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8 14: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导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国力强盛、制度领先
民族往来、对外交往活跃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
战火连绵、政局动荡
南方开发初见成效
胡汉民族交融
文化领域成就突出
一、政权更迭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二、江南开发
三、民族交融


三国(220-280)
西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439-581)
北魏
隋朝统一
南朝(420-589)
(266-316)


383年淝水之战
一、政权更迭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南北朝形势图
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晋室南迁,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政权。在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合称“十六国”。4世纪下半叶,氐族的前秦政权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入侵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北方再度陷入分裂。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经孝文帝改革后走向繁荣;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合称北朝。在南方,420年东晋灭亡后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581年,灭北齐后北周被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陈,至此结束分裂,再次实现统一。
政权更迭情况概述
操练:请将右边四幅地图按时间先后排序,并说明理由。




“衣冠南渡”的无心插柳
发达的冶金业
精耕细作的农业
P30学思之窗:根据材料,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P30思考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学思之窗和正文部分)
(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长期处于和平环境
士族阶层传入
的先进文化
二、江南开发
中国分裂时,经济网络系统,既能一时退缩为区域性的自存,又时时渗透分裂政权之间的边界,稍济彼此之间的不足。...发挥修补分裂的功能,终于又可逐渐将分隔的市场网,再度整合为一,也赋予政治再度统一的契机。南北朝之后,中国又再度统一,即是这一过程的完成。
——许倬云
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三国时期,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南中、山越)
东晋至南朝,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西晋时期,五胡内迁并卷入司马氏内战
十六国政权中,大多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北朝政权中,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长期混战...
三、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改洛阳籍
穿汉服,说汉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与汉族上层通婚
原有姓氏 现在姓氏
拓跋 元
原姓 现姓 原姓 现姓
丘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贺楼 楼 勿忸于 于
尉迟 尉 纥奚 嵇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魏书·高祖纪下》
1、措施
2、影响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P33问题探究: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代汉族姓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关系。
民族融合的关键在文化认同而不再姓氏血缘。以汉族而言,它是历史长河中不断融汇其他少数民族成分而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汉族姓氏都具有古代少数民族成分,有一些甚至以古代少数民族成分为主要源头。
不同民族杂居一处的现象不断增多,族际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不断增强,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的联系逐渐紧密,共同心理认同逐渐产生。其结果就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共同性因素增加。 ——杨须爱
民族交融

民族融合
是指各民族间平等相处、经济文化交流、生活习惯相互影响、生产方式逐渐趋于一致,不一定使一个民族丧失本民族原有的特征,而成为先进民族的组成部分,民族融合不是民族同化。 ——刘振华
初始阶段
高级阶段
化“他”为“我”
弃“我”为“他”
一、政权更迭: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二、江南开发: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三、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华夏认同加强
本课小结
分裂
统一
为什么说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经济上 均田制:
① 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 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 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 ① 迁都洛阳
②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
③ 整顿吏治
文化上 汉化政策:
① 采用汉姓② 改穿汉服
③ 学说汉话④ 提倡与汉族通婚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一览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