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百合花 哦,香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 。当今社会,更需要赋予经典诗词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 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 。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 当代文化风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沁人心脾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沁人心脾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做出正确的修改。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语意贯通,逻辑准确,不超过15个字。
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铁凝的文学观点,不超过10个字。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谈及文学创作问题时表示,文学尽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表演,作家却应该避免表演生活。一旦想急切表演生活,那必是一个作家失败的时刻,“‘生活不是用来表演,而是用来生活的’,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尽管‘永远’这个词在新世纪多种声音的喧哗中显得时而嘹亮时而衰弱,但是我仍然要说,什么都不能阻挡一个写作者相信生活相信爱”。
5.下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邮票,请指出它的主要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阅读小说《百合花》,完成6~9题。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是以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来表示对女同志的关心,又体现出他的羞涩与拘谨。
B.“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写出了通讯员的紧张和羞涩;“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写出了他天真和热爱生活的一面。
C.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写出了她对卫生员的不满,也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歉疚等复杂的心理。
D.作者以女性的情怀去写残酷的战争,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之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B.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C.小说没有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又借他人之口交代了事情经过,使小说内容充实,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D.《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
8.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设定为新娘、新媳妇,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
9.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阅读小说《哦,香雪》,完成10~13题。
10.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侧面表现了姑娘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也表现了姑娘们爱美的天性,衬托出姑娘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B.“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姑娘们问了“北京话”一连串问题,刻画了姑娘们天真、活泼、好奇的性格,突出表现了姑娘们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兴趣。
D.凤娇淳朴、勇敢、泼辣,也有着一颗渴望了解外界的心,她对物质的渴求,也是对新生活的一种淳朴向往。
1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作者选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D.香雪从发现铅笔盒到上车,再用四十个鸡蛋换回自动铅笔盒,这一连串细致的细节和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聪慧、拥有上进之心的女孩形象。
12.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13.小说塑造了以香雪为代表的农村姑娘的群像,其中香雪和凤娇个性更为鲜明。试比较这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3 百合花 哦,香雪
1.D
2.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3. 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4. 作家应避免表演生活。
5. 主要构图要素:志愿军战士、志愿军队伍、数字“70”、时间“1950—2020”、和平鸽、橄榄枝。
6.C 7.C
8. ①突出“新”字,更易于体现女性之美,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②能够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③能为借被子、给伤员擦拭污泥血迹等情节提供心理依据,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④更易于表现借被之难与帮忙之羞涩,从而反衬出军民之间的感情的圣洁美好,突出小说的主旨。
9. 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④可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理解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
10.B 11.C
12. ①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映衬出她对人格尊严的重视和对铅笔盒所代表的知识文化的渴求;②香雪执意用鸡蛋换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倔强、自尊心强;③香雪把擦脸油的小盒放入笔盒,映衬出香雪证明愿望实现后的安心和满足;④结尾香雪举起铅笔盒,映衬出香雪克服困难后的欢愉和骄傲。
13. 香雪纯真、善良,凤娇大胆、直爽。她们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但追求有所不同,香雪更注重精神方面,凤娇更注重物质方面,她们都是台儿沟人民的缩影。香雪那天真无邪的脸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淳朴又不乏对生活的向往、那害羞又不失礼数的形象,正预示着大山美好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