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3.1原子的构成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
生成的新粒子是 ,该实验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而 不
可分.即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水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氢分子氧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能不能再分呢?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1.原子结构发展史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由原子构成的。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一、原子的结构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 他提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汤姆森原子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4)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
α粒子散射实验
预期结果:α粒子会毫不费力地击穿金原子,顺利到达对面的探测屏上。
原子
正电)
α粒子束 (带
原子
α粒子束
α粒子是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微粒
α 粒子束
现象:
1.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不改变原来方向,
2.一小部分改变了方向,
3.极少数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只有一小部分发生偏转,还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交流共享
绝大部分α粒子没有或遇到极小的阻力,从原子之间的间隙或者原子内部的空隙中穿过;而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是因为它们和金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发生了碰撞。这就是原子核。
α粒子
带正电
高速运动
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原子核
带负电
质量很大
体积很小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
注: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
(不显电性)
2.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叫做核电荷数
原子
原子核
原子核有多小?
名称 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H 1 0 1
氧 O 8 8 8
钠 Na 11 12 11
氯 Cl 17 18 17
碳-12 C-12 6 6 6
碳-13 C-13 6 7 6
碳-14 C-14 6 8 6
下表列出几种原子的基本构成,
请你分析表中信息,看看能得出那些结论?
1、在原子里,核电荷数= = 。
2、质子数 中子数
3、原子中 含有中子
4、不同的原子其 不同。
5、不同的原子其核内所含的 不同。
6、同一类原子 相同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不一定等于
不一定
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质子数和中子数
质子数
(1)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类物质
①金属(金、汞等)
②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
③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硅等)
3.原子
1.石墨由碳原子构成,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就含有1018个碳原子;
2.墙角长期堆放了一堆煤球,等煤球用完了却发现墙都变黑了,而且无法擦去;
3.水银由汞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的高低。
下面有几个生活中的现象,
你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我们原子的特征吗?
(2)原子的特征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例如金、金刚石、其它一些金属等物质都是由它们的原子直接构成的。
(2)、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
例如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大量水分子构成水。
(3)、原子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
如质量和体积很小、有间隔和相互作用,总在不断运动等。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相互作用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相互 关系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 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⑴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⑵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
⑶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⑷在同一类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⑸化学变化中可分的粒子是 ,不可分的粒子是 ;
⑹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原子核、质子
电子
分子、原子、中子
质子、电子
分子
分子、原子
原子
在线测试
1.下列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氯化钠 B. 水 C. 金刚石 D. 甲烷
C
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 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
D. 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
3.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3 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中的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B
4. 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
B、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9.288×10-26千克
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 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1/12
Ar=
一种原子的质量
二、原子质量的计量
例如: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1个氢原子质量为1.67×10-27kg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67×10-27kg
1.993×10-26kg×
1/12
注意:
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
②单位为“1”,通常不写。
原子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氧 铁
氯 铜
16
56
35.5
64
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5
找规律:
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g”
C
2021 年4 月13 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核素。已知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核内质子数为1,则它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0 B. 1 C. 2 D. 3
C
2、原子的结构
原子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原 子 核
(+)
质量大体积小
(不带电)
(+)
(不带电)
(-)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原子不可分割
汤姆森“葡萄干布丁”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有核模型
1、原子结构发展史
3、原子的性质
(1)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3)微粒的一般特性:小、动、隙
①所有金属,如:金、钠、铝等
②所有稀有气体,如:氦气、氩气等
③“石”字旁碘除外,如:磷、硅等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