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登山运动员所背负的氧气怎么来的?
思考
空气中的氧气
钢瓶中的氧气
集气瓶中的氧气
登山运动员所背负的氧气怎么来的?
一、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光照
酶、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二、工业制氧(阅读P40资料卡片)
1、流程:
2、分离液态空气属于________变化
物理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
(1)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固体;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1、药品
(1)过氧化氢(H2O2)
俗称双氧水,无色液体。 家庭和医院用的消毒水就是其3%的溶液,它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O2)。
关于实验室制取原料的背景资料
关于实验室制取原料的背景资料
(2)高锰酸钾(KMnO4)
俗称灰锰氧或PP粉,紫黑色晶体,其溶液为紫红色,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O2)。
(3)氯酸钾(KClO3)
白色晶体,熔点为368℃,400℃时分解放出氧气( O2 )。
关于实验室制取原料的背景资料
2、原理:
(1)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2)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O2)
(H2O)
(H2O2)
(KMnO4)
(K2MnO4)
(MnO2)
(O2)
(O2)
加热
(KClO3)
(KCl)
探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二氧化锰的作用 P38(阅读2分钟)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不复燃
复燃
放出的氧气的量很少
放出的氧气的量较多
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
复燃
放出的氧气的量较多
探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二氧化锰的作用 P38
四、催化剂(触媒)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
概念剖析
“一变”
“二不变”
“改变”
包含“加快”和“减慢”两方面的含义(改变≠加快)
化学性质≠性质≠物理性质
(一变 二不变)
【注意】
1、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但不能使一个不能发生的反应发生反应。
2、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如催化剂的存在状态改变。
3、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
4、对于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若没有催化剂,反应照常进行,只是速率不同。
答:不是。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但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答:不是。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既可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选择硫酸铜溶液、氧化铁等。当然不同催化剂的改变速率程度不同。
问1、二氧化锰只能做催化剂吗?
问2、一个反应只能有一种催化剂吗?
【注意】
交流讨论:分析下列三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一种反应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
1、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五、分解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特点:“一变多”
表示为: X B + C + ···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B. 水 氢气+氧气
C. 氧气+二氧化碳+铜+水 碱式碳酸铜
D.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点燃
通电
加热
二氧化锰
AC
C
BD
加热
练习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 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H2O2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C
C
练习(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回顾
实验装置
一、实验装置的选择: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反应物都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反应不需要加热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发生装置选择:
收集装置选择:
(1)排水法
(2)向上排空气法
(3)向下排空气法
(1)排水法:
一、适用范围
不易或难溶解于水的气体
二、优点
a、易于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b、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三、缺点
a、收集的气体不干燥
b、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
一、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二、优点
a、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b、操作较为方便
三、缺点
a、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b、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2)向上排空气法
一、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二、优点
a、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b、操作较为方便
三、缺点
a、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b、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3)向下排空气法
实验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向上(下)排空气法
一、实验装置选择的依据: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溶解性
密度
实验制取氧气仪器装置图
高锰酸钾
氯酸钾
过氧化氢
实验室制氧气的一般环节:
(以高锰酸钾为例:)
1、药品: 高锰酸钾
2、原理:
KMnO4—K2MnO4+MnO2+O2↑
△
3、实验仪器
试管、铁架台、导管、 单孔橡皮塞、水槽、集气瓶、酒精灯、毛玻璃片。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组装顺序:“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4、装置图
(1)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
(4)点:点酒精灯加热(预热)
(5)收:收集气体
排水集气法
(6)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定:固定试管(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7)熄:后熄灭酒精灯
“茶庄定点收利息”
5、实验步骤:
6、验满
a、排水法:
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
b、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满了。
7、检验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8、存放:盖上玻璃片,正放
(1)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才收集!
4>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离水面。
9、注意事项:
(2)本实验在试管中加棉花的目的?
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或收集不到纯净的O2
(3)由于操作不当,哪些情况造成试管易炸裂?
1>试管外壁有水。
2>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3>加热试管是为预热。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固液反应物的变式装置及特点:
(d)
(a)
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b)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装置简单
装置(a)的特点:
装置(b)的特点:
装置(c)的特点:
装置(d)的特点:
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A B C
万能瓶的使用
A瓶: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长进短出
B瓶:收集气体(排水法),短进长出
C瓶:洗气,长进短出
拓展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助燃
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等
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序号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或 (写出装置代号)。
(3)在实验中试管很容易发生炸裂,分析两条试炸裂管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
A
C
D
试管外壁有水
加热时没有预热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变化
3、右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1)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通入。
(2)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
氧气从 端通入。
(3)瓶中贮满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 端通入。
(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盛放约半瓶蒸馏 水,这时氧气从 端通入。
a b
a
b
a
a
4.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