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新课引入
跳高比赛
跳远比赛
悬挂轮胎的游船准备靠岸
1.2 动量定理
新课引入
生活中的场景
跳高比赛
跳远比赛
悬挂轮胎的游船准备靠岸
这些场景中的垫子、沙坑、轮胎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共同的作用都是为了缓冲
1.推导:
由牛顿第二定律F = ma,则有:
加速度:
整理得: F t = p – p
假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恒力F的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始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经过一段时间 t,它的速度为v'.
新课讲授
F 作用了时间 t
F
F
一、动量定理
新课讲授
类比复习:
F 作用了位移 x
F
F
高一物理我们曾经学过类似的知识,假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恒力F的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始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经过一段位移 x,它的速度为v'.
当时,我们经过推导得到的是:
我们把F x认为是力在位移上的累积,称为力的功。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F t 认为是力对时间的累积呢?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I = F t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牛·秒(N·s)
①冲量是矢量,作用力的方向不变时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②冲量是过程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
③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做功,但一定有冲量。
④冲量的计算要明确求哪个力的冲量,还是物体的合外力的冲量。
I = F t 只能求恒力的冲量。
2.冲量
新课讲授
⑤用F-t图像求力的冲量: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F在t内的冲量,即可求恒力的冲量。
F
t
F
△t
新课讲授
思考:如果力是变力,是否可以用I = F t 来求冲量呢?如果不行,那又应该怎么办呢?
F
0
t/s
F
0
t/s
新课讲授
如果力是变力,我们可以借助 F-t 图像做如下处理:
总结:①如果力是恒力,即可以用I = F t 来求冲量,也可以用F-t 图像面积来求冲量。
②如果力是变力,可以用F-t 图像面积来求冲量。
冲量
功
区
别
公式
标矢性
意义
正负
作用效果
单位
某个力对物体有冲量,不一定做功;某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一定有冲量。
N·S
I=Ft
W=Fxcos θ
矢量
标量
N·m 或(J)
力对时间的积累, 对应一段时间
在F-t图像中可以用面积表示
力对位移的积累, 对应一段位移
在F-x图像中可以用面积表示
正负表示与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正负表示动力做功或阻力做功
改变物体的动量
改变物体的动能
F
t
O
F
t
x
F
O
F
x
三、冲量与功
新课讲授
高一物理时,我们把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样一个结论叫作动能定理。
即:
经过推导,我们发现力在一个过程中对所受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始末动量变化量,这个结论我们把它叫作什么呢?
即: F t = p – p
类比一下我们是否发现有惊人的相似性呢?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
F t =Δp=p'-p
3.动量定理
(2)公式:
(3)注意:
①公式中的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②动量定理的优点:不考虑中间过程,只考虑初末状态。
③适用范围 : 动量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变力。
新课讲授
④动量的变化率:F= P/ t ,即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当动量变化较快时,物体所受合力较大,反之较小;当动量均匀变化时,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
3.动量定理
新课讲授
(4)p-t图像
②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
斜率为正,合外力方向与正方向一致;
斜率为负,合外力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斜率为零,合外力为零;
斜率恒定,合外力恒定;
斜率变化,合外力变化;
①图线在t轴上方,说明动量p的方向与正方向一致;
图线在t轴下方,说明动量p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3.动量定理
新课讲授
(5)从力学三大观点认识合外力F合
力学观点 能量观点 动量观点
牛顿第二定律 动能定理 动量定理
探究思考
h
h
水泥地面
海绵垫
碎
完好
为什么水杯落在水泥地面上会摔碎,而落在软垫上却完好无损呢?
Δp一定,Δt短则F大,
Δt长则F小
由FΔt=Δp可知:
水杯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与水泥地面和海绵垫接触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也即初动量相同,碰撞后速度均变为零,即末动量均为零,因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水杯的动量变化量相同。而两种情况下的相互作用时间不同,与水泥地面碰时作用时间短,与海绵垫相碰时作用时间较长,由 FΔt =Δp 知,水杯与水泥地面相碰时作用力大,会被打破,与海绵垫相碰时作用力较小,因而不会被打破。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想一想:
新课讲授
跳高比赛
跳远比赛
悬挂轮胎的游船准备靠岸
这些场景中的垫子、沙坑、轮胎的缓冲为什么可以保护好人和船不受到太大力的作用?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想一想:
新课讲授
这些场景中为什么物体可以获得更大的作用力呢?
锤子钉钉子
棒球比赛
高尔夫球比赛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想一想:
新课讲授
我们生活中是不是还会用到这些物品,主要作用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壳
鸡蛋托
泡沫网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做一做:
新课讲授
鸡蛋掉地上和海绵垫子上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例1】 一个质量 m = 0.18 kg 的垒球,以 = 25 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的大小变为 ' = 45 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 t = 0.002 s,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新课讲授
解:沿垒球飞向球棒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垒球所受的平均所用力大小为6300N,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坐标轴的方向相反,即力的方向与垒球飞来的方向相反。
垒球的初动量为:
垒球的末动量为:
由动量定理知垒球所受的平均作用力为:
运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一般为单个物体;
2. 明确物理过程: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的冲量;
3. 明确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及相应的动量;
4. 选定正方向,确定在物理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动量的变化;
5. 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统一单位后代入数据求解。
新课讲授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例2】中国CNCAP(汽车碰撞实验)是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其中一项称为40%ODB正面碰撞检验:汽车速度为64km/h,迎面碰到可溃障碍物上并停下来。某次测试中,驾驶座假人甲系着安全带,副驾驶座假人乙没有系安全带,但其前方固定着一竖直挡板,假人质量均为50kg,碰撞时间为0.05s,假人与安全带的作用时间为0.2s,碰撞过程中甲、乙所受水平方向平均作用力之比为( )
A.1:4 B.4:1 C.2:5 D.5:2
新课讲授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A
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以下课本P9页的STSE《汽车碰撞试验》,明确汽车碰撞试验的重要性、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以及物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例3】一个水龙头以垂直于墙面10m/s的速度喷出水柱,水柱的横截面积为3×10-4m2,水柱垂直冲击竖直墙壁后变为速度为零的无数小水滴,水的密度为1×103kg/m3,则水柱对墙壁的冲击力为( )
A.30N B.3N C.15N D.1.5N
新课讲授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A
【详解】时间t内的水柱质量m=svtρ水柱受力为F,
由动量定理Ft=0﹣mv得
带入数据,可得F=﹣3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柱对墙壁的力为30N。
新课讲授
小结:流体柱状模型分析步骤
流体及其特点 通常液体流、气体流等被广义地视为“流体”,质量具有连续性,通常已知密度ρ
分析 步骤 1 建立“柱状模型”,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其横截面积为S
2 微元研究,作用时间Δt内的一段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对应的质量为Δm=ρSvΔt
3 建立方程,应用动量定理研究这段柱状流体
课堂小结
动量定理
①公式:F t =Δp=p'-p
①公式:I = Ft
冲量
②方向:与F同向
③F-t图像
②合外力:
即等于动量变化率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一直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下列关于物体在时间t内所受力的冲量,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Ftcosθ
B.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sinθ
C.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
D.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mgt
C
课堂练习
IF=Ft
ft=Ftcosθ
IN=(mg-Fsinθ)t
FN=mg-Fsinθ
2.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力F作用,其中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力F在6s内的冲量大小为( )
A.9N·s B.13.5N·s C.15.5N·s D.18N·s
B
课堂练习
【详解】由公式 可知在F-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的面积为冲量的大小,所以
3.随着手机逐渐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机,偶尔会出现手机滑落砸到脸的情况。若某手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200 g,从距人脸上方约20 cm的高度无初速掉落,砸到脸后经0.1 s手机停止运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脸受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约为10 N
B.脸受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约为3 N
C.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约为0.2 N·s
D.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大小约为0.6 N·s
D
课堂练习
手机运动
取向上为正方向
动量定理
手机对脸的作用力大小约为6N
手机下落时间
全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4.质量为1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10s前内和后10s内所受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
A.10N·s, 10N·s B.10N·s, -10N·s
C.0.10N·s D.0,-10N·s
D
课堂练习
【详解】在前10s内,物体的初速度为5m/s,末速度为5m/s,
根据动量定理得 知,合外力的冲量为0。
在后10s内,物体的初速度为5m/s,末速度为-5m/s,
根据动量定理得
5.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恒定的合外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甲在t1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1,乙在t2时间内所受的冲量为I2,则下列F、I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C
课堂练习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知,冲量的大小相等,即I1=I2
根据I=Ft知,冲量的大小相等,作用时间长的力较小,可知F1>F2
6.如图所示,一个钢珠自空中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沙坑中,不计空气阻力,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为过程I,进入沙坑直到停止的过程为过程II,则( )
A.过程II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B.过程II中阻力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过程I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CD
课堂练习
过程II中钢珠受到阻力和重力,在整个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总冲量为零,即过程II阻力的冲量等于过程I重力冲量和过程II重力冲量之和,所以过程II阻力冲量的大小大于过程I中重力冲量的大小,所以B错误,C正确;
本节课结束
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