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中国辛亥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根本)
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外因: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美国的独立战争鼓舞了拉美人民
1804年,海地独立
圣马丁领导解放智利、秘鲁
玻利瓦尔领导解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一)第一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根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条件:
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②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1、背景
第一阶段的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
2、概况
地区 时间 结果
法属海地 1804 建立拉美第一个独立共和国,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西属拉美 1826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取得独立运动的胜利。
葡属巴西 1822 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
政体 性质
除巴西(君主制)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拉美实际上仍是半殖民地
1、背景: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民族民主革命
反帝、反殖民 反对封建专制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政治民主
(一)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针对帝国主义)
民主革命:反对专制,建立一个政治上民主的国家。
(针对本国封建势力)
1、背景:
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它们独立后是否迎来繁荣与和平?
独立后的拉美各国(除巴西外)都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政治上各国普遍出现了军事独裁者(考迪罗:军官或地主集团首领)的统治,考迪罗(军阀独裁)主义盛行。他们依靠军队和教会(大地产所有者),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随意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许多国家陷入“横征暴敛、财政破产、军事政变”的恶性循环。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间发动了250次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内更换了21个总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考迪罗们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换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借款,从而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政治干涉大开方便之门。总之,考迪罗制只能使国家和人民经常陷于苦难和不安之中。经济上,拉美依然是“被切开的血管”,对欧洲(主要是英国)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英国取代了西班牙葡萄牙控制了拉美的国际贸易;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大地产和单一商品经济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发展。
内忧: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外患: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政策 口号 实质
门罗主义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政治渗透
大棒政策 “大棒加胡萝卜” 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加强对拉丁美洲的侵略 武力干涉
金元外交 “用金元代替枪弹” ,“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 通过海外投资帮助美国实现海外扩张的目标 经济侵略
新的外交手段
将你的麻烦(问题)告诉警察
仲裁协定
“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
2、概况
(1)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赶走独裁者。
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美洲最后一位皇帝佩德罗二世
第二阶段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性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 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积极
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格局;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建立了共和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基础。
拉美的独立运动,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消极:拉美地区的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之后的进一步革命买下了伏笔
13
(一)概念:
伊朗立宪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辛亥革命
二、亚洲的觉醒
(二)背景:
材料一: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苏] 列宁 《亚洲的觉醒》,《列宁选集》 第二卷
材料二: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被……外国统治所摧毁;你们的财富流出国外,你们的生活降低到没有人能忍受的最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请愿,而是抵制;准备好你们的军队,然后开始干吧。”。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
(1)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2)列强的侵略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思想:
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14
只有一种药能治印度人民的病,这个药就是政权。它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提拉克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大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要求释放提拉克。
失败
运动领导阶级的自私和贪婪、内部的分裂和倾轧、秘密革命组织对革命的负面作用和殖民当局卑劣的宗教挑拨政策。
(三)概况: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15
影响: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爆发: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
成果:革命期间,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意义: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2.伊朗的立宪革命:
16
3.中国1911年的辛亥革命:
17
请回顾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成果和意义。
(1)成果:
(2)意义
① 1912年,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② 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 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②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③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时间事件 目标 领导者 代表阶级 结果 意义
印度 1905-1908 反英罢工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民族资 产阶级
伊朗 1905-1911 立宪革命
中国 1911 辛亥革命
国大党
提拉克
同盟会
孙中山等
失败
失败
未完
全胜利
(1)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亚洲人民作为反帝力量登上斗争舞台,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3)传播民主思潮,奠定亚洲各国独立的了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革命保住了其重要成果宪法;印度人民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亚洲觉醒时期各国斗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开辟了斗争的新阶段。……亚洲民族运动在客观上成了西方工人运动的同盟军。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并分析亚洲的觉醒的历史意义:
19
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三、非洲的抗争
埃及
苏丹
埃塞
俄比亚
1、背景:
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
设立陷阱
使用投枪
弓箭袭击
贩奴商人
武装斗争
逃跑自杀
早期抗争
零散
规模化
2、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3、概况
国家 殖民国 组织领导 斗争 形式 结果 影响
埃及 1882
苏丹 1881
埃塞俄比亚 1894
英国
英国
意大利
政党
—祖国党
“马赫迪”宗教组织,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
武装斗争
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虽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打败侵埃意军,保持了独立。
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3、概况
阿拉比
埃及 爱国军官
祖国党领袖
“马赫迪”
苏丹“独立之父”
孟尼利克二世
阿比西尼亚帝国 皇帝
埃塞俄比亚 民族英雄
马赫迪 (拉丁文Mahdi) 阿拉伯语的中文音译,意为“ “被真主引上正道的人”。伊斯兰教《圣训》曾预言:马赫迪是世界末日来临前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来伸张正义,铲除暴虐,解救苦难,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是穆斯林的领导者。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范围广、有组织、规模大且持续性长,甚至发展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领导力量多样:有爱国军官、皇帝、宗教领袖、知识分子等;
宗教号召和组织民众在反殖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⑤出现了反殖民的政党组织。
3.非洲的抗争特点
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旧式民族运动)
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
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各国各自为战
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
4.非洲的抗争局限
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印度国大党提出民族平等和自治,实现民族独立
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印度: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实行民族教育
(1)对外: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2)对内: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世界: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
四.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总结:
拉丁美洲
民族独立
民族独立运动
民族民主革命
亚洲的觉醒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非洲的抗争
埃及抗英斗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阶段一:
阶段二:
海地独立
西属拉美独立
葡属巴西独立
巴西废除君主制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国大党“、提拉克)
(颁布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苏丹马赫迪起义
(祖国党、阿拉比)
(“马赫迪”)
(孟尼利克二世)
影响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
课堂检测
1.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
C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些国家成立了政党,并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下列有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是
①伊朗立宪革命 ②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③中国辛亥革命 ④埃及反英大起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3.19世纪末,促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相同因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日益严重 B.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工人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斗争 D.宗教起了组织群众的作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