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10.4 电容器的电容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10.4 电容器的电容 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8 08: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1.8电容器的电容
一、电容器
它们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把他们称为电容器呢
涂了蜡的纸
有两片锡箔!
一、电容器
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一层绝缘的物质---电介质(空气也是电介质),组成了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
为什么把它们称为电容器呢?
先看演示
电容器具有容纳电荷的本领,因此而得名。
回顾刚才的过程,明确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充电:其他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电场能转化为其他能
等量异种电荷
我们把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I
I
问题与讨论
1、不同的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会相同吗?
2、如何定义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呢?
3、用容纳的电荷量Q能定义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吗?
二、探究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定义
电流
传感器
记录放电电流
知识点补充:Q=It
在I-t图像上,图像与t轴面积代表通过的电荷量
探究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定义式
记录实验数据!
二、电容器的定义
1、比值定义法
类比:底面积不同的水容器,在水位高度相同时
3、单位:法拉,符号F
1μF=10-6F 1pF=10-12 F
意义:单位电压能容纳的电荷量
2、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平行板电容器可以改变的是什么?
对于多个变量,需要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电介质 空气 煤油 石蜡
r 1.005 2 2.0~2.1
陶瓷 玻璃 云母 水
6 4~11 6~8 81
三、电容器的决定式
四、电容器的介绍
1、固定电容
2、可变电容
聚苯乙烯电容器
+
电解电容器
1、固定电容
额定电压或工作电压
击穿电压:当电容器所加电压超某个值,电容器会被损坏
击穿电压大于额定电压
2、可变电容器
如图所示电路,电容器和小灯泡额定电压都大于电源电压。
1、先闭合开关S1,把开关S2打到1的瞬间,请分析电灯______ ,电容器处于什么状态?______ 待电路稳定,电灯______
把开关S2打到2的瞬间,电灯______,电容器处于什么状态?
闪烁一下
充电
不亮
闪一下
放电
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照相机的闪光灯
对于电容器C=Q/U,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是( )
A、一只电容器充的电量越多,电容增加的越大
B、对于固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电的电荷量跟它的两个极板间所加的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C、电容器充的电荷量跟加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
D、有C=Q/U知,如果一个电容器没加电压,就没有充电电荷量,因此也就没有电容
试证明:一个极板间为空气(真空)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只与极板的电荷量及极板的面积有关,与两极板的距离无关。
连接在电池两极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间距离减小时( )
A、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
B、电容器的带电量Q增大
C、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增大
D、电容器两板间的场强E增大
电压不变
4、如图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与静电计的指针带的是异种电荷
B.甲图中将B板上移,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增大
C.乙图中将B板左移,静电计的指针偏角不变
D.丙图中将电介质插入两板之间,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减小
电荷量不变
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B平行水平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闭合后,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恰好在P点处于静止状态。
S闭合,A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怎么变?
S闭合,B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怎么变?
S闭断开,A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怎么变?
S闭断开,B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怎么变?
S闭合,A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怎么变?
S闭断开,A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怎么变?
(多选)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为A、B.B板接地,A板带有电荷量+Q,板间电场中有一固定点P,若将B板固定,A板下移一些,或者将A板固定,B板上移一些,在这两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不变
B.A板下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升高
C.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不变,P点电势降低
D.B板上移时,P点的电场强度变小,P点电势降低
B
(多选)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且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
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
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
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