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8 15: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单元课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导入新课】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2009年,港珠澳大桥项目刚刚成立,在管隧道领域,中国的技术还无法比肩国际水平。当时全国江河沉管隧道总长不超过4000米,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一个长5664米的外海沉管隧道,费用之高、难度之大、风险之大,难以想象! 
面对外国公司15亿元的漫天要价,林鸣和他的团队决定走自主研发之路。他带领团队攻破无数难关,一起熬过无数个夜。在筹备第八个“孩子”--E8沉管安装的关键时刻,林鸣出现了鼻腔大出血,情况十分危险。在做了两次全麻手术后,他立马又投入安装工作,医生只好跟着上船。10年来,几乎每到关键和危险的时刻,林鸣都会像“钉子”一样,几小时、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地“钉”在工地。10年来,他瘦了整整40斤。
在林鸣的带领下,建造港珠澳大桥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实现了中国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智慧和实力!
——《“朗读者”林鸣:人生就是要不断出发》
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习近平主席
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导入新课】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现代交通运输
的新变化
汽车
公路
铁路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二、航空的发展: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1)世界:
(2)中国:
2、高速公路:
(1)世界:
(2)中国:
3、高速铁路:
(1)世界:
(2)中国:
4、20世纪后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此后设计——,逐步成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②到2018年底,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均大幅增长。
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二战后广泛发展。
①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
②到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有关路上交通的大事年表,并概括20世纪后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①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到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3.5万千米;
③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④积极走出去,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
①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②发展迅速、专业化、高速化、网络化。
③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④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到2020年,中国国内高铁规模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展望到2030年,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基础上,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省会城市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它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2013年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是的一座丰碑。
2006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著名冻土科学家张鲁新。
1974年冬,刚刚结婚7天的张鲁新,便与新婚妻子告别,他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分布与特征研究课题组组长的身份,带领其他科研人员一道,走上了高原。
  他在高原上曾多次一天一夜没吃一顿饭,在试验场一蹲就是30多个小时。最长的一次,他一年零一个月没有走下唐古拉。
张鲁新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参与了多项冻土课题的研究。张鲁新曾说:“我站着,就是路标;躺下,便是路基!一定要把青藏铁路修道到拉萨去,实现几代冻土科学工作者的理想。”从1978年3月开始,他先后主持冻土路基、冻土力学课题四项。他参与主持的“多年冻土地区锚杆长期抗拔力的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改编自《张鲁新:一个人与一条路》
启示:创新驱动发展,科研成就自信。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加强文化自信,实现大国尊严。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组数据看意义
自青藏铁路通车后的2006年至2015年,青海省GDP由641亿元增长到2417亿元,西藏自治区GDP由342亿元增长到1026.39亿元,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2015年,西藏自治区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4倍。
——《天路”架起雪域金桥 写在青藏铁路通车十周年之际 》
青藏铁路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课堂探究】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5、航运船舶:
(1)世界:
(2)中国:
阅读教材p75概括20世纪海上交通进步的表现
并思考中国海上交通发展的特点。
①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③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
的铁路隧道,将英国和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
①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②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
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③2018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
份额均超过40%。
特点: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课堂探究】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政治——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经济——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思想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史料: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孙中山在1919年明确提出了青藏铁路的概念和构想,但在20世纪上半期,这条铁路始终只处在概念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加之修筑铁路耗资巨大,青藏铁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反复勘测、论证,直到2006年才全线开通运营。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二、航空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内容,按时间梳理世界和中国航空的大事
1、世界:
①飞机时代的开始:
②第一条空中航线:
③欧洲的国际航班:
④飞机的技术进步:
⑤空中通道的开辟:
2、中国:
①第一家航空公司:
②民用航空成就: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二、航空的发展:
1、世界 ①飞机时代的开始: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I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
②第一条空中航线: 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③欧洲的国际航班: 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④飞机的技术进步: 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布质和木质转变为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技术进步让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
⑤空中通道的开辟: 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
2、中 国 ①第一家航空公司: 1950年,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②民用航空成就: 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35个,飞机3639架,定期航线4945条,其中,国际航线849条,定期航班国际通航65个国家165个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1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1674万吨。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内容,按时间梳理世界和中国航空的大事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
“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大兴国际机场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大兴机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座机场,这是第一次把一座机场的作用上升到国家发展动力源的高度。
世界级的机场工程,也带来了世界级的工程难题,再加上工期紧张、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一系列难点问题,挑战之大超乎想象。然而面对这些难题,机场建设者都力求以工匠精神推进精细化管理,以创新精神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截至目前,机场完工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全部达到了100%。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建设过程中还采用了行李系统、离港系统等众多国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打破了外国公司长期以来在大型枢纽机场的垄断地位,为推动我国在国际民航规则和标准制订上获得主导权和话语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编自《回首不负使命 前行尽展新颜
——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四周年》
2018年,北京大兴机场指挥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它是还在建设中的交通工程,一旦竣工,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旅客吞吐量最大能满足1.3亿人次/年。2016年,它被英国《卫报》评选为即将竣工的
“新世纪七大奇迹”之首。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现代交通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通过交通,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交通产业自身也创造国民收入,并直接带动旅游无烟产业的发展。
——《交通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从文明演进的脉络看,交通运输发展是人类追求交流联通的自由意志挑战时空阻隔的过程及结果,成为技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阶的重要标志。
——《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国道路》
交通拥堵、航班延误、各类突发交通事故等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时间浪费、人员伤亡,不仅损坏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对人文环境造成混乱和伤害。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现代交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但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的保护。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内容,概括现代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交通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
各种交通网吧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 “地球村”。
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
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④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
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课堂探究】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 注意论从史出,多角度思考。
原因:①新中国的成立提供政权保障。
②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③政府制定政策扶持交通运输发展。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⑤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创新进取。
【课堂小结】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海陆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1)世界:
(2)中国:
2、高速公路:
(1)世界:
(2)中国:
3、高速铁路:
(1)世界:
(2)中国:
4、20世纪后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此后设计——,逐步成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②到2018年底,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均大幅增长。
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二战后广泛发展。
①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
②到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①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②到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3.5万千米;
③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④积极走出去,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
①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②速度不断提高。
③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④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课堂小结】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二、航空的发展:
1、世界:
①飞机时代的开始:
②第一条空中航线:
③欧洲的国际航班:
④飞机的技术进步:
⑤空中通道的开辟:
2、中国:
①第一家航空公司:
②民用航空成就: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①交通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各种交通网吧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 “地球村”。
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④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拓展:新中国交通发展的原因?
①新中国的成立提供政权保障
②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③政府制定政策扶持交通运输发展。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⑤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创新进取。
【课堂小结】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首次提到要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这标志着建设交通强国已经由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交通运输行业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先行的旗帜,踏上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交 通 强 国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