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张PPT)
六年级上册·7单元
京剧趣谈
京剧趣谈
*
京剧被称为“国粹”,你会唱京剧吗?说说你对京剧的了解。
参考
素材
诸葛亮
生
京剧中四类角色的名称
参考
素材
杨贵妃
旦
京剧中四类角色的名称
参考
素材
净
包拯
京剧中四类角色的名称
参考
素材
丑
时迁
京剧中四类角色的名称
朗读课文
1
①课文讲了哪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②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场景,读出自己的感受。
打开课本第103页,我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伴随音乐大声朗读
听一听课文朗读
讲课文
2
学习课文,了解马鞭这一艺术形式的产生以及它的作用。
讲
课
文
马鞭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
1
chěng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这种尴尬”指什么?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这种尴尬”指什么?
因为“舞台方圆太小”和“害怕真马失去控制”这两个方面,导致在舞台上表演骑马困难。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除了骑马,还有哪些活动在京剧舞台上难以表现出来?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除了骑马,还有哪些活动在京剧舞台上难以表现出来?
如乘车、爬山以及自然现象等。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介绍了马鞭的由来——为了解决在舞台上表演骑马的难题,引出了下文马鞭的作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从“彻底”和“无比”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gān gà
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
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
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
从“彻底”和“无比”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彻底”“无比”等词加强了赞叹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艺术智慧的深深佩服。
gān gà
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
马鞭为什么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
马鞭为什么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精练,可以显现骑马人的优美姿态;赋予演员表演自由;具有多种美感等。
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
这句话突出了马鞭的什么特点?
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
这句话突出了马鞭的什么特点?
既让道具变得简单,又能把表演的精髓展现出来。
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
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此处通过两个对比,展现出马鞭的什么作用?
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此处通过两个对比,展现出马鞭的什么作用?
通过两个对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马鞭赋予演员的表演自由。这种自由让演出的节奏更加流畅,艺术效果更加显著。
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这句话说明了马鞭的什么特点?
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这句话说明了马鞭的什么特点?
说明了马鞭美感的多样性
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时间而认定或形成的。
默读课文,体会京剧道具的“实”与“虚”,了解京剧中虚拟道具的妙处。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
这两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
这两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承上启下,把对京剧道具的描写由“实”过渡到“虚”。
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为什么“无”远远胜过了“有”?
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为什么“无”远远胜过了“有”?
虚的针线能够使演员在舞台上更加自由地发挥,避免了纳鞋底的烦琐,更利于把纳鞋底时的神态和动作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
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第2自然段承上启下,并通过描写虚的针线表现了京剧中虚拟道具的妙处。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
3
pú
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
“饱”字说明了什么?
nú
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
“饱”字说明了什么?
“饱”字简练地概括了酒后的满足状态,朴实生动,体现了表演的精湛。
nú
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
为什么京剧中有时候需要“狠狠做戏”?
nú
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
为什么京剧中有时候需要“狠狠做戏”?
使表演更真实、生动。
nú
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第3自然段通过对饭碗“虚”与“实”两方面的描写,体现了京剧中道具运用的巧妙。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作亮相。
亮相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
4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文中指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连风雨都插入不了。
“大气儿不敢出”说明了什么?
亮相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
4
“大气儿不敢出”说明了什么?
形象、具体地体现了观众的紧张。
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
“唯恐”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描写,体现出了观众的高度紧张。
“不可开交”和“戛然而止”有什么作用?
jiá
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
“唯恐”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描写,体现出了观众的高度紧张。
“不可开交”和“戛然而止”有什么作用?
jiá
“不可开交”和“戛然而止”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样一种略显突兀的结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更能凸显京剧“亮相”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此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具体地刻画了京剧亮相时僵持的场面。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
“定身术”更加形象地展现了演员亮相时静止不动的形态。
“醒”字反映了在观众眼中,演员是“睡着”的状态,从侧面突出了演员纹丝不动的神情。
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第4自然段从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反应两方面刻画了静态的亮相。
边读边想象亮相的样子,说说体会到怎样的艺术之美,
静态的亮相和动态的亮相有什么不同。
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
为什么说“一动不如一静”“此时无声胜有声”?
5
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
静止的状态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人物的神态,更显著地突出人物的特征,更鲜明地体现人物的心理。
5
为什么说“一动不如一静”“此时无声胜有声”?
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亮相将打斗的结局定格在了观众面前,能让观众更细致、深入地领会表演要表达的意图,增强表演的艺术魅力。
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第5自然段阐释了静态的亮相的巧妙之处。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
6
“还有”一词有什么妙用?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
6
“还有”一词有什么妙用?
“还有”起衔接作用,此处还含有轻微的转折意味,体现了“静”与“动”的对比。
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
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这句话和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联系?
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这句话和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联系?
这句话和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遥相呼应,通过静、动两个方面的描写体现了亮相的作用——凸显英雄本色。
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第6自然段描写了动态的亮相及其重要作用。
本文从京剧的道具和亮相两个方面阐述了京剧的趣味性。学完了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吧!
参考素材
3
视频素材1
视频素材2
参考
素材
·作者介绍
徐城北简介
徐城北,笔名塞外、品戏斋。作家、学者。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肄(yì)业。多年来专注于京剧艺术及其背景的学术研究。代表作品:《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
·相关拓展
京剧发展
徽班进京,1790年起,以“三庆”为首的徽剧戏班陆续进京演出,拉开了200多年京剧发展史的序幕。
参考
素材
·相关拓展
京剧发展
参考
素材
徽汉合流,1821年起,湖北的许多汉剧艺人进京加入徽班,使徽剧和汉剧开始了深入的交流、融合。“徽汉合流”奠定了京剧的演出风格,标志着京剧的初步形成。
·相关拓展
京剧发展
参考
素材
“同光十三绝”是晚清沈蓉圃绘制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绘有同治、光绪等13位著名的京剧演员,反映出京剧在当时已经发展成熟。
——沈蓉圃《同光十三绝》
·相关拓展
京剧发展
参考
素材
鼎盛时期,1917年以后,京剧由成熟期步入鼎盛期。这一期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
四大名旦
·相关拓展
京剧发展
参考
素材
新的发展,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关拓展
京剧道具
参考
素材
图中的桌椅表示高山,除此之外,京剧中的桌椅还能充当
床、墙、门等。左边演员背后的旗帜叫靠旗,是京剧武将的一种重要装束。右边演员手中拿的旗帜叫车旗,表示他坐在车上。
·相关拓展
京剧道具
参考
素材
京剧中的马鞭
京剧表演中,用挥动马鞭来表示骑马。
·相关拓展
京剧道具
参考
素材
京剧中的船桨
京剧表演中,用摇动船桨来表示乘船。
·相关拓展
京剧道具
参考
素材
京剧中的酒壶
京剧中的酒壶,比日常生活中的酒壶要更加轻便。
·相关拓展
参考
素材
窦尔敦(蓝脸)
刚直、倔强
关羽(红脸)
忠义、耿直
典韦(黄脸)
勇猛、暴躁
京剧脸谱
·相关拓展
参考
素材
京剧脸谱
曹操(白脸)
奸诈、多疑
张飞(黑脸)
粗鲁、豪爽
·片段欣赏
参考
素材
既在戏里,又在戏外,这是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表演的一个特点。京剧演员随时要意识到自己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没法长时间地“进入角色”。《空城计》表现诸葛亮履险退敌,但是只有在司马懿退兵之后,诸葛亮下了城楼,抹了一把汗,说道:“好险呐!”观众才回想起诸葛亮刚才表面上很镇定,但是内心很紧张,如果要演员一直“进入角色”,又表演出镇定,又表演出紧张。
——汪曾祺《漫谈马连良的演唱艺术》
关于京剧的优秀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