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小明在学习本节内容后,分析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判断下列他哪个分析是正确的?( )
A.地衣是“地球拓荒者”,它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形成的
B.冬虫夏草是由真菌侵入某种蛾类的幼虫体内形成的,它们是共生关系
C.寄居在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肠胃中,帮助分解草料的细菌与牛、羊属于寄生关系
D.所有的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双基巩固
A
2.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对人体可能有害,也可能有益
B.牛、羊的胃和肠道中的细菌都会导致牛、羊患病
C.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属于共生关系,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B
3.学习了本节内容后,某同学用概念图的方式梳理了学习内容。下列与概念图中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②根瘤菌 ③与动植物共生 ④链球菌
B.①与动植物共生 ②链球菌 ③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④根瘤菌
C.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②链球菌 ③与动植物共生 ④根瘤菌
D.①与动植物共生 ②链球菌 ③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④醋酸菌
C
4.生物防治是现在及今后农、林、牧业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现在主要有以菌治虫、以鸟治虫及以虫治虫等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少用或不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可以节省防治害虫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C.自然界中所有的农作物害虫都能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消灭
D.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且治虫的效果可持续
C
提升与迁移
5.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某些真菌寄生在水稻体内,引起水稻稻瘟病,导致粮食减产
B.夏天,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使受潮的粮食发霉长毛,导致粮食变质
C.人肠道内的某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有益健康
D.利用特定细菌分解有机物,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而保护环境
B
6.我国某地将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
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
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改为冬季,则3
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两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
D
7.(实验探究)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____________。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有无细菌
适宜的温度、湿度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叶绿体
物质循环
(5)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旧纸张应投入右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号垃圾桶里。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①
不乱扔、乱倒垃圾,垃圾进行分类后扔在对应的垃圾箱里(或向身边的人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等)
应用与实践
8.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如果淀粉糊中加入土壤浸出液,淀粉会被分解吗?请你尝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操作指引:
①器材: 新鲜土壤、蒸馏水、淀粉糊、碘液(或碘酒或碘伏)、一次性透明杯子、纱布、碗。
②探究过程:
a.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碗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碗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备用。
b.另取两个碗,编号A、B,放入等量淀粉糊;在A碗中加入30毫升土壤浸出液,在B碗中加入30毫升蒸馏水。
c.在室温中放置7天后,分别将A、B碗中的溶液分成3份,每份10毫升,分别倒入6个一次性杯子中,分别编号为A1、A2、A3和B1、B2、B3,在6个杯子中加入两滴碘液。
d.观察杯子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③观察与研究: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吗?你将如何解释出现的实验结果?
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实验结果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