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四川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四川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8 15: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7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2022·四川自贡·八年级期末)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2022·四川巴中·八年级期末)红军长征开始到结束的年代是
A.1924﹣1927 B.1927﹣1937 C.1934﹣1936 D.1945﹣1949
3.(2022·四川资阳·八年级期末)依据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中央红军的长征从江西出发,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艰难的行程
B.行程漫长,自然条件恶劣,是一次艰难的远征
C.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D.除中央红军外,红二、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等也相继北上,逐步实现战略转移
4.(2022·四川内江·八年级期末)从1930年底——1934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有( )
A.三次 B.六次 C.四次 D.五次
5.(2022·四川广元·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B.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6.(2022·四川德阳·八年级期末)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7.(2022·四川自贡·八年级期末)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这次会议(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8.(2022·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9.(2022·四川宜宾·八年级期末)“弥天烽火,奋万里长征,革命成败攸关,系决此会;漫地凯歌,树千秋伟业,中华兴衰转折,重开纪元”。“此会”对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 B.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D.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10.(2022·四川内江·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八七会议 B.抗日战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2022·四川·雅安中学八年级期末)“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三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2.(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近代史上的某一事件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该事件是( )
A.1931年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B.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3.(2022·四川凉山·八年级期末)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逐步扭转了红军军事上的被动。遵义会议后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有( )
①李德 ②周恩来 ③毛泽东 ④王稼祥 ⑤博古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14.(2022·四川泸州·八年级期末)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2·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八年级期末)“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6.(2022·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17.(2022·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8.(2022·四川眉山·八年级期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长征:“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 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 都体现在这次无与伦比的远征史中。”由此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长征精神( )
A.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精神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不畏艰难,不惧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2022·四川乐山·八年级期末)红军长征平均每天行军74里,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翻越大雪山40余座,跨过大河近百条……。这体现了长征胜利的精神源泉是
A.乐于吃苦的乐观主义 B.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
C.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D.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20.(2022·四川·雅安中学八年级期末)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
A.甘肃腊子口 B.甘肃会宁 C.陕西吴起镇 D.陕西延安
21.(2022·四川凉山·八年级期末)世人把毛泽东翻越岷山后写的《长征》中“三军过后尽开颜”解读为三军主力会师。实际上红军三大主力最终胜利会师是在( )
A.1934年瑞金 B.1935年遵义 C.1935年吴起镇 D.1936年会宁
22.(2022·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下列军事行动发生在四川境内的是( )
A.吴起镇会师 B.四渡赤水 C.喋血湘江 D.飞夺泸定桥
23.(2022·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 )会师。( )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4.(2022·四川凉山·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请回答:
(1)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哪年?长征途中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事件是什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
(2)长征途中在1935年月1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5.(2022·四川广元·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诞生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是什么成就了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要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得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五四开端】
材料一 如图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红船起航】
材料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八一建军】
材料三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材料中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开辟道路】
材料四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4)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生死攸关】
材料五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5)依据材料,写出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6.(2022·四川德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
材料二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江西民谣
材料三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次“大会”是指的是中共的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回首中国共产党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1934—193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阶段是长征时期。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进行战略战役,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长征的胜利结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ACD都与长征无关,排除。
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车三大主力会,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因此红军长征开始到结束的年代是1934﹣1936,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C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没有打败国民党军队,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能从图片中获取,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的是巧渡金沙江,B项符合题意;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排除A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排除C项;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35年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1927年毛泽东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又陆续建立了其他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A项不合题意;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项不合题意;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7.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是分水岭”“ 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C项正确;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排除A项;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排除B项;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国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项符合题意;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927年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的又一次著名武装起义,均与题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9.B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弥天烽火,奋万里长征,革命成败攸关,系决此会”可知,这是说,在长征中,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正确;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三大主力的会师均是军事行动,不是会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0.C
【解析】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 权。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项正确;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排除A项;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排除B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八七会议,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A排除;中共三大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B排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排除。故选C。
12.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排除A项;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围剿,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排除B项;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犯了“左”的错误,①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依据题干“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可知体现了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体现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以及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①②④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③排除。 故选B。
15.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B正确;度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都不是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排除ACD。故选B。
16.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故C符合题意。血战湘江为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飞夺泸定桥为和四方面军会师准备了条件,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启迪人们追求民圭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B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C项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C符合题意;D项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8.D
【解析】依据题干“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概括起来就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结合材料,可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长征”反映的精神正是长征精神,D项正确;根据所学,"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精神”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相符,与材料“《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长征”不符,故A错误,排除A项;根据材料,“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可见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与长征无关,故B错误,排除B项;根据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清代顾炎武,与长征无关,故C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9.B
【解析】材料反映长征过程中刻苦各种困难的现象,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红军激情高涨,藐视苦难的精神状态,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依靠群众的信息,排除D。故选B。
20.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在甘肃的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地点不是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D项正确;1934年长征开始,从瑞金出发,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B项;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是发生在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D项正确;吴起镇会师在陕西,排除A项;四渡赤水在贵州省,排除B项;喋血湘江,发生在湖南,排除C项。故选D项。
23.吴起镇,1936。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4.(1)1934年、渡过金沙江、会宁地区
(2)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分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途中在1935年月1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5.(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或诞生);她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八一建军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召开遵义会议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我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依据材料的“还我青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2)依据材料二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依据材料三的“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可知材料三和今天的八一建军节有关。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一建军节由此诞生;依据材料三的“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毛合”后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6.(1)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答到以上任意两点)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答出其中2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可知这次大会是中共一大;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德来会毛泽东”指的是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所以是发生在井冈山;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略转移”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意义主要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