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课件(共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习题课件(共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8 21:54:02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 镜
1. 如图KT5-1-1所示,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1、2、3
B. 4、5、6
C. 1、3、5
D. 2、4、6
C
2. 如图KT5-1-2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甲、乙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虚线方框内放的透镜是(    )
A. 甲、乙都为凸透镜
B. 甲、乙都为凹透镜
C.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D.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
3.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C
4. 请完成图KT5-1-3中光路图。
如答图KT5-1-1所示。
谢 谢
C9
009(共8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1.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
(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D
2.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 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又放大了一次
D
3.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________。(均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4.如图KT5-5-1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的____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缩小

5. 图KT5-5-2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O1为物镜光心, 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 F2为目镜焦点。
(1)物体AB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_____ (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会看到一个箭头向__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的___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谢 谢(共6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1. 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 看清近处物体时,晶状体较厚
D. 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
2. 小覃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KT5-4-1所示,则
(    )
A.小覃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B.小覃有近视,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覃有远视,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覃有近视,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

34 cm
+300
4. 为了矫正视力,请你在图KT5-4-2的方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如答图KT5-4-1所示。
谢 谢
C9
009
3.小明的爷爷有一副老花镜,一天晚上,他想估测这副眼
镜的度数,他把房间的窗户打开,使得在房间里能看见窗
外很远地方的一盏明灯。小明站在白墙旁边用眼镜片把这
盏灯的像成在白墙上。小明测得此时镜片到墙的距离是
34cm。这样,可以认为,这副镜片的焦距是
镜片的度数D是(共7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
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9 cm
B. 10 cm
C. 15 cm
D. 20 cm
C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距离透镜30 cm时,此时能在光屏上成像,物体的像距离透镜20 cm,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将物体向透镜远离5 cm,则此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相比原来的像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 cm<f<15 cm
变小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图KT5-3-1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0.0
放大

谢 谢(共7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1.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2.关于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
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反射成像的有②
D.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
3. 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通过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现象,能推理出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 能在光屏上成像
B. 有光进入人眼
C. 像是放大的
D. 像是正立的
A
4. 小明饮水时,不小心在不渗水的光滑课桌上滴了一滴水,善于观察的他透过水滴看到水滴下的桌面纹路变粗了,则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透镜,看到的是桌面纹路________________立、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放大
5. 图KT5-2-1所示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白墙上形成的像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为了能在白墙上看到较大的像,要使白墙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
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了
_________ (填“镜面”或“漫”)反射。



谢 谢(共5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图KT5-3-2所示是某市中小学统一安装的“一键式报警柱”。按下按钮就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面对面视频通话,实现校园安全事件的紧急救助。关于此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相同
B.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
C.“报警”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报警”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2. 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KT5-3-3)。放大镜的焦距为25 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  )
A.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 cm
B. 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 cm
C. 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D. 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
3.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其中手机强大的拍照功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便利,景物通过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此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满足________________(填“f2f”)。如图KT5-3-4所示,小明利用自拍杆进行自拍,与手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_________物距,从而________________取景范围,
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后两空均填
“增大”或“减小”)
实像
u>2f
增大
增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