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8 14: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这篇小文言文很简短,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话介绍了一个惊险的场景,第二句话用了连续的动词表现出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词与现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读和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由于本文的文体特点,还是要以朗读读为主,在理解词意上练习边读边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4.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二小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目标!
出示:做更好的自己!
在我们二小每个老师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
出示:启迪心灵智慧,成就快乐人生!
一进二小,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校训!
出示:厚德博学,追求卓越。(小篆字体),再读。
2.出示:《司马光》 这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能读吗?(出示篆书内容)今天上完课我保证你们全都会读,这些字是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这是小篆。
3.现在不认字了,先看两个人,(王安石)(苏轼)看,他是谁?不知道没关系,来读一读这位老者的诗。
出示《客中初夏》, 这位老者是谁?再给你们提供一点线索,这位老者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资治通鉴》,猜猜看他是谁?
好了,我再提供一点资料,读——他七岁的时候……
4.请问他到底是谁呢?还有人不确定!(出示插图)——七岁,再出示——司马光,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这么自信,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司马光,这是一篇(文言文)。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课用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标语来引入新课,学生兴致盎然,小篆字体的校训也为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读读演演,感知理解。
1.今天我们学的文言文可有点难(出示课文)。
2.初读:师:师领读——师一句生跟一句。
自由读:你能读了吗?自己读,读熟了举手。
指名读。第一次读文言文,慢慢读。
师:(出示停顿)根据停顿提示同桌两人读读看。
3.师:看注释读:读文言文一定要借助注释来理解。请看课文的下面有——注释。
第1个注释,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第2个注释:瓮与缸对比。足跌:失足。皆:全,都。
老师会用“皆”说一句话:我们班同学皆聪明。你会吗?
师:看了注释读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来我们再试试。
4.师:你们水平这么高,请看:拼音没有了,注释也没了,可以读吗?指名读。齐读。我来问你来读。师生一问一答读文言文。
5.师:读到这个水平了,我现在把它竖着,你们还可以读吗?
出示竖版课文。
师:标点符号没有了,还会读吗?出示:去标点读。
师:我还有更难的,里面有繁体字,敢读吗?出示繁体字版本课文。
师:繁体字都认识了,出示小篆版本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抓住文本的空白处,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创意地表达,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多种形式的朗读文言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群文拓展,激活思维。
1.师:(出示司马光补充资料——文言文一)
你看,写文章写一个人除了说他爱读书,救了一个人,这样说全面吗?咱们再给它加一段儿?说说你的理解,对照注释你读懂了什么?
2.师:我领一句你读一句,(出示司马光补充资料——文言文二)
“是年九月,读——”理解意思 ,现在又加了一件事,是不是说全呢?
3.师:其实,他最最最最伟大的功劳是下面,(出示司马光补充资料——文言文三)
“光常患——”(师读文,生译)
【设计意图:由《司马光》一篇文言文带出三篇司马光的文言文小故事,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一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学会去学习其他文言文,巩固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且通过三篇文言文的朗读对司马光这一人物的生平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层层深入,再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文以载道的教学目的。】
四、小结特点,突显品质。
1.文言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篇幅简短,内容精炼。)
2.司马光还有什么特点?(沉着冷静,急中生智聪明勇敢,博学多才……)
课后希望同学能真正走进司马光,走进宋史,走进文言文。
3.如果让你给这篇课文改一个更准确的题目,你会怎么改?有机会大家可以跟编辑叔叔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