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习题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习题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8 08: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4
自主探究
03
课前预习
05
课堂反馈
06
素养强化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__________中对人类活动有__________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界
价值
2.自然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
表3-1-1
分类 __________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__________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
举例 土地 、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煤炭、石油、铁矿等
利用 合理利用,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可持续利用 应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用
可再生
非可再生
保护
培育
珍惜
节约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随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人口增长
经济
短缺
不足
自主探究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居民的流行语。目前在我国,传统垃圾填埋等方式造成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城郊的农田、水塘或河道边堆积生活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使生活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进入水源和农作物,威胁我们的健康。改变传统焚烧、填埋等方式,充分利用其中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1)创建美好环境需从我们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请将下列生活垃圾投放到图3-1-1所示不同编号的垃圾箱内。
食堂泔水——投放到________号垃圾箱。
废旧报纸和易拉罐——投放到________号垃圾箱。
过期药品及其包装——投放到________号垃圾箱。
猪骨和贝壳——投放到________号垃圾箱。




(2)简述当前我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意义。
减少污染;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及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美化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读图3-1-2,下列资源不属于图中阴影斜线部分的是( )
A.钢铁
B.天然气
C.海鱼
D.温泉
A
(2021·湖南邵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此读表3-1-2,完成2~3题。
表3-1-2
项目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世界排名 3 3 4 6 5
中国人均/世界人均 小于1/2 小于1/2 2/5 1/4 1/3
2. 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
①太阳能 ②水资源 ③汽油 ④水电 ⑤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 总量少,大部分依赖进口 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D.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B
4.(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近年来,电商的繁荣带来了快递和物流的兴盛,同时包装材料和快递垃圾也与日俱增。我国有电商平台投入使用“共享快递盒”(图3-1-3),替代常用的瓦楞纸箱。“共享快递盒”属于塑料盒,这种快递盒回收后,每个平均能用100次。“共享快递盒”的使用直接有利于___________的保护。( )
A.土地资源
B.煤炭资源
C.森林资源
D.有色金属
C
5.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利于( )
①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④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6.2020年10月,四川盐亭发现超大储量油气田,获得日产天然气51.62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我们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时,要注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
A.目前我国天然气资源数量太少
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
C.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
D.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且数量是有限的
D
7.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C
8.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 )
A.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B.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C.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
D.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方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此,完成9~10题。
9.为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下列既属于可再生资源又是清洁能源的是( )
A.地热能 B.核能 C.天然气 D.煤炭
A
10.下列做法不符合以上目标的是( )
A.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大量使用煤炭发电,提高经济效益
C.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完善产业结构
D.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
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吹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风来的方向可获得最大风能。
材料二 我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及海上风电场景观图(图3-1-4)。
(1)风能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A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东部沿海地区风电场的风车叶片应朝向__________方向。
(2)甲、乙两地区风能资源更丰富的是_______地,但该地区风电场较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再生
冬季
东南

人口少,用电市场小
(3)B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请从自然角度简要分析原因。
(4)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意义。
①地形平坦开阔,对风的阻力小;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
强劲。
①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改善能源结构;②减少环境污染;③促进经济发展。
素养强化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读图3-1-5,可持续发展包括
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
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
经济
社会
生态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