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飞出地球去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飞出地球去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8 13: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4.3 飞出地球去
300多年前,牛顿提出设想
地面上的物体,怎样才能离开地球
问题:
一、宇宙速度
地面上的物体,怎样才能离开地球
问题:
300多年前,牛顿提出设想
方法: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问题: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G=6.67×10-11Nm2/kg2 , 地球质量M=5.89×1024kg, 地球半径R=6400km)
该速度的求法还有其它方法吗?
= mg=
V= = = =7.9Km/s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v1=7.9km/s
说明:
 (1)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
  (2) 将卫星发射出去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
思考:如果卫星发射速度大于7.9km/s,卫星将怎样运行? 阅读教材自己探究
一、宇宙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v2=11.2 km/s
3.第三宇宙速度 v3=16.7 km/s
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最小发射速度
也叫脱离速度
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最小发射速度
也叫逃逸速度
11.2km/s>v>7.9km/s
11.2km/s
16.7km/s
宇 宙 速 度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7.9km/s
二 人造卫星的轨道
*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
1.极地轨道
2.赤道轨道
下图中A B C三个轨道哪个是不可能实现的
各种各样的卫星……
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 。
用途:
主要用于通讯卫星,这样地面的接受天线就可以固定在一个角度接收电视节目,性能比较稳定,接收设备造价也较低。如果不是同步卫星,接收卫星信号的设备还得跟着卫星转,等转到地球另一面的时候就收不到了。
同步卫星的特点
* 轨道平面
* 周期
* 线速度 角速度 加速度的特点
3. 周期 T = 24h 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2. 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
4. 离地高度h = 36000km
三 同步卫星
1.与地球自转同步
板书设计
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卫星刚好能在地球表面附近作圆周运动
(会推导:用F万 =F向)
2.第二宇宙速度: V2=11.2km/s,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
3.第三宇宙速度: V3=16.7km/s,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
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
三、地球同步卫星
1.与地球自转同步
2.定周期
3.定高度
4.定线速度 角速度 加速度
1.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速率
A.一定等于7.9 km/s
B.等于或小于7.9km/s
C.一定大于7.9 km/s
D.介于7.9km/s~11.2 km/s
2.通信卫星又叫同步卫星,下面关于
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都位于地球的赤道
平面内
B、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都相等
C、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
动的角速度都相等
D、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都相等
ACD
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
B.它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它的周期是24h,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和
D.每一个地球同步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一样的
ACD
4.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D
5.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
6.计算: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为h,设地球半径为R,卫星运动周期为T
则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的大小应该为多少?
提示 :同学们算算,近地卫星的周期又是多少呢?
思考:我们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70min的卫星呢?
不能!!
三.梦想成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火箭点火起飞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min,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临月球,载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2005年的神舟六号,2008年的神舟七号以及后来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嫦娥一号、二号的成功发射无一不说明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之迅速。
作业
课本练习二(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