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二次测试生物学试题
答案
1-6ACBBCA
(8分,每空2分)
GUC UUC 4 a
(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F2 F2开始出现AAbb个体(或从 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2分)
97 1:1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诱变育种
过程④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基因工程育种转入的基因是已知的,用基因工程手段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2分)
(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替换、增添和缺失 基因结构
(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4分)
(3)出现窄叶 都为阔叶
(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42
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
(2)秋水仙素处理
(3). 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4分)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常 隐 100%(2分)
(2)等位 基因突变 Aa1、Aa2或Aa2、Aa1(2分)
(3)控制该病的基因片段上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2分)仁寿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二次测试生物学试题
1.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
2.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和ad B.AaDd和aD
C.AaDd和AD D.Aadd和AD
3.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4.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6.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7.(8分)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 变为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最多有 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链中。
8、(12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__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________株。基因型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_______。
(3)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⑦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⑦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
9.(12分)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____改变。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若子代______________,则为显性突变。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为隐性突变。
10.(12分)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0分)如图为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家系图,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请回答问题:
(1)据图初步判断,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基因控制,Ⅲ﹣4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2)对该家系中Ⅱ﹣5和Ⅱ﹣7的相关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二人均为杂合子。据此推测患者的基因型可能为a1a2.a1和a2均为A的________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____。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P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的。与正常P蛋白相比,其中一种异常P蛋白从第33位氨基酸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均发生了改变,且肽链更短,请解释该异常P蛋白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