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形成
(1)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廷建立新都;
(2)公元395年帝国分裂
(3)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逐步封建化,继续存在近千年
罗马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
知识拓展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继承了横跨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东部版图,首都为330年营建的君士坦丁堡,希腊旧名为拜占庭。
1557年历史学家赫罗尼慕斯·沃尔夫,在其著作中正式将东罗马帝国称作“拜占庭帝国”,以区分古希腊与中世纪希腊化罗马帝国的文献。17世纪后,“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得到了广泛使用。
2、版图: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地跨欧亚非三洲
农业区
农业区
商业区
拜占庭
中世纪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金币
马赛克画
3、拜占庭帝国鼎盛——查士丁尼时期
(1)查士丁尼:
农民→军人→皇帝
(2)统治措施: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武力征伐;
③推动封建化;
④完善法律。
查士丁尼一世和皇后狄奥多拉
4、《罗马民法大全》
(1)背景:
拜占庭国力强大、疆域扩大。
(2)时间:
529年起
(3)目的: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4)内容:
①《查士丁尼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②《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③《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④《新法典》: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问题思考
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①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③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④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起源:
习惯法
(2)形成:
成文法(渊源:《十二铜表法》)
(3)发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古罗马发展概况
蒙住双眼、一手提剑、一手握天平的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亚Justitia
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走向衰落: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入;
②9世纪后版图不断被蚕食;
③11世纪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④十字军东征削弱拜占庭。
知识拓展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被阿拉伯、突厥等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东征的十字军
十字军攻占拜占庭
2、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灭拜占庭帝国。
相关史事
自14世纪初开始,衰落的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来自亚洲的新威胁。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奧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在首领奥斯曼的率领下,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了国家,并迅速崛起。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奥斯曼军队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因此一筹莫展。后来,奥斯曼军队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70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陆两个方向同时攻城,经过鏖战,攻陷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军队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4、拜占庭文化
(1)对世界:
(2)对欧洲: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为字母文字的演变产生巨大影响
西里尔字母
俄文字母
塞尔维亚字母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其孙子伊凡四世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认为自己是拜占庭的合法继承人。俄国沙皇从来没有放弃过恢复拜占庭帝国的企图。
拜占庭国徽
俄罗斯国徽
圣索菲亚大教堂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