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哦,香雪
——穿越复杂的单纯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
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怍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梳理小说情节
Part 01
环境+人物+情节=小说
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
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
——台儿沟
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
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一些变化。
她们议论“北京话”,与旅客们做生意,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了30里夜路。
引子(1—4)火车开进山村
开端(5—56)姑娘们欢乐的时刻
发展(57—71)香雪渴望有铅笔盒
高潮(72—78)香雪换回铅笔盒
结尾(79—82)香雪深夜归来
《,哦,香雪》情节
开端(1-4)火车来到台儿沟,停留一分钟
发展(5-56)台儿沟的姑娘们迎接火车
高潮(57-71)香雪用鸡蛋换铅笔盒,被火车拉到下一站
结局(72-82)香雪徒步30里夜归。
《,哦,香雪》情节
开端(1—3)火车来到台儿沟
发展(4—55)姑娘们迎接火车
高潮(56—71)香雪换回铅笔盒
结尾(72—82)香雪深夜归来
4—41 姑娘们看火车
42—55 姑娘们与火车上的人做生意
56—62 香雪渴望铅笔盒
63—71 香雪换回铅笔盒
《,哦,香雪》情节
关注“一分钟”
Part 02
没有这短暂的“一分钟”时,台儿沟处于什么状态?
有了这短暂的“一分钟”,台儿沟处于什么状态?
这短暂的“一分钟”,对台儿沟人意味着什么?
没有这短暂的“一分钟”时,台儿沟处于什么状态?
宁静、质朴纯洁
生活贫穷落后、封闭保守
世外桃源
“专注地仰望”
有了这短暂的“一分钟”,台儿沟处于什么状态?
“开始梳妆打扮”“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
“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
热闹、对外界文明的向往
这短暂的“一分钟”意味着两个文明的冲突。
这短暂的“一分钟”,对台儿沟人意味着什么?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香雪的“一分钟”
Part 03
在两种文明的冲突下,台儿沟的姑娘们追求的是什么?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
合作讨论:香雪用40个鸡蛋和30里夜路换一个自动铅笔盒值得吗?
不值得: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值得: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和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社会走向开放的起点。
陈彦孜
钟卓秀
沈焱
杜欣然
请立足全文情节,结合香雪这个主要人物来考虑分析,并且试用你觉得最好的感觉和声音读这个题目。
①é:吟哦
②ó:哦,怎么回事?
③ò:哦,我明白了。
④ò:哦,我一定会改的。
⑤ò:哦,太棒了!
低声唱,吟咏。
疑问、惊奇等。
领会、醒悟。
承诺、答应。
惊喜、赞美。
总结:标题中的“哦”:
(1)表示领会、醒悟:
ò,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2)表示惊奇、赞美:
ó,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与文章的风格相符。
Enter your text here
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Part 04
自主探究:品味小说散文化语言的美和清新风格
1.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2.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铁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
3.她有点儿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跟的小草。
4.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⑴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⑵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⑶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⑷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香雪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人性美与自然美的交融。
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王双
侯岢妤
陈彦孜
孙犁评价《香雪》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的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
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带来的变化,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描绘,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的过程。
小说主旨
积极的生活 诗意的栖居
想像这些女孩子的未来生活:
文章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人物在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呢?
火车不由分说地带来了洋溢着工业文明气味的物质信息,还带来了什么呢 20年之后,香雪的小村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了,而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作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
在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里,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毕竟钱要来得快,日子才有意思啊。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
有位我尊敬的老作家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想,即使有一天磁悬浮列车也已变为我们生活中的背影,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积极的美德,依然会是我们的梦。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
我们在追求所谓的文明即物质,知识的时候,
不要失落了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尊严、纯真和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