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3 元素
1.了解元素概念,熟记周期表前18号元素的符号。
2.了解元素符号的分类及含义。
3.初步了解并会查阅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学习定位
想一想
以上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
缺“钙”吃什么好?
情景引入
原子名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
氢-1 (氕) 1 1 0 1 氢
氢-2 (氘) 1 1 1 2 氢
氢-3 (氚) 1 1 2 3 氢
表格中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氢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都为1的一类原子。
一、探究元素概念
氕
氘
氚
原因是什么?
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
总称为
氧元素
质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
总称为
碳元素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碳-12
碳-14
碳-13
氧-16
氧-17
氧-18
1、元素:
元素
元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
2.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3.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注意:
2、元素的特点: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C
6
6,7,8
6
碳元素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O
8
8,9,10
8
氧元素
讨论:区分碳元素和氧元素关键看什么?
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课本P59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变化了吗?元素、物质种类变化了吗?
改变
不变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 ,原子的种类 ,
原子的个数 ,元素种类 ,
物质的种类_______ 。
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素?
O2
KCl
含K、Cl、O元素
问:蜡烛含有什么元素?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区别
相互联系
(1)、宏观的概念
(2)、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3)、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微观的概念
(2)、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3)、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也不变。
4.地壳元素的存在
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元素
是怎么分布的呢?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钙
含量最高
的非金属
含量最高
的金属
生物细胞中前四位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空气含量前两位的元素
氧、碳、氢、氮
氧、硅、铝、铁、钙
氧、氢、氯、钠
氮、氧
药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拓宽视野
元素
指钙元素
外国人可能不认识汉字
使用统一的符号!!
二、元素符号
约翰·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氢
氧
氮
磷
硫
铜
铅
碳
铁
锌
银
铂
铝
钠
钾
道尔顿的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来历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如图所示。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用。
最后,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名称 拉丁文名称 符号
氢 Hydrogenium H
氧 Oxygenium O
碳 Carbonium C
铜 Cuprum Cu
铁 Ferrum Fe
书写原则: 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的书写
练习
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 锌ZN 银AG
锰mN 钙cA
Cu
Zn
Ag
Mn
Ca
一大二小!
3.熟记1-18号及常见元素符号及名称
4、元素符号的意义
O
一个氧原子
意义
表示某元素
表示某元素的一个原子
氧元素
(宏观含义),
(微观含义)。
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
②、一个铁原子
①、铁元素
Fe
C
③、铁这种物质
①、碳元素
②、一个碳原子
③、碳这种物质
元素符号有两种含义,如果有第三种那就是表示某种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在元素周期表中除H、N、O、F、Cl、Br、I外)
【想一想】
(1)元素符号N、Cu、Ne、C表示的意义?
Cu
N
表示氮元素
一个氮原子
表示铜元素
一个铜原子
Ne
表示氖元素
表示一个氖原子
表示铜这种物质
表示氖气
思考 下列符号的意义
2O
6C
2个氧原子
6个碳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只表示原子个数(多少个某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
例:O
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2个氧元素;
nFe
n个铁原子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 2个铜原子:
氮元素 : 3个磷原子:
5O
2Cu
N
3P
Cl :
2N:
2Mg:
nS:
练习:
氯元素、一个氯原子
2个氮原子
2个镁原子
n个硫原子
5、元素的分类
铜铁金银钠镁铝钙钾锰锌钡铂汞……
碳磷硫硅碘……
溴
氢氧氮氟氯……
氦氖氩氪氙氡
找字的偏旁的规律?
⑴、“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
金属元素
⑵、非金属元素
①、(“石”字旁)固态
②、(“氵”字旁)液态
③、(“气”字头)气态
⑶、稀有气体元素
(“气”字头)气态
元素的分类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带“钅”旁,如钠、镁、铝; 金和汞例外
稀有气体元素:
带“石”旁 固态非金属
带“气”旁 气态非金属
带“氵”旁 液态非金属
氦、氖、氩、氪、氙
如碳、磷、硫、碘
如氢、氧、氮、氯
如溴
原子
分子
元素
物质
宏观
微观
构成
构成
总称
构成
组成
6.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氢气、氧气、氨等
铁、汞、金刚石等
硫酸铜、氯化钠等
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元素
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微观: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宏观: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氧气、氢气、氨水等 分子
元素 铁 、汞 、金刚石等 原子
硫酸铜、氯化钠等 离子
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单质:氢气H2、氮气N2、氧气O2、 氯气Cl2、氟气F2、溴Br2、碘I2、臭氧O3(共8个)。化合物:所有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铵根NH4的化合物除外)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除去碘)
7、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所有金属化合物,(NH4 当金属离子看待)
+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氧气由 组成;氧气由 构成。
铁由 组成; 铁由 构成。
二氧化碳由 组成;二氧化碳由 构成
氦气由 组成; 氦气由 构成。
氯化钠由 组成;氯化钠由 构成。
氧元素
碳元素和氧元素
铁元素
氦元素
氧(气)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铁原子
氦原子
氯元素和钠元素
氯离子和钠离子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氧分子由 构成。
1个氧分子由 构成。
氧原子
2个氧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碳原子和氧原子
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3.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 一个分子是由若干原子构成的
3.过氧化氢(H2O2)是由 和 组成的,由 构成的,
过氧化氢分子由 构成的,
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由 和 构成。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3.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 一个分子是由若干原子构成的
氢元素
氧元素
过氧化氢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2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CO2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CO
氧气
O2
臭氧
O3
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了世界万物
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表中除收入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外,还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27个空位,并大胆地预言了11种未知的新元素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同时根据它们的性质取了名字,如类铝、类硼、类硅等,后来都得到了验证。
三 、元素周期表简介
第一张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俄国化学家
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外框图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区域: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周期表
每一横行叫一个周期,共7个横行,7个周期。
每一纵例叫一族,共18个纵列,16个族。
其中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Ⅷ族)
元素周期表
主族序号为罗马数字后加大写字母A
共7个主族
元素周期表
副族序号为罗马数字后加大写字母B,
共7个副族
元素周期表
稀有气体也称为0族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起始:
稀有气体
金属
非金属
小结
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
稀有气体
金属
非金属
0族元素
1.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横行,7个周期。
2.族:每一纵列叫一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
(其中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主族序号为罗马数字后加大写字母A,
副族序号为罗马数字后加大写字母B
8 O
氧
16.00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含义:
交流讨论
Ar
Ne
Al
Na
Mg
Li
Be
B
Si
P
S
Cl
C
N
O
F
He
H
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
周期数=电子层数
同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交流讨论
Ar
Ne
Al
Na
Mg
Li
Be
B
Si
P
S
Cl
C
N
O
F
He
H
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
规律:同一横行(周期)从左至右,质子数逐渐递增;同一横行(周期)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8,第一周期从1递增2。
元素周期律
1.元素的排布规律:
每个周期从金属开始,过渡到非金属,以稀有气体结束。
(第一周期除外)
2.同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递增。
4.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5.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
课堂小结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周期 (7个)
族
(16个)
主族(7个):IA ~ ⅦA
副族(8个):IB ~ ⅦB
Ⅷ族(1个) :第8、9、10 三个纵列
0族(1个): 稀有气体元素
同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质子数递增。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