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0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0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8 15:0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1900年法国发表的“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明信片
1.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四分五 裂“的局面?
2.图二展现的是哪一事件?
3.图三与外敌作战的又是什么组织呢?
于是西人之教堂遂为若辈之城社,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自来教堂之变端,何莫非平时积忿之所致哉!
心系国难:义和团运动
(一)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废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 义和团揭帖
思考:1.结合材料分析,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其斗争矛头指向哪里?
2.义和团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于是西人之教堂遂为若辈之城社,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自来教堂之变端,何莫非平时积忿之所致哉!
教会势力猖獗
引起民众不满
反帝爱国运动
心系国难:义和团运动
(一)兴起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和民间结社、习武组织发展起来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剧
教会势力兴盛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由反清转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心系国难:义和团运动
(二)扶清灭洋
扶清 灭洋
进步性 表现其爱国精神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 体现其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其抱有幻想,导致其被清政府利用打击列强侵略。 但对洋人、洋教、外来思想等通通排斥,体现其盲目排外思想
还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
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心系国难:义和团运动
(三)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转变
运动早期
发展高潮
联军攻陷北京后
斗争方式: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恶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引起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将拳民列诸乡团之内,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
山东巡抚张汝梅
血荐轩辕:抗击八国联军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八国联军
时间:1900年6月 从大沽口登陆
联军组成:英、美、日、奥、意、俄、德、法八国
领率: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血荐轩辕: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原因
想一想: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说说你的看法。
直接原因:列强担心义和团运动影响其在华利益,遂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血荐轩辕: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阻击战 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 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列强借口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
天津保卫战 将领聂士成壮烈牺牲,7月中旬天津失陷
抗击八国联军过程
大沽炮台失陷
慈禧接到列强要求归政于光绪皇帝的谎报
6月21日,清廷宣战
“与其苟且图存,怡羞万古,孰 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血荐轩辕: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进军路线
6月,攻陷大沽炮台
7月中
攻陷天津
8月14日
攻陷北京
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下令剿杀义和团,请求联军“助剿”。
义和团运动失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血荐轩辕: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血荐轩辕: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
赔款
拆炮台
驻军队
划使馆
禁止反帝
设外务部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抵押。(庚子赔款)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即革职,永不录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许中国人居住
想一想:这些条约分别有什么危害呢?
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危害
赔款
拆炮台
驻军队
划使馆
禁止反帝
设外务部
摧残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加剧中国贫困和经济衰败
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权力,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帮凶。
清政府日趋沦为列强的附庸,成为“洋人的朝廷”
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影响
1.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一些有识之士认清了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反清斗争逐渐高涨。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课堂小结
瓜分中国
义和团运动
大沽口登陆
进犯北京
慈禧西逃
《辛丑条约》
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将它们串联起来呢?
勿忘国耻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是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
课堂练习
1.“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是以下哪一个条约?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目前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大约有
164万余件分散在全世界两百余家博物馆,从下图可以看出,近代以来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情况,③处文物流失高潮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A.中国被迫割让领土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C
课后作业
绘制19世纪以来四次列强侵华战争思维导图,包括战争时间、基本过程、签订的条约内容及相关影响。并可以对比各大不平等条约内容,理解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