。
17.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人汉服”是指少数民族穿汉人的衣服,“汉人胡食”是指汉人吃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民族交融成为历史趋势,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教的兴起和发展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这时期民族交融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民族交融和融合的趋势,与农业歉收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与农民起义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8.(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巩固政权。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举出两例即可)
(3)优秀品质:赋予改革、学习先进文化的精神和冲破旧思想、旧束缚的勇气,还有他们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言之有理即可)。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所学可知,“利国富民”指的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2)
根据材料可知,“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说明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迁都和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提倡与汉族贵族通婚等来达到改革的目的。
(3)根据所学可知,鞅和孝文帝改革中都曾遇到阻力,面对阻力无所畏惧,体现了他们冲破旧思想、旧束缚的勇气。改革的过程就是创新和学习的过程,他们身上都赋予改革、敢于创新、学习先进文化的精神。从两国改革背景和作用看,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改革是强国之路)等。
19.(1)匈奴、乌丸、鲜卑。
(2)南方:汉族与越族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丝绸之路。张骞。长安。
(4)统一、连续。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1)
名称,根据材料“最初专指匈奴,后来成为北方少数民族通称。……匈奴、乌丸、鲜卑等民族,进入中国”可得出,“胡”指的是少数民族,具体有匈奴、乌丸、鲜卑。
(2)
南方,根据材料“南方的汉族与越族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可得出汉族与越族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融合;西部,根据材料“西部地区贸易交流频繁”可得出贸易交流频繁;北方,根据材料“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可得出边境战争不断。
(3)
商路和起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以西汉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此图片内容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开通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因此丝绸之路的开通者是张骞。
(4)
特点,根据材料“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可得出统一、连续。改革,根据材料“后来双方在交流中接受了中国的语言、习俗或经济,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如学习汉语、穿汉服、通婚、改汉姓等。
20.(1)秦孝公;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 不讳强大,赏不思亲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君治秦”的支持者是秦孝公。
(2)
根据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也,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有所学知识可知,“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改鲜卑姓为汉姓的重要举措。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1.(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或"从人烟稀少,不富裕到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能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 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勤劳;政府的重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3) 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政府大力扶持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北魏孝文帝。讲汉语、改汉姓。
【分析】(1)
根据“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统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得出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或"从人烟稀少,不富裕到人口增加、经济发展”。
(2)
结合江南开发的原因,可得出主要有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勤劳;政府的重视。
(3)
结合所学可得出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政府大力扶持等等。
(4)
根据“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根据“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得出讲汉语、改汉姓。
22.(1)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言之有理即可)原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言之有理即可)
(2)原因: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意义: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
(3)目的:巩固统治。措施: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方式:和亲,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实施“有力的回击”的举措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帝与汉高祖在对待匈奴问题上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北民南迁带来的重要意义是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措施包括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方式根据“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等信息可知主要有和亲,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
23.(1)政治方面的措施有:①⑥。经济方面的措施有:②④⑤。军事方面的措施有:③。
(2)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或者国富兵强,或者兵革大强也可以得分)。
原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或者有权势的人犯了法照样惩罚,列举出其它触犯了贵族利益的措施也可给分)。
(3)措施: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或者说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或者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或者改汉姓);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或者联汉姻)等。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共同发展;为后面的朝代处理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削弱了豪门贵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措施;⑥改革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属于经济措施;④鼓励耕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属于经济措施;⑤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属于经济措施;通过奖励军功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属于军事措施。所以,政治方面的措施是①⑥,经济方面的措施是②④⑤。军事方面的措施是③。
(2)
根据材料可知,“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说明变法使秦国社会安定,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从经济上说,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大增强;所以,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措施中的“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其傅(老师)”说明商鞅变法执法严明,公正无私,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这些做法都引起了旧贵族的不满。
(3)
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采取的汉化措施有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提倡与汉族贵族通婚、学汉礼、用汉制等;“使得一大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基本不存在差别”说明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为执行更开放的民族政策、更大范围内的民族交融提供了经验”说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奠定了隋唐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基础”说明改革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和民族交融提供了经验。
24.(1)战国 商鞅变法 确立县制
(2)北魏 孝文帝改革鲜卑语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4)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促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卫鞅……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其中,与分封制冲击最大的措施是确立县制。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根据材料“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北俗之语”指鲜卑语,“魏主”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与发展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促发展;适时改革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5.(1)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2)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颁布均田令等。
【分析】(1)
根据“秦孝公用商君”可知是商鞅变法。影响:根据“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逐并天下”,结合所学,概括得出使得秦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2)
根据“迁都”得出迁都洛阳;根据“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得出说汉话;根据所学,还可列举改汉姓;穿汉服;颁布均田令等措施。
26.(1)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2)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措施:实行皇帝制度(或设立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领的中央机构,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或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或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1)
事件:根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今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得出是商鞅变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公元前221年,各国被秦国所灭,秦的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秦朝实行皇帝制度,设立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领的中央机构,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3)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汉武帝在思想上上的措施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4)
改革:根据材料改姓氏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他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还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7.(1)管仲改革;齐桓公。
(2)战国时期秦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孝文帝改革;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齐国)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富国强兵”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这场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2)
根据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结合所学可知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发生在秦国;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影响深远的一项内容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
根据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结合所学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影响可从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进行回答。
(4)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可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来回答对改革的认识。
28.(1)夏朝;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秦朝是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是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统一了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观点: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等。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特点:多元一体。
【解析】(1)
根据图一,由“早期国家的产生”,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因此“ ”处填上合适的朝代是夏朝。由图二“商朝出土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
根据材料二,第一问,由图片可知秦朝,在文化思想上的措施是统一文字,统一文字是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二问,由“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可知出,到汉武帝时代,华夏族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换言之就是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角度的大一统。因此汉武帝在思想上是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统一了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
根据材料A、B,由A“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话)。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可知与说汉语相关;由B“鲜卑姓改为汉姓”,可知使用汉姓相关,由C“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的中华文明,虽然仍以汉族文化为主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后,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更好的统治中原广大地区,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成迁到了洛阳,实施一系列汉化措施,进行改革,如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改鲜卑姓为汉姓;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因此实证材料C中划线的观点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等。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主导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不断丰富中华文明内涵,促进各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和文化认同感增强。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是多元一体。
29.(1)特点:由多民族交融而成。
(2)分封制。
(3)A:长安。官职:西域都护。
(4)“新机遇”:指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社会比较安定。
(5)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提倡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禁用鲜卑语。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6)方式:兼并战争、民族迁徙、国家改革等。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由多民族交融而成。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诸侯国。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而设置了西域都护。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北方政权分立、战乱频繁,也导致北方人口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可知,新机遇是指江南地区的开发。根据所学可知,原因有,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社会比较安定。
(5)
根据所学和材料五“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可知,这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有,提倡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它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6)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兼并战争、民族迁徙、国家改革等。
30.C
【解析】根据材料“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可知,材料说明了鲜卑族改穿汉服,汉族也喜欢穿胡服,这说明民族间的服饰是相互影响的。C项正确;“鲜卑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汉族学穿胡服是落后的表现”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先进文化必然取代落后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1.(1)分封制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2)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深官吏治理。
(3)秦始或赢政。中央集权制度,丞相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6)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或改革促进发展等。(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1)
据材料一“封尚父于营丘,回齐;封弟周公旦于白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了分封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周朝疆域广阔,为了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来维护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2)
根据材料二“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泰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商鞅在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深官吏治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5)
根据材料五“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6)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或改革促进发展等。
32.(1)内容: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 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内容: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作用: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善于用人并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等。(言之成理答出一点即可)
【分析】(1)
内容:根据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可归纳出废除井田制;根据“急耕战之赏”可归纳出鼓励耕织。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根据“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善于用人并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等。
33.(1)北方大量劳动力的迁入;北方人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建康
(2)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
(3)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任意一点均可得分)
【解析】(1)
原因:根据材料一“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结合所学,可从北方大量劳动力的迁入、北方人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等方面来归纳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城市:因此南朝都定都在健康,首都是政治经济中心,因此建康是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
根据材料“北朝政权统治者们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统治方式”,结合所学可知其中最具代表的史事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是鲜卑族建立的。
(3)
根据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结合所学可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等方面来回答对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
34.(1)战国时期,肯定态度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
(2)拓跋宏或北魏孝文帝。措施:迁都洛阳、以汉服取代鲜卑服饰、朝中使用汉语等。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分析】(1)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一认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并取得了大的成功,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由此可知,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第三问,根据材料一“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可知,材料一认为商鞅变法“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
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宏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宏”是指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等。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除改汉姓、联汉姻外,还有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根据材料二“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5.(1)春秋时期。原因:任用贤才管仲为相;进行军事、内政、生产等方面的改革;顺应当时政治形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任答两点)
(2)商鞅。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功者授予爵位土地。(任答两点)
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言之成理,任答两点)
(3)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民族交流、交往,民族关系融洽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齐国君王桓公……第一霸主逞威风”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的相关情况。依据“任用丞相叫管仲”得出原因是任用贤才管仲为相,进行军事、内政、生产等方面的改革;依据“‘尊王攘夷’为口号”得出原因是顺应当时政治形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
(2)依据材料二“及孝公用商君……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商君”是指商鞅,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据“坏井田,开阡陌”可知是指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据“急耕战之赏”可知是指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鼓励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以及奖励军功,有军功者可授予爵位。
(3)依据材料三中“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可知与北魏孝文帝推动民族交融有关,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或民族交流,汉人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36.(1)“旧的社会秩序”:奴隶社会;“新的社会秩序”:封建社会。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历史作用: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军事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4)精神品质: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旧的社会秩序”, 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社会秩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奴隶制社会也随之逐渐瓦解,因此材料中的“旧的社会秩序”是指奴隶社会。根据材料“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等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社会性质逐渐转移至封建社会,因此材料中的“新的社会秩序”指的是封建社会。第一个霸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国地处东方,盛产鱼盐之利,经济富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军队,齐国很快就富强起来,成为第一个霸主。
(2)
内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自魏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德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因此商鞅变法的内容在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且奖励耕织;政治方面,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军事方面,奖励军功。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奖励军功等措施促进秦国军事战斗力的提高,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
改革,根据材料“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鲜卑族做了重大改变,加强与汉族联系,巩固自己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以后,在经历了长期混战以后,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为促进自身发展以及适应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通过改革积极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如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等,这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北魏政权的汉化进程。
(4)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各诸侯混战和称霸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进行变法,如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商鞅变法成功并且促进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全国,北魏孝文帝为适应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通过改革主动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促进民族交融,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改革者应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37.(1)作用:使齐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为齐桓公称霸奠定物质基础。
(2)改革:商鞅变法。经济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作用:使秦国国富兵强(经济得到发展,军都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魏主”:北魏孝文帝。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分析】(1)
作用:根据材料“……民不移(迁移)……百姓富”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管仲改革使齐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为齐桓公称霸奠定物质基础等角度作答。
(2)
改革:根据材料“……《史记 商君列传》”及所学可得出,材料二记载的是商鞅变法。
经济措施:根据所学可得出,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实现了“家给人足”。
措施:根据所学可得出,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激励了人们“用于公战”。
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经济得到发展,军都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等角度作答。
(3)
“魏主”:根据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可得出,材料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故“魏主”是北魏孝文帝。
措施:根据材料“……魏之先出于黄帝……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可得出,诏令体现了改鲜卑姓为汉姓的措施。
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得出,可以从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等角度作答。
38.(1)商鞅变法 奖励耕织
(2)奖励军功
(3)(国富兵强)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或者: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汉化政策(说汉话,讲汉语都可以)
【分析】(1)
根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由“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此材料反映了奖励耕织的变法内容。
(2)
根据材料二“从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从而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因此秦军取得的战绩与变法中奖励军功措施关系最大。
(3)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
根据材料三,由“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可知统一使用汉语等;因此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内容是汉化政策。
39.(1)分封制。
(2)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3)从北到南;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4)孝文帝;洛阳。
(5)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民族迁徙,杂居相处;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等。
【解析】(1)
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西周为了巩固疆域,实行分封制。
(2)
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材料“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可知是张骞通西域;第二小问,历史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使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3)
第一小问,方向:结合材料“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可知,方向是从北到南;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大量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及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了中国各地的民族大融合。加之南方本身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使南方农业迅速发展,促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
第一小问,人物:根据材料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说的话;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决定将都城由平成迁到洛阳。
(5)
方式:友好方式:经济、迁徙、改革等;暴力方式: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40.(1)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D。
(4)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1)依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商君”推行改革的特点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此次改革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故此次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①学汉语②禁止穿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与汉人贵族联姻。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4)结合相关知识可知,成功的改革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41.(1)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黄帝、炎帝。
(2)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匈奴、鲜卑、羯、氐、羌(任写一个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
(4)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努力学习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特点:根据材料一“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是“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华夏文明始祖:结合所学可知,黄帝、炎帝被称为华夏文明始祖。
(2)
人物:根据材料二“……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建立起华夏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秦始皇。措施:根据材料二“(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内迁的少数民族:根据材料三“(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并结合所学可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纷纷内迁。(至少列举一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4)
努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努力学习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等方面谈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